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竖直矩形微槽道内的饱和沸腾换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去离子水在三种不同结构尺寸的铝质矩形微槽道内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其中去离子水的换热特性较常规尺度有所增强,且其强化换热性能随微槽尺寸的减小而增大.最后,由实验数据拟合出了热流密度与壁温过热度、热流密度与换热系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微尺度槽道可极大地强化换热,测试其中流动工质的温度、压力、和等参数可得到特性曲线,进而研究其传热机理。实验用测试系统由实验段、传感器、采集板、接口卡、PC机以及实验工质的流路等辅助设备组成,具有高精度、实时显示并自动获取参数稳定值的功能,是微惊工换热研究中实用必备的精密实验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3.
微小槽道散热器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0 .4mm× 2 .0mm× 2 0mm的微小矩形槽道蔟为实验段 ,对水和 6 6 %乙二醇水溶液在底部加热的微小槽道散热器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的Re数范围为 2~ 2 5 0 0。实验结果表明 :水和乙二醇水溶液工质在微槽散热器中的流动阻力系数随Re数的增大而减小 ;对流换热的Nu数均随着Re数的增大而增加 ;在相同Re数下 ,Pr数大的乙二醇水溶液工质的Nu数大于水的Nu数。在实验基础上 ,获得了相应的流动阻力及换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微尺度槽道内流动与换热研究的实验测试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尺度槽道可极大地强化换热,测试其中流动工质的温度、压力、阻力等参数可得到特性曲线,进而研究其传热机理。实验用测试系统由实验段、传感器、采集板、接口卡、PC机以及实验工质的流路等辅助设备组成,具有高精度、实时显示并自动获取参数稳定值的功能,是微尺度换热研究中实用必备的精密实验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正弦型剖面的纵槽管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局部换热量与纵向坐标的关系。在拟合准则方程时,文中引进了一个新的特征参数L_c。并以此得到无量纲纵坐标z/L_c替代其他学者用实验段管长L来得到无量纲纵坐标z/L。且指出了原方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在依靠自然循环驱动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回路以及反应堆非能动安全系统中,冷凝换热是热交换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冷凝换热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提升换热效率、保障堆芯安全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伪势模型,模拟研究了二维通道内静止饱和蒸汽在凝结过程中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结果表明:蒸汽冷凝会自发驱动蒸汽流动,蒸汽质量流速与通道宽度和凝结过程中的热流流量有关,保持壁面温度和通道宽度恒定状态下,液膜发展阶段壁面热流较大时,蒸汽质量流速增长较快;通道较窄时,入口处蒸汽平均质量流速初期增速较快但迅速达到稳态,通道宽度为150时的稳态入口平均质量流速约是通道宽度为500时的80.0%。对接触角的分析表明:亲水壁面上的液膜厚度受壁面亲水程度影响较小,壁面接触角为51°时出口处液膜厚度与接触角为72°时的相等。普通疏水壁面上珠状凝结难以维持,被液膜覆盖后相较于亲水壁面传热速率较慢,液膜滑移出计算域之前,壁面接触角为127°时壁面平均热流密度最大值约是接触角为51°时的75.8%,并随液膜滑移逐渐降低,但液膜受重力去除后再形成的过程能在一定范围内强化传热速率。  相似文献   

7.
水平管外蒸气轴向库特流动时的凝结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蒸气在管束间和套管环流道内流动特性,建立了适应该种流动凝结换热的物理及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了蒸气流束对流膜厚度的影响区域及其随雷诺数,雅可比数及普朗特数的变化关系,表明这种流动形式强化了凝结换热。  相似文献   

8.
细圆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流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补宣  杜小泽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2):1119-1124
通过可视化观察实验,分析细圆管的管径、流量以及倾角对管内蒸气流动凝结过程流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小尺度下,重力的影响受蒸气剪切力和表面张力作用而降低,流动的分层受到明显削弱.随着管径的减小,凝结液分布比较均匀的近环状流在流型图上所占区域增大.现有用于常规尺度下的流型图不适用于细圆管内流动凝结流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微矩形槽道内的受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6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微矩形槽道内的受迫流动阻力与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微槽内水流动中从层流向湍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Rec=1400-1800.揭示出微槽结构尺寸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并由实验给出了层流区流动阻力与换热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真空及螺距、肋顶宽、肋顶角等对螺纹槽管强化水蒸汽管外凝结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了适合于实验条件的计算凝结换热系数的经验公式.试验表明,螺纹槽管能有效地提高水蒸气的膜状凝结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平管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流动特性 ,建立了边界层外蒸气轴向流动速度方程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得到了无量纲液膜厚度及凝结换热系数的数值解 ,同时得出了蒸气轴向流动速度随轴向坐标 z的变化关系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通过数据整理得到了实验关联式 .  相似文献   

12.
水在微尺度槽道中单相流动和换热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在微尺度槽道中单相流动和换热的研究,是通过对其流动阻力和换热强度等的实验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微尺度槽道中流体单相流动换热性能明显高于常规尺度槽道,而阻力系数低于常规槽道。并得到了微尺度槽道的尺寸、结构形状和流体流动均匀性对其流动和换热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存在温度梯度的竖直壁面Marangoni 凝结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酒精混合蒸气在表面存在温度梯度的竖直壁面上的Marangoni凝结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观测了混合蒸气的凝结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凝结表面不同位置的换热系数不同,温度梯度大的位置凝结换热系数较大;当酒精蒸气的质量分数wv=0.5%,1%时,凝结换热系数随过冷度单调减小;当wv≥2%时,凝结换热系数与过冷度的关系为含有最大值的非线性特性关系;在相同条件下,wv=1%时的凝结换热系数最高,wv=0.5%时的次之,wv≥2%以后,凝结换热系数随酒精含量的升高而减小.与仅由浓度梯度引起的Marangoni凝结相比,本实验中由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共同驱动的凝结换热更强.初步的理论分析也表明,凝结表面上的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共同作用使水-酒精凝结液表面的表面张力梯度增大,Marangoni对流加强,凝结换热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4.
R22饱和蒸气在水平双侧强化管外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氟里昂制冷工质R22在水平单管外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传热管分别采用光管、低肋管及6根不同几何参数的双侧强化高效传热管.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管内侧强化换热效果为光管的2倍左右,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光管的5~7倍.在冷凝温度为40℃、管内冷却水流速范围为0.5~3.2m/s时,各强化管总的传热系数是低肋管的1~2倍,是光管的4~6倍  相似文献   

15.
绕花丝内插物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内强化传热技术——绕花丝内插物.对绕花丝内插物的强化换热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绕花丝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绕花丝内插物可使流体在流动方向上做复杂的三维混合流动,提前诱发湍流发生.研究结果表明,管内插入绕花丝后可使换热量在低温差下出现“陡然”上升现象,提前进入湍流状态,换热量强化比高达3-4倍,而压降相对较低,是光管的2倍左右,此外,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得很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与其它内插物进行比较,绕花丝内插物不仅强化换热效果好,而且产生压降小。  相似文献   

16.
刘锋  黄渭堂 《应用科技》2006,33(5):20-23
介绍了布置方式、真空、管材及凝结方式等因素对波槽管管外凝结换热影响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于布置方式而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冷凝器采用水平布置比较合理;真空条件下,不凝性气体含量对凝结换热影响较大,应重视冷凝器的密封问题;管材B30传热性能较好,而钛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若对外壁面进行改性处理以促进珠状凝结,这将是进一步提高波槽管总体传热性能的重要途径,所得结论对波槽管的开发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低于大气压下,通过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和不同酒精含量的水-酒精混合蒸气在竖直铜管外的凝结换热特性,同时记录了凝结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酒精含量下,随着过冷度的变化,凝结换热系数均呈现出具有峰值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随着酒精含量的减少,凝结换热系数显著增大;当酒精的质量分数为1%时,凝结换热系数的峰值是相同条件下水蒸气凝结换热系数的9倍;当酒精的质量分数为50%时,凝结换热系数与相同条件下的水蒸气凝结换热系数相当.分析表明,凝结换热系数的非线性特征是由于凝结液热阻以及扩散热阻的复杂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对带有多孔壁入流的水平槽道内主流气体的流动与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中将主流区和多孔壁面区进行耦合求解,对多孔壁面内流动和换热、多孔区域的非均匀温度分布、注入率对表面温度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多孔壁面内部,冷却气体与多孔壁面内固体颗粒之间存在一定温差,说明在对多孔壁面内部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体积平均式的宏观数学描述时采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的必要性;在靠近主流气体的多孔壁面孔隙内产生与主流相反方向的速度分量。此外,不同注入率下多孔壁面上表面固体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内高速蒸汽射流凝结现象,在蒸汽质量流率为200~600kg·m-2·s-1、入口过冷水质量流率为4~18t·m-2·s-1、入口过冷水温度为20~50℃的条件下,使用矩形截面蒸汽喷嘴和混合腔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采用热平衡相变模型计算了蒸汽射流凝结的换热面积,给出了换热面积随汽水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预测归一化换热面积的实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喷嘴截面形状对射流凝结流场结构影响不大,气液两相区是蒸汽凝结的主要区域,蒸汽在气液两相区内以小气泡的形式与过冷水完成能量交换,换热面积随蒸汽质量流率和过冷水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过冷水质量流率的增加而减小。实验中测得的换热面积在2.4×10-3~7.8×10-3 m2之间,换热面积实验关联式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本文研究结果对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同轴换热器内流动与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的方法以水为介质研究了同轴换热器内的流动与传热,Re为3×104~10×104.对具有不同螺距两根内管管内的摩擦阻力及同轴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管内摩擦自力系数是相同情况下圆管的3~3.5倍.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揭示了同轴换热器管内外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