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路壮剧是壮族传统戏剧的重要品种之一。北路壮剧在唱腔类型、词曲结构、调式色彩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生活理念、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广南北路沙戏是云南壮剧的重要分支。它是在广西北路壮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南北路沙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具有和谐的民族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壮剧作为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应当尽快“走出去”,让英语世界国家认识壮剧,了解壮剧,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壮剧的行当角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而在对其进行荚译时,应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遵循“文化再现”原则,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壮剧行当所蕴涵的壮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壮族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世世代代流传在壮族人民之中,伴随着他们的一生,融汇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壮族民歌,孕育了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风格迥异、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云南壮剧;壮剧音乐也在长期的、不断的、有机的与壮族民歌的互渗和融合中使云南壮剧形成了"以本土腔为主要特征,融合其他剧种声腔的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  相似文献   

5.
云南壮剧与壮族民间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壮剧剧目主要由壮族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衍化而来。壮族巫师“魔公”在壮剧演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戏班演出要由魔公择算吉日,念咒迎神,驱鬼除邪,有“魔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许多壮剧戏班甚至由魔公掌班。演壮剧是壮族农村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富宁壮剧是当地壮族民间传统戏剧,是云南壮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剧的兴衰和发展与传承人息息相关。传承人可以说是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又肩负着传承重任的特殊人才群体。壮剧依托传承人生存发展,没有传承人,就没有壮剧,也失去了其文化魅力与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六场壮剧《白云村姑》是在壮族民间长诗《风流才子与白云村姑》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在改编创作中,改编创作者设计了溶故事性、突变性很强的剧情结构,使该剧情节跌宕起伏、悬念叠起;在情词与旁白上认真推敲、反复琢磨,使该剧唱词优美、真切、深刻、透彻。整部剧给人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壮族的戏曲剧种,可分为壮剧和壮师剧;壮剧依流布地域不同,又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中,壮剧占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其文化传统深厚、社会影响广泛、艺术形态完整、剧团结构合理,显示出一个成熟剧种的特有品质。而走专业与业余剧团共同发展的道路,紧抓民俗与民生的生命线,则是壮剧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云南壮剧演出习俗是云南壮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艺术反映。云南壮剧对开演日期的选定非常重视,多与壮族宗教信仰、祭奉祖先、不影响春耕生产、相邻村子轮流坐庄等因素密切相关,体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和风尚礼仪。  相似文献   

10.
云南壮剧的生角形象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剧种独特的角色体制,特别是在塑造生角形象时,生角形象的民族性特征在音乐唱腔、语言、服饰、砌末道具等表演手段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存在着风格的多样性,具有浓郁的壮族特点,使得壮剧生角形象更加丰满鲜活,从而使云南壮剧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更加绚丽多彩,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壮族民间叙事长诗改编的六场壮剧《彩虹》在艺术上的探索表现为意蕴的开掘、情节和人物的增减、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它在壮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容忽视。总结和剖析它在艺术创造中的经验,对后来者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壮族文化史上,从远古时代产生的创世神话,史诗《布洛陀》、《布伯的故事》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壮族的各种文学现象相继产生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几千年来,壮族人民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歌谣、故事、戏尉等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斗争、理想、爱情和他们的命运。它以壮民族特有的风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很高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壮族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唐以后有些地区曾借用汉字编造过形声结构的壮族“土方块字”  相似文献   

13.
[乖嗨咧]腔调音乐是云南壮剧的主要音乐之一,在它的传承和发展中,既有民间壮剧班社的不断创新,又有专业剧团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发展了不同板式的唱腔、融入了壮族民歌的音乐元素、创新了器乐曲牌。这些创新丰富了[乖嗨咧]腔调的音乐,凸显了[乖嗨咧]腔调的艺术特征,增强了云南壮剧音乐的少数民族色彩,和其他腔调一起共同形成了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云南壮剧,在祖国的戏曲百花园里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传。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鑫安 《科技资讯》2012,(19):246-247
邕宁壮族八音是壮族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与北路八音遥相呼应,它们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八音。文章从邕宁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活动场合与社会功能、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等多个侧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壮族南、北路八音的比较研究以及深入挖掘壮族音乐文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壮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壮族民歌“欢”(译音),有着悠久的历史。很久以前,壮族人民就根据祖国古代许多民间故事传说,经过创作加工并用壮文方块字(壮话叫Sawndip),编写成壮族民歌  相似文献   

17.
云南壮剧既借鉴了广戏等周边剧种的表演艺术,又吸收、融化了本民族的武术、舞蹈动作,还提炼、吸收了大量生活动作。在角色行当划分方面,云南壮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繁简并存的历程,到解放前夕,富宁土戏、广南东路沙戏的角色行当划分比较细致,而广南北路沙戏、文山乐西土戏的角色行当划分则比较简略。  相似文献   

18.
富宁土戏〔哎依呀〕腔调是在本地壮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本土特征的壮剧曲调。通过对〔哎依呀〕腔调结构程式、曲调程式、伴奏程式的分析,"类似板腔体"的结构形式实际也就是〔哎依呀〕腔调的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歌圩与壮族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有机会看过壮族歌圩的人,往往要被那宏大的场而、热烈的气氛所吸引,也被壮家青年男女们动听的歌声和缠绵的情感所迷醉,还将被他们敏捷的诗才和机智的应对所折服。歌圩,是壮族人民所喜爱的审美活动之一,壮族人民从丰富多彩的歌圩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审美字母。歌圩,也以它的悠久历史和斑斓色彩展现着壮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0.
[沙戏腔调]是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的总称,包含了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个部分。北路沙戏唱腔实现了男女分腔,有男腔EE啊尼]、女腔[乖哥来]和“杂调”;东路沙戏唱腔则以[哎依呀腔调]和[乖嗨咧腔调]为主并穿插[壮剧皮黄]。北路沙戏音乐和东路沙戏音乐有共性特征也存在差异,体现了沙戏的少数民族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