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以苯酚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三维电极法,考查了三维电极系统处理苯酚废水时,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导率、PH值对苯酚去除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增大溶液电导率和延长电解时间能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提高;增大苯酚浓度和PH值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三维电极法降解苯酚废水中·OH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法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废水,研究了苯酚的降解机理,证实了苯酚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羟基自由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决定苯酚的去除率。同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与三维电极体系的电极种类、槽电压、溶液pH值和空气流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机理,对影响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去除率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原水浓度、pH值等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出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去除苯酚静态试验的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讨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机理,对影响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去除率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原水浓度、pH值等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出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去除苯酚静态试验的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石墨烯/炭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炭气凝胶是具有独特三维网络结构的轻质纳米中孔炭材料,适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但通常采用苯二酚(R)-甲醛(F)为原料制备的炭气凝胶,其微孔含量低,比表面积和电容量不高,限制了它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若采用石墨烯(GO)与炭气凝胶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调控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但要进一步提高炭气凝胶的比电容,仍存在较大难度。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钛基PbO2电极,用于对硝基苯酚溶液进行电化学降解.考察了溶液pH值、电流强度、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对硝基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对硝基苯酚电化学降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就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降解历程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对硝基苯酚的可能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铁系搀杂改性的PbO2电极对对硝基苯酚污水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在铁系搀杂改性PbO2电极上的电催化研究表明,在室温下进行电磁搅拌,溶液pH值为5.5,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为60mg/L,槽电压为5V,电解时间为100min,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硝基苯酚在铁系搀杂改性的PbO2电极上的电催化降解接近于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醇溶剂对炭气凝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六次甲基四胺(HMTA)为催化交联剂,在不同种类醇溶剂中通过溶液 - 溶胶 - 凝胶、常温常压干燥和炭化处理制备炭气凝胶.N2吸附测试表明,醇溶剂体系制备炭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在650~740 m2/g之间.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炭气凝胶在20~40 nm有集中孔径分布,异丙醇为溶剂时孔径集中在3~4 nm之间,而以甲醇为溶剂时中孔含量相对较少.采用直流充放电法、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以上述炭气凝胶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炭气凝胶电极电容性能最佳,在0.5 A/g充放电时电极的比电容为180 F/g ,电流密度增大10倍容量保持率仍达到86%.合理的孔径分布和较大中孔有利于提高炭气凝胶电极的充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9.
纳米ZnO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纳米ZnO粉体的结构和形貌。XRD和TE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ZnO粉体,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晶粒平均线性粒径约为30 nm。以涂覆法制备纳米ZnO电极,考察外加电压、电极间距离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下,外加电压2.0 V、电极间距离为0.60 cm、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为0.070 mol/L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70%。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聚合制得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循环伏安法(CV)对制备的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此电极对模拟污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研究了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初始浓度、不同扫描速度、不同扫描圈数等因素对对硝基苯酚电催化降解影响,实验表明初始浓度为320 mg/L的对硝基苯酚,经Ti/nano TiO2-PAn复合膜电极电催化降解1 h,降解率可达65.7%,在  相似文献   

11.
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墨电极预处理,然后运用多壁碳纳米管对其进行修饰。利用该修饰电极对硝基苯模拟废水及实际硝基苯废水进行电解,与未修饰的预处理石墨电极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对苯酚模拟废水和实际水样分别进行交流电电解。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电极对硝基苯模拟废水中硝基苯浓度的处理效率由80.4%提高到96.8%,COD去除率由79.8%提高到96.4%;对实际废水的硝基苯浓度去除率由74.2%提高到87.6%,COD去除率由86.9%提高到93.2%,处理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酸改性膨润土处理苯酚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宁膨润土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膨润土,并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吸附苯酚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使用改性膨润土0.3 g处理浓度为20 mg/L的苯酚废水,固液比为6 g/L,常温吸附1.5 h,苯酚浓度去除率达到65%~70%;改性膨润土对高浓度苯酚的浓度去除率较低浓度的更好,浓度去除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13.
将废水中的低浓度铀固定到人造矿物的晶格中限制其迁移转化是解决铀放射性污染的有效策略。采用电化学方法可实现废水中低浓度铀快速、无污染、低能耗地掺杂进磁铁矿晶格中,实现矿化稳定,但电化学矿化系统中的电极布置直接影响着磁铁矿的结晶速率和铀的晶格掺杂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电极布置来提高磁铁矿的结晶速率和铀的去除效率,重点考查了电极布置方式、间距、废水流向及流速对磁铁矿结晶和铀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铀掺杂磁铁矿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布置方式通过影响电流密度改变磁铁矿的结晶速率,阴阳极交替排列电极布置方式最有利于磁铁矿的结晶,废水正向流可促进离子迁移,提高铀的去除速率,当初始铀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铀的去除率可达96.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电极总吸附容量及脱盐性能,提出一种将堆叠碳纤维作为电极,且在电极之间加入钛网提升电极片层间导电性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脱盐实验,考察进水盐质量浓度、堆叠碳纤维电极厚度、增加钛网导体对脱盐性能的影响,并从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堆叠碳纤维电极会导致脱盐效率有所下降,其每层吸附容量由9.74 mg/g下降到2.86 mg/g。但通过增加多层钛网作为导电体可以有效提升脱盐速度,当增加至3层时,装置的脱盐速度较单层提高了2.1倍。堆叠碳纤维电极可解决单层电极吸附容量有限和无法长时间处理高浓度含盐水的问题,加入钛网可有效提升多层电极的导电性,从而提升脱盐性能。所提方法可为多层电极的设计及提升电极导电性提供新思路,对于电容去离子的工程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实验装置,利用电激发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性来处理氰化物,将其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反应器使用石墨极作为阴阳电极,颗粒活性炭填充在石墨电极间作为粒子电极,采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分析了在该三维电极系统中,进水浓度,进水pH值、施加电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氰化物降解率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采用三维电板激发羟基自由基处理电镀含氰废水,去除率可高达90%以上。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氰去除率均增大,但降解速度变缓。  相似文献   

16.
以有机污染物中常见的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活性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含酚废水。考察含酚废水浓度、温度、pH、药品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水浴震荡时间为40 min,活性炭与过硫酸纳(PS)投加量分别为0.15 g/L、0.45 g/L,初始pH为6时,活性炭活化PS对苯酚去除率为80.81%;相较于活性炭单独去除苯酚效率的39.50%和PS单独去除苯酚效率的22.90%,有较大提高,说明活性炭对过硫酸钠氧化体系的催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将电极生物膜法(BER)与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结合以实现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通过处理人工模拟废水,探讨了电极-SBBR工艺参数中电流强度(IA)、溶解氧质量浓度(cDO)及进水碳氮比对脱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协同作用下,体系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得到了加强,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总氮(TN)的平均去除效率可达72.5%.优化运行参数:当IA为80mA,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5mg/L,碳氮比为6左右时,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宋爽  He  Zhiqiao  Ye  Jiexu  Chen  Jianmeng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6,12(3):333-336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was investigated on nickel and platinum electrodes in 0.5 mol dm^-3 KHCO3 solutions. The main products were formic acid and carbon monoxide during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and the Faradaic efficiency for this process depend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d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Faradaic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to be 8.6% and 2.5 % respective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rmic acid and CO with Pt electrode at - 1.3V vs Ag/AgCl (saturated KCl). At this same potential, the Faradaic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to be 8.9% and 1.7% respectively with Ni electrode. Tafel plo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was not limited by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range of -0.8 to - 1.2V vs Ag/AgCl (saturated KCl).  相似文献   

19.
制作了多壁碳纳米管电极,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氧化处理上.结果发现有很好的氧化峰出现在电位窗口内,峰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与苯酚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长时间恒电位氧化实验表明,能克服传统碳电极的缺点,电极表面没有积垢,电极的重现性较好,可以逐渐将苯酚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