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分析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前期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结构变形和能量耗散双因素的影响,采用双参数破坏指标改进了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破坏准则.基于一幢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指标计算结果以及进一步的抗震性能分析,评价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破坏指标适用于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高砖砌体抗震性能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砌体是一种脆性结构,它延性差,抗剪、抗拉、抗扭强度低,在地震中破坏比率较高,容易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在地震区应淘汰砖砌体结构.但砌体结构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等优点,在我国各地广为应用,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被采用.因此,研究和提高砖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但这种结构的材料整体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抗震性能低,未经合理抗震设计和正常施工的砌体结构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文章就多层砖混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既有砌体墙片的抗震破坏性能,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实验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砌体墙片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下抗震破坏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宽比的砌体墙片破坏形态不同,高宽比为0.6的砌体墙片的破坏形态是弯剪型破坏,高宽比为1.0和1.2的砌体墙片的破坏形态是剪切型破坏。墙体裂缝大致为交叉斜裂缝。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墙体材料,在我国的各类建筑中仍占80%以上的比例。但对历次地震对砌体震害的调查分析,得出此种结构在震害中受到破坏较大,究其影响震害的主要因素,提出震害防治的对策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海江 《科技促进发展》2010,(8):187-187,180
砖砌体结构是我国村镇地区一种量大面广的房屋结构形式,其自重和脆性大、抗震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极易遭受破坏。论文首先分析了砖砌体房屋的建筑结构特点,并重点对新建房屋及加固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建筑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村镇中小学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结构体系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等尚不明确;通过一榀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考察裂缝的产生、开展和混合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廷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混合结构的受力全过程和受力机理.结果表明:框架由于刚度较小,加载初期,墙体承担了大部分水平剪力,首先被破坏,墙体破坏后框架承担了大部分荷载,整个混合结构被各个击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隐形梁柱改造的老旧砌体建筑,选取3种结构形式的模型:无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模型、有圈梁构造柱的砌体模型和隐形梁柱的砌体结构模型.对各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并对自振周期、结构损伤、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角,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值进行对比.在地震作用下,无圈梁结构加速度值最大,隐形梁柱结构次之,圈梁结构的加速度值最小.加速度越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程度越低.研究结果表明:隐形梁柱法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与耗能能力,从而提高了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砖砌体结构是我国各地区一种量大面广的房屋结构形式,其自重和脆性大、抗震性能差,在地震作用下极易遭受破坏。而且,施工质量差、砂浆强度低、缺乏抗震构造措施等问题在砖砌体房屋中较为普遍存在,这也是影响房屋抗震性能的主要方面。基于此,本文从砖砌体房屋抗震施工方法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勇 《甘肃科技》2009,25(14):129-130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传统建筑业中使用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多次震害表明,传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差,没有合理的设防措施,破坏比较严重;根据现行规范,本结合自身设计经验,阐述了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纤维砂浆加固多孔砖砌体墙片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丙烯纤维砂浆加固多孔砖砌体墙片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墙片的破坏特征、裂缝发展过程、滞回特性、刚度衰减规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聚丙烯纤维砂浆加固多孔砖砌体结构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砂浆加固后的多孔砖砌体结构开裂时间、结构开裂荷载、结构延性均有明显增大,结构整体性增强,墙体刚度退化减缓,墙体裂缝细而密.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是我国最悠久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已有震害资料的基础上,论述砌体墙的水平裂缝、斜裂缝和竖向裂缝的破坏形式,给出各种裂缝的破坏形态和常见位置;砌体结构的倒塌破坏包括整体粉碎性垮塌,局部垮塌和整层垮塌,系统的阐述了各种倒塌破坏的特征;归纳分析了砌体结构的其他常见震害破坏形式,如变形缝处破坏、楼梯板破坏和结构突出物破坏。深入探讨砌体墙裂缝和倒塌破坏的产生原因,为了解砌体结构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奠定基础。针对砌体结构在结构安全上的薄弱缺陷,提出在设计和施工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自保温榫式砌块砌体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自保温榫式砌块砌体组合结构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获得了自保温榫式砌块砌体组合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耗能性能、延性、刚度退化等特征.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参数分析,自保温榫式砌块组合砌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结果可供自保温榫式砌块砌体组合结构的墙体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采用混合加固方式的砌体砖墙进行加固前后的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BFRP)加固对砌体砖墙的加固效果,探讨了不同玄武岩纤维用量、加固前是否损伤对砌体砖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砌体砖墙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滞回及骨架曲线、刚度退化、BFRP应变.结果表明:BFRP加固提高了砌体砖墙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加固后砌体砖墙的破坏形式以弯曲破坏为主,砌体的抗压强度成为砖墙抗剪承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加固后砌体砖墙的承载力和刚度退化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碳纤维网格(CFN)加固系统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修复,可在几乎不改变结构截面尺寸的前提下提升结构的力学性能.为了深入评估CFN加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4片无筋砌体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固方式对砌体结构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加固墙体破坏时,CFN加固系统未发生明显剥离,能与墙体基面有效黏结、协同工作;未加固墙体与加固墙体破坏模式不同,未加固墙体呈脆性剪切破坏,单面加固墙体呈延性较好的剪切破坏,双面加固墙体呈延性优良的弯剪破坏;CFN加固系统限裂能力强,能有效抑制墙体主裂缝的发展,保障墙体的完整性,提高可修复性;与未加固墙体相比,各加固墙体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双面CFN加固墙体的效果最显著,极限承载力提高87.0%,延性系数提高52.2%,加载后期同一位移下耗能能力最强;单面CFN加固、双面CFN加固和双面CFN加固并端部锚固墙体初始刚度大,分别为未加固墙体的1.11、2.38、1.64倍,各加固墙体刚度退化较未加固墙体有明显后滞且破坏刚度均大于未加固墙体;墙体双面加固并对CFN端部钢条压铆,抗震效果强于单面加固但弱于墙体双面加固.研究结果可为CFN加固砌体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带窗洞砌体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预应力砌体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及耗能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预应力改变了砌体结构材料特性,提高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力,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仍在我国广大中西部县域城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展也始终为结构工程师所关注。结合新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介绍了约束砌体中构造柱间距的设置原则及其抗震承载力的计算;配筋砌体结构抗剪承栽力的影响因素及抗剪设计应满足的条件;各种砌体结构抗震措施的基本要求等。探讨、交流和运用新的抗震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8.
赵志仓 《科技信息》2013,(6):444-444
底层、底二层大空间砌体框架抗震墙结构从形式上讲是框支抗震结构的特例,是一种抗震不利结构,由于此种结构形式底部能够提供较大、灵活的使用空间,在实际应用较为普遍。本文从该类型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重点、结构带有地下室时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探讨了该类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设计,可供相关工程设计实践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和特点,从结构选型、平立面布置、墙体设置、抗震缝设置、砌体尺寸要求以及其他构造方面分析了抗震设计的要求,探讨了保证砌体整体性、抗震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某底部两层框架砖房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和评价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了底部两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薄弱部位和破坏机理,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