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对甲磺酸加替沙星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3mol/L的HClO4底波中,于 0.70V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该氧化峰的峰电流与甲磺酸加替沙星的浓度在3.0× 10-5~2.5×10.7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富积60 s,检出限为1.0×10-7mol/L.5.0×10-6mol/L甲磺酸加替沙平行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  相似文献   

2.
方波伏安法间接测定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以茜素红(AR)为电活性探针方波伏安法间接测定无电活性的壳聚糖(CS)的新方法.在0.1mol/L HAc-NaAc(pH4.5)缓冲溶液中,AR与CS-AR在GCE上均能形成一准可逆的吸附伏安峰(Vpc=-0.46V,Vpa=-0.41 V).实验表明,CS在低浓度(1.25×10-8~2.5×10-7mol/L)和高浓度(2.5×10-7~1.25×10-5mol/L)的条件下对体系的峰电流分别具有线性增敏和减敏效应.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不同样品中壳聚糖的含量,其回收率在97.33%~102.00%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双氯芬酸钠在乙炔黑电极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3mol/LH2SO4介质中,于 0.48V(vs 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该氧化峰的峰电流与双氯芬酸钠的浓度在3×10-7~1.0×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开路富集2m in后检出限为1.0×10-7mol/L.3×10-6mol/L双氯芬酸钠溶液平行测定8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测定了扶他林片剂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在pH 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体系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同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5.0×10-6mol/L~1.0×10-7mol/L,检出限3×10-7mol/L.  相似文献   

5.
在4×10-5mol/L ZCO-0.4mol/L NH4Cl-0.6%Na2SO3溶液中,钢(Ⅱ)-ZCO与铁(Ⅱ)-ZCO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可观察到两个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63V和—0.76V(vs.SCE),峰电流与钢(Ⅱ)铁(Ⅱ)浓度分别在1.3×10-7—2.5×10-5mol/L和3.0×10-7—3.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8×10-8mol/L、1.5×10-7mol/L.本文研究了产生钢、铁波的条件,探讨了波的性质、测定出铜(Ⅱ)、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用于槐角中芦丁的示波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在示波图上产生灵敏切口,且该切口深度随β-环糊精-芦丁包结物的形成而减小.利用β-环糊精及其与芦丁形成包结物的示波特性建立了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中药槐角中的芦丁含量的新方法.测定芦丁的线性范围为5.0×10-7~6.5×10-6mol/L,回归方程为h(V)=6.61-0.95×105c,相关系数r=-0.998,检出限为3.0×10-7mol/L.对于3.500×10-8mol/L芦丁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8%,回收率为99.7%.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装置简单便宜、方法直观易行、样品不需要特殊处理等特点.此外,利用随客体分子的加入β-环糊精示波图的变化,可快速、直观的判断出主、客体间是否发生了包结反应,从而拓展了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超分子包结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利用滴涂法制备了二茂铁/β-环糊精/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该修饰电极对尿酸(U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特性.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测得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2×10-7-6.0×10-4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a(μA)=13.19 0.311C(μA),相关系数为0.9973,检测限为5.2×10-7mol/L(信噪比为3).尿酸和抗坏血酸(AA)在修饰电极上于不同的电位被氧化,可用于抗坏血酸存在下选择性测定尿酸.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酚酞及甲基橙的包络作用。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络物,包络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30×10~4L/mol、1.58×10~3L/mol。包结率及包络模式将影响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主客体间疏水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是形成超分子包络物的主要驱动力,氨键影响包络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1 mol/L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pH10.0)中,铬(VI)离子和甲基橙分别于-0.34 V和-0.59 V(vs S.C.E)时出现两个灵敏的极谱峰,且峰电流Ip与Cr(VI)和甲基橙在0~8.0×10-5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2 8;对铬(VI)和甲基橙的检测限分别为9.46×10-8g/L和1.86×10-6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8%和4.98%;用于测定实际废水中的铬(VI)和甲基橙,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PPS4的极谱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底液为pH=7.1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TPPS4在-0.67V(vs.SCE)处有一个稳定而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TPPS4浓度在1×10-7~9×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3,0.9999),检测限LOD为3×10-8mol/L.标准回收率在96.17%~102.3%之间,精密度较好,RSD为0.56%(n=5),可望用于定量分析.此外,还对电极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另外,通过研究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关系,可以定性地判断TPPS4与各种环糊精包结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