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使用现状,采用现场观测、问卷调研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滁州学院会峰校区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9项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者对滁州学院会峰校区的满意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植物景观、自然环境感受、水体及设施管理、校园建筑、户外活动空间、校园环境氛围、交通体系。最后,结合使用后评价分析结果,从校园整体景观氛围营造、交通体系规划、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和管理、自然景观环境的保护4个方面提出面向大学校园景观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体是校园重要的造景要素,以校园人群对水体景观的质量感知为研究对象,运用公众感知与专业设计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经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1)植被覆盖和绿化色彩对比与水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高度正相关;2)视线角度对大面积水域、大规模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而对小面积的水域景观影响不大;3)水环境质量对视觉景观有明显的影响,但在照片评价中体现不出来.据此提出:在校园景观规划中需注重水体与植被的搭配,校园管理中须注重水体质量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杭师大仓前校区(一期)河道水体近一年的连续采样监测,获取了仓前校区校园水环境的动态变化信息,并测算了护校河及景观水域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校区河道水质基本处于Ⅳ到Ⅴ类水体,不同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各异;余杭塘河配水和降雨径流对校区水体COD与BOD_5污染贡献率较大,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风险;利用一维模型计算90%水文保证率下护校河与景观水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368.48、397.22t/a,氨氮的环境容量为41.71、42.82t/a,75%水文保证率下护校河与景观水域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594.41、640.77t/a,氨氮的环境容量为67.28、69.07t/a,均存在一定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学的角度,人本思想为理念,从空间和形态上,通过建筑、水体、植被、道路和景观小品等方面,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进行了初步的评价.探索如何营造一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整体完善的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5.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ACSI模型以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体育场地的满意度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出影响满意度的各指标的分值;运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得到回归方程,最终计算出女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的满意度分值为3.399 6分,介于中间偏高的一般满意范围之内;最后从发挥学校体育场地的实际效能和调整女大学生期望值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并结合ACSI模型以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体育场地的满意度进行分析,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出影响满意度的各指标的分值;运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得到回归方程,最终计算出女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的满意度分值为 3.399 6分,介于中间偏高的一般满意范围之内;最后从发挥学校体育场地的实际效能和调整女大学生期望值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女大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校园规划采用了开放、自由的现代高校建设模式。校园规划具有依山就势的特征、自由舒展的建筑形态、保留自然的绿化景观以及自由灵活的道路系统。通过实地观察以及问卷分析,发现该校区存在内部交通的便利性有待加强、建筑色彩略显单调、校园缺少景观小品设施、安全管理仍需加强等问题,并由此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校园未来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园解说标识系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体,构建完善的校园解说标识系统能有效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运用扩展的期望差异模型,以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为案例,从受众感知角度,以道路牌、楼宇牌、警示牌、导览图、逃生图、宣传栏和景物牌7个解说因子为切入点,调查分析校园解说标识系统的受众满意度。发现受众对校园各标识解说因子的感知实绩普遍低于期望值,整体满意度水平一般。提高受众满意度,应以提升受众感知实绩为重点,丰富解说标识系统的内涵,形成一个综合的、功能完备且覆盖面广的解说标识系统。  相似文献   

9.
梳理地域性建筑相关理论,分析闽南建筑现象的成因,并剖析其地域性的表达方法.以泉港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校区实践为例,结合自然、人文、技术的地域因素,论述校园场所、生态、建构三方面的地域设计策略,以期为地域性校园提供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绿地景观是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增进师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地方院校——阜阳师范学院清河校区(老校区)和西湖校区(新校区)为例,依据景观生态异质性原理,采用多样性指数、廊道密度指数、最小距离指数、破碎化指数、分维分析等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两校区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两校园生态质量方面的总体评价,同时对绿地系统今后的落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特点与景观特征,结合AHP层次分析法,从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角度出发,构建湘西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完整性评价体系,以该地区20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评价其文化景观的完整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物质文化景观的8项评价指标中传统民居建筑平均得分值最高,完整性较好,但工业用具完整性较差;2)非物质文化景观的7项评价指标总体得分较高,完整性程度较好,最高为节日,最低为织染;3)20个湘西州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总体处于较好保护状态,文化景观完整性水平较高,内部差异性一般.研究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道路景观视觉质量是影响农村居住环境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村景观规划开发的科学基础与依据.本文以安乡县安丰乡出口洲村村域内道路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视觉感知的SD法,对其视觉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对比调查数据,搭建景观质量评价模型;提出了提高乡村道路景观的秩序性、清洁度、色彩丰富度和植被覆盖度等方面的相关建议,以供美丽乡村的道路景观建设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景观视觉敏感度、植被景观优势度倒数、平均分维数的倒数、景观斑块数量破碎度、景观聚合度倒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倒数、建筑面积比及道路廊道密度指数8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旅游干扰评价模型,评价分析了生态旅游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植被景观的干扰,并首次利用改进单纯形投影寻踪法来对8个模型指标因子进行聚类分级和检验其贡献度水平。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大竹岚、先峰岭、挂敦、双溪口景区景观系统干扰较轻,对桃园峪、黄岗山、双泉寺、麻雀观鸟和罗家洞景区干扰较严重,对坳头农家度假村和三岗景区干扰最严重。8个指标表征干扰强度的贡献率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视觉敏感度指数=植被景观优势度倒数=平均分维数的倒数>道密度指标>景观多样性指数倒数>景观斑块数量破碎度>建筑面积比>景观聚合度倒数。  相似文献   

14.
对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校园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分析了该校园的环境噪声污染现状,绘制了校园环境噪声分布等值线图,并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噪声评价。结果表明:该校园环境噪声存在超标现象,全年噪声监测均值昼间达58.81 dB,夜间达55.61 dB,声环境质量处于吵闹水平。校园内外的交通噪声与学生校园活动是主要噪声污染源,建议通过控制噪声源、增加校园绿化、加强校内交通管理与噪声管理等措施,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结合贵州大学北校区、南校区及西校区近几年的规划设计图和当前实地调查结果,利用Arc GIS软件划分校园各类型斑块,然后从斑块、斑块类型和景观3个级别中选取了26个景观格局指数,用Fragstats4. 2. 1、Excel软件进行计算,进而对校园各类景观的景观格局定量分析。通过新老校区校园景观格局的纵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贵州大学南北校区景观格局较合理、斑块类型丰富,但各功能斑块分布不协调,占比失衡,某些绿地斑块师生参与度低;(2)西校园景观格局很合理,类型丰富,占比平衡,绿地斑块师生参与度较高,但水体景观(人工阅湖)水质比较差,有腥味,没有有效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植被冠层高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度量指标;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森林和城市景观中的树高快速估测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途径,但目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采集条件对精确获取森林结构参数的影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本文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地面分辨率/航向/旁向重叠率无人机影像(5cm/90%/80%、10cm/90%/80%、5cm/65%/60%),并实测了树高及冠幅。在软件中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处理,生成研究区正射影像和三维点云;然后评价生成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以及基于点云的局部最大值法提取树高;最后比较不同影像重叠率及地面分辨率下的树高估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较小的地面分辨率及较大的重叠率下的采集参数不仅生成的点云密度较高,重建更为完整,单木检测的F测度及树高估测精度更高,尤其是对于高度和冠幅较小的梧桐,而且当林下无灌木丛时有助于减小DEM误差。  相似文献   

17.
引入经济学中满意度理论,提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公众对道路景观的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三类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所选取指标的合理性,应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设计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在广州市某景观路发放景观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系统分类合理,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满意度模型可以系统、科学和定量的分析公众对道路景观的感知。  相似文献   

18.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度、传统乡村建筑占比、乡村传统建筑色彩占比、村落景观道路占比、绿视率、铺装占比这7个景观要素与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美景度显著相关;美景度模型结果显示具有高贡献率的3个主要因子依次是天空开阔度(0.387)、土壤裸露度(0.235)、传统乡村建筑占比(0.233);高美景度评价场景特征要素占比为天空开阔度26%~50%、土壤裸露度2%~5%、传统乡村建筑10%~30%;低美景度评价场景最突出特征为植被种类单一、道路设施风格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空间尺度感过大的景观空间;梧林传统古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存在空间分异性,主要受到空间要素、自然要素、建筑要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若干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模型,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武汉市道路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偏低,其中武昌区整体水平较汉口、汉阳要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地校园及其空间特性,提出了山地校园外环境的特色空间设计原则和具体空间塑造手法,并以重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川校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为例,从校园与山体的关系入手,形成合理的景观序列、功能分区和交通游线系统,并充分利用原有地貌、水体、植物塑造特色外部空间,对山地校园景观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