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黄浦江流域采集了15 份冬季水体和悬浮物样品,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mass spectroscopy, LC-MS-MS)分析了水体和悬浮物样品中壬基酚(nonylphenol, NP)、4-t-辛基酚(4-t-octylphenol, 4-t-OP)、4-t-丁基酚(4-t-butylphenol, 4-t-BP)和双酚A(bisphenol A, BPA)的质量浓度分布. 结果表明, 黄浦江流域水体和悬浮物样品中的酚类环境激素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7.25356.43 ng/L 和2.2948.50 mg/g, 平均值分别为167.69 ng/L 和20.81 mg/g. 因子分析结果说明, 黄浦江水域中酚类环境激素主要以NP, 4-t-OP 和BPA 为主, 局部水域伴有4-t-BP 的高残留. 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 黄浦江流域水体中的酚类环境激素的危害商数均小于1, 表明不存在严重和频发的酚类环境激素生态毒理风险, 但其生物富集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自主开发的内循环式A/O/IAT-IA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特性.试验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对该工艺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BOD5、NH4^+-N、PO4^3--P浓度分别为629.7~821.6mg/L、360~580ms/L、36.9~59.8mg/L、6.0~7.6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0hr,污泥龄为3.5d,污泥回流比为200%的条件下,COD、BOD5、NH4^+-N和PO4^3--P去除率分别为97%~99%、99%、89%~99%和89%~98%,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GB18918—2002).在各项运行控制条件中,HRT和SRT是影响该工艺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溶液中,比布列西猩红与蛋白质作用,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光谱,最大散射峰位于286.0nm,且增强RLS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呈线性关系.研究了pH、比布列西猩红的浓度及离子强度对RLS强度的影响.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线性范围为0.02~4.0μg/mL,牛血清白蛋(BSA)0.02-4.5μg/mL,溶菌酶(Lys)为0.02-2.0μg/mL,γ-球蛋白(γ-IgG)为0.0l-7.5μg/mL.测定的检测限(3σ)分别为:16.6ng/mL(HSA),15.7ng/mL(BSA),16.7ng/mL(Lys)和7.5ng/mL(γ-IgG).此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利用SPE—GC—FPD分析了福建五川流域降雨事件中及雨后地表径流、不同土地利用的浅层地下水及雨水中的15种有机磷农药,其中敌敌畏(0.26~42.13ng/L)、甲胺磷(1.56~68.66ng/L)、氧化乐果(ND-694.0ng/L)、乐果(3.57~158.3ng/L)、乙拌磷(ND-79.62ng/L)和甲基对硫磷(ND~68.31ng/L)等6种农药为主要检出组分.研究发现浅层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浓度高于地表径流、雨水中的浓度.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有机磷农药浓度峰值滞后于水流峰值.且与水中总磷(或可溶性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三光气界面缩聚法合成高分子质量聚碳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BPA)和三光气(BTC)为单体,在水/CH2Cl2两相体系中,通过界面缩聚的方法合成了高分子质量的聚碳酸酯(PC).讨论了单体摩尔配比、氢氧化钠用量和油相浓度对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影响.在三光气/双酚A/NaOH摩尔比为1.25/3.00/7.50,油相浓度为0.2mol/L时,得到特性黏度为3.41dL/g的PC.用FT—IR确定了聚合物的结构.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8.5℃,TG结果表明,高分子质量的PC起始分解温度为402℃,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后对照组COD为6.45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53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52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mg/L;25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mg/L,90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g。  相似文献   

7.
以TA为唯一碳源,在反硝化条件下对取自甲烷发酵反应器中的厌氧污泥进行驯化,最初的3周内,保持反应器中KNO3的浓度在5.0g/L,第四周降到3.0g/L,第五周降到0.4g/L,第六周起不添加KNO3再经过5周时间驯化.经过约90天的驯化,原存在于种污泥中的发酵性细菌几乎全部消亡,新的培养物中取而代之的是TA还原和开环菌.MPN计数和滚管计数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8.
金色链霉菌摇瓶培养适宜的接种量为3.2%、接种时间为25h、温度在28℃左右。4g/L的硫酸铵和0.043g/L无机磷有利于产物金霉素(CTC)合成。酵母膏的加入对CTC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以3g/L的效果较好。在50L发酵罐中,较低浓度的无机磷对CTC发酵有利;酵母膏的加入量以4.2g/L最佳,产物效价比酵母膏加入量为2.8g/L和5.6g/L时高3.1%和9.79/5,优化发酵过程的CTC产率提高了18%。  相似文献   

9.
从接骨草幼叶中提取的蔗糖酶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3种同工酶.对3种同工酶进行SDS-PAGE和IEF电泳均显示一条蛋白带,其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5.8KD,44.3KD,43.2KD;等电点分别为pH4.0,pH3.8,pH3.75.凝胶过滤测得3种同工酶全酶分子量分别为91.2KD,89.1KD,87.4KD,表明3种同工酶均由2个相同亚基组成,其表观Km分别为30mmol/L,57.1mmol/L,65mmol/L;Vmax分别为98μg/min,48μg/min,35μg/min.同工酶Ⅰ和同工酶Ⅲ在pH4.4~5.0时有最大活性,同工酶Ⅱ则在pH3.9~4.2时有最大活性.3种同工酶均在pH3-6范围内比较稳定.同工酶Ⅰ和同工酶Ⅱ在48~52℃有最大活性,同工酶Ⅲ在50~55℃有最大活性.3种同工酶均在50℃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个盐度梯度(5,10,15,20,25)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氨氮浓度进行氨氮对斑节对虾(P.monodon)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斑节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盐度为25条件下,24h、48h、72h、96h的LC。。分别为69.3mg/L、58.0mg/L、47.6mg/L和44.3mg/L;盐度为20条件下,分别为56.2mg/L、48.5mg/L、37.6mg/L和32.6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9.6mg/L、30.5mg/L、26.2mg/L和21.6mg/L;盐度为10条件下,分别为29.9mg/L、27.8mg/L、22.1mg/L和20.7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9.5rag/L、14.3mg/L、13.9mg/L和12.5mg/L。而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mg/L、3.2mg/L、2.2mg/L、2.1mg/L和1.3mg/L。这说明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11.
用HF—HNO3—HClO4溶解样品,在0.6mol/L盐酸介质中,用ICP—AES法对铀矿石中钪(Sc)、硒(Se)、铼(Re)进行了测定.测得各元素的测定下限分别为:Sc0.03μg/mL、Se0.03μg/mL、Re0.016μg/mL.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1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Pt4+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2%海藻酸钠与l%明胶混合为包埋剂固定啤酒酵母废菌体.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ISCWB)呈球形.粒径2~3mm.ISCWB吸附作用受吸附时间、溶液pH值、ISCWB浓度和Pt^4 起始浓度等的影响.但不受温度的影响;吸附作用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吸附60min达到平衡.但在最初的5min内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量的88.4%.吸附Pt^4 的最适pH为2.0.在Pt^4 起始浓度200mg/L、固定化菌体浓度1.6g/L、pH2.0和30℃条件下振荡吸附60min.吸附量为44.0mg/g.TEM观察显示,固定化菌体不仅能吸附Pt^4 而且能将Pt^4 还原成Pt^0.从含Pt^4 95.22mg/L和47.6lmg/L的废铂催化剂处理液中回收铂.其吸附率分别为48.44%和60.72%,吸附量为26.97mg/g和17.2lmg/g.以1.0mol/L盐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达80.2%.在填充床反应器中.固定化菌体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1.0mg/g.解吸率为80%.该固定化菌体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Cu2+、Zn2+对舟形无齿蚌成熟钩介幼虫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不同浓度的Cu^2 、Zn^2 对舟形无齿蚌成熟钩介幼虫的毒害实验.结果表明:Cu^2 在24h、48h、72h、96h时对钩介幼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51.4μg/L、113.8μg/L、45.5μg/L、19.7μg/L;Zn^2 在24h、48h、72h、96h时对钩介幼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296.7μg/L、2612.3μg/L、171.1μg/L、15.9μg/L.在同一时间内浓度越高,钩介幼虫死亡率越大.在同一浓度下随时间延长,钩介幼虫死亡率增大.而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却减小。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环境水中5种酚类化合物(双酚F、双酚S、双酚A、辛基酚和壬基酚)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目标物经亲油亲水平衡(HLB)固相萃取柱富集,使用二氯甲烷/乙腈梯度洗脱。样品经C18色谱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负离子-电喷雾(ESI)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外标法定量分析。5种双酚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500 ng/L,方法检出限为0.05~0.15 n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7~0.999 7,精密度在2.54%~7.88%,三个水平的回收率在89.40%~104.2%,并应用4种不同类型环境水样成功进行分析。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5种双酚类化合物,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5.
选取经资源调查及品质分析后获得的优良植株的顶芽和腋芽为材料,诱导腋芽的萌发和不定芽增殖生根.结果表明: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菠萝蜜组织培养大田取材的最佳时间,该时期接种材料污染率(〈50%)及褐变率(〈5%)均较低;启动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2.0mg/L+KT1.0mg/L+GA。0.5mg/L+蔗糖20g/L,腋芽诱导率为44.6%,KT含量较高(1.0mg/L)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诱导率平均为(40%);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1.5mg/L+KT0.1mg/L+GA。0.5mg/L+蔗糖40g/L,增殖率为2.61,蔗糖含量较高(40g/L)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率平均为2.34;生根培养以1/2MS+IBA1.5mg/L+NAA0.2mg/L最好,接种8d开始生根,生根率15.8%,15d根长3~4cm,平均根数3~4条.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盐酸利多卡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酸性介质中盐酸利多卡因被质子化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当该缔合物进入鲁米诺的逆胶束“水池”中时,离解出来的AuCl4^-与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利多卡因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盐酸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为0.5~30μg/mL,检出限(3d)为81ng/mL,对浓度为1μg/mL的盐酸利多卡因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4%.将本法用于制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以湿地松实生无菌苗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较大,表现为:单独使用6-BA即可诱导丛生芽分化,但NAA与6BA协同作用效果更佳;外植体在改良GD 5mg/L 6-BA 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将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 3.5mg/L 6-BA 0.05mg/L NAA的培养基上时增殖较快。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05~0.1mg/L生长素(NAA)或0.5g/L活性炭(AC)能明显促进丛生芽伸长;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则不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伸长的丛生芽单个切下置于生根培养基中,4周后生根率达53.3%,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验结果表明4HPR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机理之一是诱导该细胞凋亡。本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4HPR作用不同时间Hela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及细胞周期变化。方法:体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结果:2μg/m的4HPR作用24、48、72h后,Hela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分别为4.1%、6.6%、26%;4μg/ml的4HPR分别为5.1%、8.3%、28%、8μg/ml的4HPR分别为5.9%、6.2%、34%。细胞周期分布图中,G1细胞明显减少。结论:上述结果提示Hela细胞凋亡的百分比与4HPR的作用时间、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二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纯净水中痕量常见重金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饱和NaCl作为支持电解液,二阶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了纯净水中的铜、锌、铅和镉等4种痕量元素,在选定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加入法发现所述的元素的浓度在5~100μg/L的范围内与峰高成线性关系.用于纯净水的铜、锌、铅和镉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15%、4.2%和3.6%,而回收率分别为98%、106%、96%和93%,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取代度的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萌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和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O.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番茄(Lycopeysicon esculentum)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46.5~76.5h;培养温度29.5C;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6^#、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不具有促进作用;而1^#~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mg/OL~20mg/L为最佳,其中1^#、2^#、3^#、4^#、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6.7%、17.4%、16.7%、6.0%、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