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政支农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之间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支付给农业领域而形成的支出。本文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及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和方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发展,减轻其风险,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时局下,探讨财政支农,尤显必要。本文对现行财政支农存在的五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财政支农的五点建议:强化监督;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把握支农重点;保证支农支出的比重;完善财政筹融资体系;建立信息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3.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新成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5):103-105,117
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检验了我国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为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必须大幅度增加财政支援农业资金的投入,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这些措施应成为我国今后调整支农支出结构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新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在农业的金融支持中,地方财政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该文以衡阳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管理情况作为具体的研究内容,分析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衡阳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分布滞后模型将甘肃省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甘肃省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既存在即期效应,还存在滞后效应。当期的影响程度最大,滞后一期的次之,滞后两期的最小,表明当期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会延续到后两期。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 ,应按照公共财政要求 ,界定支农支出范围 ,确定有效的扶持重点 ,保持对农业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支农资金管理 ,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农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自身的弱质性受到了特别的支持和保护.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都在加大,但由于资金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财政投入、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协调使用和对农业科技进步高度重视等多方面的支农经验,对我国改进支农的政策和措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当前公共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财政支农力度不大,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过低,财政支农资金过于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构建积极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体制和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是我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公共支出 ,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投入不足以及由于监督不力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损失、浪费甚至被挪用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仍是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善财政支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是我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的公共支出,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投入不足以及由于监督不力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损失、浪费甚至被挪用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仍是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文依据西藏1991—2013年财政支农政策的有关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滞后变量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西藏财政支农的各项支出对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具体影响程度,得出的结论是:西藏财政支农支出是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影响的滞后期一般为两年;同时,西藏财政支农支出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方面,西藏农业事业费的投入对农牧民收入的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间接影响方面,西藏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对农牧民收入的促进作用相对较高,其次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且这些项目的推动效应一般在2~4年内能够发挥出来,最后,该文依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促进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农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融、财政支农水平提升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以市场主导的金融支农效率高于以计划主导的财政支农效率。利用川、陕、渝三地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对金融、财政支农的经济效应从农村产值、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了理论假说。最后,提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支农的结构功能和制度安排,提升金融支农力度,同时扩大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比重,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公共财政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要求,通常所说的财政支农支出应该用财政对农业投资来代替。在对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基本理论进行阐析后,提出了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对策措施,即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投资重点领域、切实转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职能、加强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其中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小于1的年份的投入产出投影值进行测度。通过研究发现,在这33a间我国财政支农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有8a、22a和8a是完全有效的,有11a的投入产出项目存在冗余,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欠佳,应着重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这两个方面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关分析、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2)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互为原因,第一产业是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原因;(3)支农支出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最大;并且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大。另外,加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也能够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7年安徽省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支农支出相关指标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对县域财政支农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贫困县的财政支农绩效整体处于一般水平,且从时间变化上来看,均呈现波动中逐年下降趋势.制约6个贫困县财政支农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同时环境因素对绩效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推动财政支农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与基础作用,随着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文章结合财政支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在分析现有财政支农政策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夯实西藏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扶贫开发、推动农业科技工程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对策,以提升西藏财政支农政策效应,实现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1):51-54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7-2007年的财政金融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机构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高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相反;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平均西部最高,依次是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财政支农补贴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补贴是各国为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而普遍采取的政策手段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补贴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政策,遵循直接受益和简便合理的原则,增加财政补贴的资金投入,改进财政吏农补贴方式,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补贴重点,增强财政补贴的支农力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江苏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科技投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支农支出总量较小,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有些年份还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财政部门必须适时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加大投入.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成为江苏农业投入的新亮点。江苏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引进“三资”;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提高“三资”开发效果;积极引进、合理运作.激发资金投入的联动效应。十多年来.江苏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江苏应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实现资源要素、市场要素、科学技术、经营机制、管理方式的全面整合.不断丰富和拓宽农业开发的“综合”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