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对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现实思考,毛泽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放权的思想,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今天,重温他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放权思想,探索我党经济改革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当前党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2.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所包含的经济体制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对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系列论述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概括起来,邓小平同志对艰苦奋斗思想的论进主要有六个方面。在改革开被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习和践行邓小平的艰苦奋斗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证明:九年来的改革,从它的兴起到不断的深化过程,就是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由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的改革得以稳健地向既定目标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探讨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但有益于我们全面了解邓小平的改革思想,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拟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发展略加论述,权当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是硬道理”和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等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与知识经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显示了邓小平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超前性,也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搞好经济建设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哲学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主线,他始终把人,尤其是人才作为发展的依靠力量,坚定地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出人本思想在其经济哲学理论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赵玉品 《科技信息》2009,(33):146-146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理论上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建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得到集中体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宏伟愿望。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直接的理论渊源.邓小平经济思想则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关系,是继承与突破、坚持与发展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所包含的经济体制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对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经济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的社会协调发展思想。文章从八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进行了概述:1)经济要坚持协调发展的思想;2)经济建设与政治保证协调发展的思想;3)经济与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的思想;4)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6)改革、发展、稳定协调一致的思想;7)国家、集体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思想;8)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协调共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生产力理论,提出并充分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本质特征;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了不同于毛泽东用不断提高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和不断变革上层建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强调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帮助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和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帮助大家以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去全面分析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3月24日下午,我校特邀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韶关大学客座教授郑永廷先生来校作《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推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专题报告。500多名教职工聆听了郑教授的报告。郑教授从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科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实施科教战略、推进高校改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理论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的脉搏,根据中国的情况,从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教育、科技与经济、国力的强弱与教育事业等关系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科教兴国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在新的步伐迈入21世纪之际,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有了新的重大调整,“开发西部”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本意在回顾我国经济开发战略的历史,重温邓小平提出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战略构想,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开发西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其政革是自我调整和完善。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社会主义的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受“左”的倾向的困扰,未能付诸实施。而邓小平不仅恢复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理论,而且具有重大突破,并使其成为全党认同的理论,从而付诸实践。邓小平对毛泽东改革思想理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在对改革的认识上,克服了“左”的僵化思想;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政革的方向,把改革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上;三、视改革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四、将改革的镜焦直接对准到僵化体制的根本转变上。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科学分析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特点而提出的极具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内容极为丰富。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和建设及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法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在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较完整地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理论体系.邓小平经济法思想主要由其对法和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企业法律制度和经济法体系等内容构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体系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今时代,以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凡的睿智与胆略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时代巨人,他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改革进行了大量论述。研究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于指导和推动当前我国的改革实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改革思想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以下十个方面内容。一、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改革依据问题,在当今社会主义运动中并未得到很好解决。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不存在任何改革问题,在他看来,在苏联,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