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分析毛姆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 ,对更进一步理解毛姆的妇女观念和创作思想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妇女与小说有密切的联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主要形式是小说.女性小说更强调女性存在的本真性与群体性,女性小说读者则更多地将作品与个体的存在相联结.这样一些特点为研究文学中的性别问题,以及建构人们平等的性别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1982年,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权主义小说《紫色》,黑人女性话语权问题得到充分重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黑人妇女摆脱他们的父兄、丈夫或情人所加给他们的伤害,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女性间的相互支持求得自我解放上,做了至今为止最为大胆的探索。她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妇女茜莉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神权话语,探索自我和积极构建自我身份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谷萍 《科技信息》2008,(6):203-203
托妮·莫里森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在其小说中深刻探讨了黑人妇女的解放问题。本文以她首部作品《最蓝的眼睛》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保琳与佩克拉母女的人生悲剧揭示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广大的黑人妇女只有挣脱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桎梏,建构出黑人妇女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在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上实现妇女解放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邓婷  宋宝梅 《科技信息》2013,(4):55-55,57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乔治.艾略特因其作品对道德的严肃探讨和对人性的关怀被当代英国批评家利维斯列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传统四大家”之一,在其作品中,艾略特以独特的女性视野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形象,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如实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即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婚姻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困惑。其作品如镜子般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妇女命运一直是重大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最关注的核心。林海音是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位本土女性小说家,也是台湾作家中最早在其作品中为妇女的不幸命运呐喊和抗争的作家,关心妇女命运并为之抗争是她小说的第一大主题,她的作品大都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人生经验来观照生活。她的这种女性经验源自何处,本文试从此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在创作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观上.她认为金钱和地位是美满婚姻的保证,因此女性在考虑婚姻时应当凭理智而不能只凭感情.本文综合她的小说及其本人的经历,分析她这一婚姻观的内容,成因及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这一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萧红带着自己人性受到伤害的痛楚体验,在小说中表现了旧中国妇女人性的简陋、残缺与荒芜,既控诉了残酷、落后的社会性对女性自然性欲求的野蛮褫夺,又深刻地揭示了女性自身心灵的麻木与奴性心态,对社会形成强大的批判力量,为女性人性价值的实现作出了痛苦而又真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家族小说创作中,女性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成为作为作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率先觉醒的知识女性对革命表现出本能的热情与主动,投身于革命大家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爱情理想,但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女性悲剧性的命运,在社会转型与阶级矛盾激化之时,仍有不少女性阴差阳错地成为家族、民族、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文学批评大多基于战争与爱情的角度解读文本,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土地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再现自然与女性的活动、处境、命运,从而阐明罗伯特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他对土地与女性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武雅男 《科技信息》2009,(21):187-18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盛誉的黑人女作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再现黑人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她主张黑人妇女应该挑战传统观念,使自己从中摆脱出来。在《秀拉》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塑造了黑人女性秀拉的形象,并赋予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展示了秀拉这个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秀拉》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论文选取孙犁“抗日小说”中若干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对作家笔下乡村女性人物进行分类,试图探究孙犁从男权视角出发,对自身女性意识进行的想象与规范,归纳出孙犁复杂特殊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贞洁的道德理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来看九丹的小说<乌鸦>,无疑它是一部邪恶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本身就是对所有道德观念和爱国主义情绪的抵制.当然作为一个批评者自然有着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一部作品所表现的现象超越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并与我们的道德标准发生抵触时,我们既不能说它是不真实的、虚伪的、或者说是谎言,也不能说它是邪恶的,所谓的真实和道德标准只能是相对的,批评者并不是真理在握的人,也不能把小说中特定情境下的事件和生存问题抽取出来,放在批评者的常态生活中进行道德的判断.民族和国家意识在小说的叙述以及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缺失的.问题是,在面临生存问题时,所有固有的道德观念和国家意识都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阎爽 《科技信息》2009,(11):108-108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以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而被称为“妇女的小说家”。她善于描写知识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与困惑及其为争取独立自主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主人公罗莎蒙德强烈的女性意识及其母性因素,并通过她成为母亲前后的心理变化,探讨其母性因素对女性意识的影响;同时探讨其自我封闭、极端禁欲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具有形象、鲜明、独特的典型性,同时蕴含深刻而独到的社会思想意义。鲁迅在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和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对她们身上存在的"劣根的国民性"予以无情的揭示和批判,指出社会制度的变更、经济上的独立,才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鲁迅对中国妇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今天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历时性梳理,特别是通过对其爱情话语的探索、考察,来揭示张洁的女性观,是研究张洁创作倾向与风格演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阿蕾以其细腻的笔法,倾力表现农村彝族妇女的喜怒哀乐,揭示彝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命运,反思彝族传统的文化悲剧.她的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叙事结构多元,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浓郁,为彝汉双语小说创作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20.
赵巧智 《科技信息》2010,(33):235-235,231
传统上认为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保守的小说,主人公范妮·普莱斯是顺从的女性典型:但正是这样一个女性为了捍卫自己婚姻自由的权利.对父权制做出了大胆的反叛。她以坚定的勇气反抗亨利·克劳福德的追求,托马斯的威胁和埃德蒙的规劝,最终挣脱了父权制的束缚,为自己赢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