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的。笔者认为怎样培养"知识分子"和培养怎样的"知识分子"是当今中国大学必须思考的两大"命题",特别是后者更值得重视。中国大学应该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因此在怎样培养知识分子的过程中,即要通过自己的"顶层旨向"和路线图,去培养有社会责任感、人格完善并有着国家意识形态思想的人,而不是培养工具性的"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的报刊历史中,有"知识分子办报"与"政治家办报"两种办报传统。其中"知识分子办报"与文人论政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政治家办报"与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兴起有关,两种办报传统并立竞进,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两种办报传统的协调制衡,不但可以厘清历史中报刊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脉络,也可以为今天新闻事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  相似文献   

3.
2015年5月18日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统一战线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表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而党外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建设工作中,统一战线在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凝聚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共识的方式;利用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联盟的主要形式——联谊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和影响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花腔》是对中国革命史奇特而具有讽刺意味的解读。小说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现代性"诉求中遭遇的困境与尴尬,是"启蒙现代性"被"革命现代性"置换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上悲剧性的危机。反思的是"五四"以降,真正胸怀天下、济世苍生的知识者与革命的关系,解构的正是他们参与并推动历史前进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追问了"五四"至建国这段革命进程中知识者的命运如何被革命改写。在反思知识者与革命的背后,是对建国后知识分子更为深重的苦难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精英—名士型"的。这一款型的知识分子的最高价值指归是在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团体所肩负的特殊的文化—社会使命。但现代知识分子是职业型的。职业型知识分子首先需要考虑的乃是个体自身的生存。在职业社会,"义"与"利"可以是二分的,工作也可以只与经济报酬相联系。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加以描述,正表现为精英意识的日渐淡化与职业意识的日渐加浓。但其间的关系也颇错综复杂,职业意识并没有在短期内确立起它充分的游戏规则。在传统精英理念的支撑下,工作岗位不可避免地仍然与个人的价值理念纠结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非充分性的职业化形态。这在民国前后出版业的发展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6.
李洱是当代极具自觉意识的智性作家。李洱充满"智性"的知识分子叙事体现在重建"现在"本体论的"体验式"写作和包含多种叙事手段的智性表达上;而其对知识分子的认同、对"思"与"不会思"精神困境的思考及对"午后"难度的追求所形成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知识分子智性叙事,使作者自觉站在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审视和批判当下知识分子的悖谬与复杂,关怀历史与现实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李洱试图在智性叙事中走出知识分子"围城",在其知识分子智性叙事的成果与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其作品的经典建构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文学中,鲁迅是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他在此类小说中所坚持的创作倾向,对台湾作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台湾作家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不仅在民族灵魂的发现上沟通了与鲁迅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而且显现了一种深深的"鲁迅情结".这种"鲁迅情结"既影响了台湾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风貌和主题流向,有力表明了两岸文学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又从海峡彼岸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中国独特的时空场域里,对于从传统故土走向现代都市的知识分子而言,"返乡"常常成为了被反复书写运用的母题和叙述模式。巴金在其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篇小说《憩园》中,一方面继承了既有的返乡叙述话语,另一方面则突显出一个独特的返乡主体形象,在"异乡人"、"寻梦者"和"介入者"的一系列角色转换中呈现出了四十年代知识分子面对乡土故乡时的复杂面向。  相似文献   

9.
"立人"是鲁迅关于现代"人"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一次伟大思考,也是中国知识界一次明确地 对自由解放、独立尊严的现代人本思想的呼吁和倡明。与两千年封建王权专制统治下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对权势 的依附性人格相比,鲁迅的"立人"代表了一次伟大的精神自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鲁迅区别于中国历 史上传统文人,完成了自己由传统文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而这一转交也同时预示着五四风潮中,中国现 代知识分子迎来精神自觉的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的<语丝>杂志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重要舆论公共空间,在和"现代评论派"自由知识分子、"革命文学派"激进左翼文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派"权威党治话语的艰难对抗和反击中,坚守并承载了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绚丽开幕式后处于落寂边缘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取向和价值选择,谱写了文化史、文学史和报刊传播史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