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前言过氧化双异丁酰,是一种二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主要用作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其主要物理常数列于表1。有关过氧化双异丁酰合成方法的报导极少。为了增加我国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的新品种,木文进行了过氧化双异丁酰的研制工作。本文工作以异丁酸为原料,经酰氯化,过氧化两步反应制得过氧化双异丁酰。由于过氧化双异丁酰在高纯度时,极易分解、爆炸,国外只制成30%的白油溶液。我们在反应中采用“溶剂抽提法”,不仅制备时比较安全,而且所得过氧化双异丁酰的纯度和产率都略高于文献值。  相似文献   

2.
以单分散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通过酰溴化反应制备了大分子引发剂MPEG-Br,并以此为引发剂,CuCl/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FT-IR、GP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3.
偶氮二异丁腈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一种新的Y型乳化剂12-丁酰氧基-9-十八烯酸(BOA),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量高达20%的微乳液,并以油溶性引发剂偶氧二异丁腈(AIBN)引发其聚合。实验表明,与单体含量较低的微乳液聚合相比,MMA在其含量较高的微乳液中聚合时表现出一些明显不同的特征,如在聚合初期,聚合主要在大粒子内进行。MMA的 聚合与非极性单体的微乳液聚合相比也比较特殊,其聚合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单  相似文献   

4.
以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2-(α-溴异丁酰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制备了粒径为18.7n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在溴化亚铜(CuBr)/2,2′-联吡啶的催化下,以该PMMA微球作为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成功进行了苯乙烯的接枝聚合,且聚合过程可控。  相似文献   

5.
以对羟基苯甲醛,甲基丙烯酰氯及对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侧链型Schiff碱液晶单体N-对甲基丙酰氧基-苄亚甲基-对溴苯亚胺,并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改进单体合成法,使反应总产率达到4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聚合转化率及液晶聚合物相行的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为链转移剂,过氧化引发基团纳米SiO2为引发剂,在80℃的甲苯溶液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结果表明,该聚合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聚合物接枝层的分子量基本可控,单体转化率与分子量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ln([M]0/[M])与反应时间成线性正比关系.通过TEM、AFM对杂化粒子进行了表观形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N-苯基马来酰亚胺(NPI)与苯乙烯(S)共聚物.分析其共聚反应历程,探讨了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主要是交替共聚反应,且共聚反应速度大于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均聚反应速度;共聚物的特性粘数随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反应物摩尔分数的改变基本不影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8.
丙烯腈溶液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腈(AN)为接枝单体溶液接枝聚丙烯(PP),研究丙烯腈(AN)的量,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O)的组成及量,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条件下,丙稀腈能较好的接枝到聚丙稀上。  相似文献   

9.
含活性基团马来酰亚胺的RAFT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 - (4 - 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为单体,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加入RAFT试剂二硫代苯甲酸苄酯进行RAFT聚合,成功地得到N - (4 - 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共聚物,单体转化率基本随聚合反应时间而呈线性增加,且该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Novozyme 435固定化脂肪酶的串联催化作用下,癸二酸先与2,2’-双羟甲基丙酸苄基酯缩聚,缩聚产物再引发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含端羟基的聚酯产物;利用α-溴代异丁酰溴与此聚酯产物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制备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得到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多嵌段目标聚合产物。产物中的聚酯段具有亲油性,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段具有亲水性,使得整个聚合物分子具有良好的双亲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用核磁共振研究过氧化癸酰,过氧化壬酰,过氧化5-甲基己酰和过氧化3-甲基丁酰分别在邻二氯苯的饱和碘溶液或四氯化碳中的热分解反应。观察到烷基自由基的笼反应产物烯烃(R-H)和扩散产物RX(R=烷基,X=Cl,I)的CIDNP多重效应。对过氧化酰热分解反应及自由基对的形成和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酰肼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及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热引发聚合方法合成了马来酰肼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分子识别物质,利用高碘酸钾-马来酰肼-鲁米诺的后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马来酰肼残留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5×10-4~5.0×10-2mg/mL,检出限为6.0×10-5mg/mL(3σ),对1.0×10-3mg/mL马来酰肼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7%,此法用于样品中马来酰肼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并初步探讨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分散聚合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乙醇-水为混合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醇水比、单体浓度、引发剂及分菜往日量对分散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从而制备出较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4.
以对羟基苯甲醛,甲基丙烯酰氯及对溴苯胺为原料合成侧链型Schif碱液晶单体N-对甲基丙烯酰氧基-苄亚甲基-对溴苯亚胺,并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改进单体合成法,使反应总产率达到4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对聚合轻化率及液晶聚合物相行为的影响.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考察.聚合物表现出50~60℃的热致液晶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5.
以单分散的聚乙二醇和2-溴异丁酰溴为原料,通过酰溴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大分子引发剂,继而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出了结构明确的ABA型光敏性双亲嵌段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等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由于能吸收紫外光的肉桂酰基在聚合后得以保留,该聚合物具有一定的光敏性.最后,对聚合反应的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过程具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苯乙烯的加入使得参加环化反应的氰基和酰胺基的数目减少,保留了更多作为功能基团的酰胺基。用相转化法制备得到超滤平板膜,膜的渗透通量为2.63 mL/(cm2.h),对聚乙二醇20000(PEG 20000)的截留率为96.95%。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十六酯(HD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得了高吸油性树脂.正交实验得最佳合成条件是:单体配比nHDA:nMMA=2:1,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20%,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吸油倍率为13.97 g·g-1.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不同温度、不同氧气分压条件下分别制备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甲基丙烯酸丁酯过氧化物低聚物(PBMA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波谱、元素分析等方法时PBMAP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量其相对分子质量,通过DSC、TG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并在不同温度下考察了PBMAP引发BMA自由基聚合的能力。结果表明,BMA与氧气反应形成了PBMAP,这类低聚物的分子结构为BMA单体单元与氧气的无规共聚,当温度大于其分解温度时可引发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19.
李玉江  吴涛 《山东科学》1996,9(1):44-48
本文报导了一种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的制备方法,着重探讨了合成反应中的影响因素,对合成产品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动力学数据测定,并取得初步的应用成效。结果表明:利用Pinner反应制备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过氧化二异丙苯、邻苯甲酰磺酰亚胺、N,N-二甲基邻苯胺和萘醌为原料制备厌氧浸渗剂,采用提拉法和电阻突变法测量固化时间,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组分用量,考察各组分用量对浸渗剂的固化时间、固化后胶棒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阻突变法测得的厌氧浸渗剂固化时间比提拉法测得的时间短;其各组分最合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月桂酯82.484%,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14.556%,过氧化二异丙苯0.970%,邻苯甲酰磺酰亚胺0.728%,N,N-二甲基邻苯胺1.213%,萘醌0.049%。在该组分下浸渗剂电阻突变法固化时间为593 s,固化后胶棒邵氏A硬度为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