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我国天文学学科发展与优先重点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当前国际天文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在对我国天文学研究的现状、特点和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我国天文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优先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回收再制造的逆向供应链的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产品的回收依赖零售商努力且在产品回收量随机的情况下,研究批发价格契约、收入共享契约、回馈与惩罚契约以及两部收费制契约在该环境下的协调情况。结论表明,批发价格契约以及收入共享契约由于在收益划分上的唯一性,而不能有效协调逆供应链;回馈与惩罚契约则弥补了收入共享契约。两部收费制契约则弥补了批发价格契约在收益划分上的缺陷,能有效协调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行为。最后,结合算倒证明了回馈与惩罚契约以及“两部收费削”契约使渠道得到了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和人类生存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生态社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以2000年1月至2022年4月为检索时间段,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471篇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结合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1830篇英文文献,利用Cite Space科学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梳理国内外生态社区领域研究特征;基于文献内容分析和重点文献解析,识别国内生态社区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表明:(1)国内外研究区别在于:国外研究集中在社区中的社会网络、行为活动、社区花园等微观尺度及多层面角度;国内研究则多以实践应用为导向,总结生态社区构建过程中的规划设计策略、方法技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2)国内研究前沿方向主要为:指标体系、低碳社区、生态建筑、社区治理、乡村振兴.面向低碳转型、社会治理、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发展目标,本文提出我国生态社区未来研究的三个重点议题:“双碳”目标下的技术整合与社区融合、新型现代化发展引领下的社区治理研究视角与转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生态社区发展途径与差序格局.本研究可为生态社区、人居环境、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历史的回顾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发展成程进行回顾,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扼要介绍更生霉素、氮芥类衍生物如甲氧芬及消卡芥、抗癌锑,植物抗癌药差劲基喜树碱、高三尖杉酯碱等药物的研究结果,对新近研究的几项工作也有所提及,文中提出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包括课题立项、研究开发、推广生产的经验,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燃烧过程中超细颗粒的物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外近期开展的有关超细颗粒的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简述了常用的超细颗粒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并对超细颗粒物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由此提出了目前我们应该开展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们认识上的影响,讲座了信息时代对生产、对统一的世界市场、对社会的影响。列举了世界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的特征。讨论了世界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市场竞争的三准则,市场竞争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全球化敏捷制造体系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制造业面临的形势。详细地讨论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问题:1.产品问题;2.企业结构不合理;3.管理问题;4.质量问题;5.工艺手段和装备落后;6.历史包袱沉重等。提出了利用世界全球化生产体系发展的大好形势的三条对策:1.利用敏捷制造原理对企业进行重组;2.加速产品设计队伍的重建,增强新产品的设计能力;3.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XBRL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XBRL思想的提出,XBRL在国际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XBRL研发作为一新兴课题,其理论还处于摸索中。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研究,有必要对现有XBRL理论研究进行一个总结。这篇文章主要总结了五个方面的XBRL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探索适合于基础研究发展的模式,几组统计数字各基础科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情况可以表明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哈佛大学正计划耗资数百万美元新建一个干细胞研究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美国由私有资金资助的规模最大的干细胞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2005年科学学发展动向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中科学学类的12种核心期刊2005年所载论文作为统计数据源,采用词频统计的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2005年科学学研究的动向。统计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发展、知识、战略、评价、产业、科学等领域是2005年我国科学学的主要研究热点,这些研究热点的出现,说明我国科学学研究的应用化走向。通过与国际科学学研究动向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应该加强科学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使科学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相互交融、相互支撑。否则大量的科学学应用研究因为缺少了理论与方法的支撑犹如空中楼阁,从而限制了研究成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美国联邦政府实验室在测度与保证高水平科学研究时普遍采用的一些做法,进而以美国陆军实验室(ARL)为例,剖析了它们的具体实践,最后尝试总结出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开发投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研究和开发.美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崛起及美国在近些年里所经历的其他国家的严重挑战,促成因素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讲,美国的研究开发工作的成败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本文在这方面对于美国的情况作一下探讨,希望对此有些帮助.本文分为这样几个部分:(1)美国研究开发投资的资金规模;(2)来源主体与运用主体结构分析;(3)政府研究开发资金的运用管理;(4)美国研究开发投资的使用结构分析;(5)给予中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中的科学发展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学研究需要自然辩证法,农业生产发展和作物育种栽培,特别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生态环境开发和治理,都需要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海峡两岸科技发展体系架构的对比分析,揭示出台湾在IT领域内的领先优势得益于应用科技研究方面的优势,即通过以工研院为核心的科技研究及产业情报体系、通过多种性质研究机构并存在的方式,促进民间资金投入,推动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水稻基因组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基因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一个大型农作物基因组计划。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领先、独立完成了中国水稻基因组的序列框架图和精细图的绘制,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套全基因组水稻基因芯片。开展了基因组学的系统研究:从籼、粳稻基因组的比较到序列多态性研究;从基因表达到蛋白质图谱,全方位的对水稻从胚芽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基本信息的采集和研究。揭示了水稻在家养化进化过程中基因变异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及人工选育过程中产生的性状与野生稻性状的关系和分子机理,为全面探讨水稻的一般遗传规律及高产、优质、抗逆的性状的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选种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不仅在大科学工程研究上创造了低投入高产出的世界性范例,也开创了对一个重要农业物种进行原创性的,结构与功能,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先例。是中国在生命科学的系统研究领域中标志性的一大步。其成果无疑会对未来世界和中国的农业科学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在高通量生物技术和高性能海量生物信息处理分析方面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发达国家,美国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领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本文在介绍美国CO2排放情况基础上,分别从组建专门机构、科技计划、加强立法、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措施。这对我国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强调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提升创新能力、注重舆论宣传及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导致水体环境严重恶化,迫切需要治理。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已研究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概括与分类,系统的分析了5类(生物法、生态法、物化法、组合工艺和一体化设备)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和难点,讨论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有机质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土壤有机质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构成的重要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综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研究方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及进展情况.森林凋落物、土壤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土壤有机质又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密不可分.近年来,科研学者在沿用经典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同位素示踪等一些先进方法对土壤有机质性质进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由于土壤有机质结构复杂,长期以来对土壤有机质的结构、反应及其转化仍未能完全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