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社会的和谐必须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走上和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本要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融通,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创建和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属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既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又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具有内涵上的内在统一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教育理念古已有之,文章探寻了和谐教育的东西方溯源,审视其在当今后工业时代社会的关键作用,并试图从多重视角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教育,最后进一步论证构建和谐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它的提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和谐的社会,它应当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五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项重大任务,六中全会更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宫民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十五大”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概念.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括和综述,把它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并列,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完整、丰富的内容体系。由于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能脱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又体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全新的民族精神和共同价值观,因此,它是一种新型文明。建设这种新型文明,关键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其形成和确立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鲜明的“特色”,它体现在既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原则规定,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发展,从而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方面表现了突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胡佳佳  姜义军 《科技资讯》2010,(1):229-229,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与实践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一元性与多样性统一的要求。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新境界新阶段,本文论述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宁兰香 《科技信息》2007,(24):278-27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的奋斗目标。而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员工队伍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员工队伍,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安全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实现,必须实现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形成。江泽民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成熟。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尹柱忠 《广东科技》2010,19(16):20-20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涉及社会生活许多方面和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只有共同  相似文献   

19.
社会立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它的提出与构建不仅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而且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全社会道德建设及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卫见 《科技信息》2009,(32):44-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柱,有着丰富的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应积极探索其引领的基本路径,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