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向性行动是我们理解人类行动具有规范性的关键。意向性活动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使得意向性行动有了一种结构上的规范性,这种结构规范性通过因果性指称和适应指向表现出来,而一种适应指向使得意向性行动内在地具有规范性。这种内在的规范性最终在意向性行动的实践中表现为认知之力和意动之力的双重特征。正是意向性的结构特征和双重特征使得意向性行动最终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行动规范性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反个体主义是当今美美心灵哲学中围绕意向性或心理内容的个体化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奇的理论.它强调:思想内容不是个体头脑之内的局域性属性,而是由外在自然和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弥散于主客体之间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反传统的心灵观,认为心灵不是封闭于头脑之内的单子性的实在或属性,而是以分布性形式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渗透性、扩散性的特殊实在.这些既在意向性研究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又从一个侧面推动着反怀疑论、自知的权威性和同一论等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与意向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向性因其刻画了人类智能的本质特性,而成为人工智能最关注的哲学问题之一。本文在简述意向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采取还原与模仿立场时意向性所处的地位。进而指出意向性深刻的理论内涵有可成为人工智能的丰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意向性作为现象学的基本概念,也是现象学技术哲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伊德在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意向性的概念,用以说明技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的中介作用。后现象学的倡导者费尔贝克则在伊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技术制品意向性的概念。技术制品不仅具有伊德所说的技术意向性,而且对人类存在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起到相互塑造的作用。本文试着简要描述意向性概念的变迁,以及技术意向性的沿革,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5.
意向性是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的中心主题,也是通达存在问题的重要路径.海德格尔重点探究了意向性的三个方面,并诠释了其内含的生命意蕴.第一,意向性在本性上是实践,表现为此在操劳着的生命活动.第二,意向性的根基是超越性,是从此在的在世引申出来的,呈示出生命之投身于世界的原初状态.第三,意向性的渊源是时间性,时间性的绽出境域为意...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科学发展的另一线索,即“意向性科学”的路线。在新的世纪中,科学技术的背景将逐渐转移到“意向性科学”。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典范,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意向性科学的核心概念或中心话题是“信息”。科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观的转变,而信息哲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深度科技化,意向性问题逐渐获得新的关注。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马拉福睿斯(Lambros Malafouris)新近提出了物质交往理论,旨在澄清意向性的建构问题。和现象学中作为意识先验结构的意向性不同,意向性在此被理解为一种实践性能动能力。受到延展心灵及现象学的启发,结合认知考古学研究方法,马拉福睿斯对意向性做了深入地探讨,澄清了意向性是如何透过人与物的交往建构起来的。他指出人的意向性是分布的,是在与物的交往过程中涌现出现来的一种特殊能力。物质交往理论的意向性概念提示我们科技伦理研究将不能仅将技术物看作中立工具,进而考察其如何影响既成的价值规范。这一思路从人的固有价值开始,继而考察技术物的使用问题。科技伦理也应深入考察技术物透过其可供性如何影响意向性的生成。参考意向性的建构思路,科技伦理研究将在由人及物的视角之外,获得由物及人的补充思路。  相似文献   

8.
技术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存时空的基础和展开方式,亦是人类身心的基础和生成方式。技术是人的本质,理解技术可从主客两个维度进行,客观方面的标志可以从主体的时空结构加以考察,主观方面的标志可以根据主体的身心结构进行分析。以技术为镜,通过时空的生成来理解此在的生存性结构,通过身心的生展来理解人与技术的镜相生成。  相似文献   

9.
伦理作为技术的内在维度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技术诉求于伦理是技术自身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好坏最终是由自然来检验,技术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的技术。二是技术的自由特性决定了技术必须自律。三是技术的伦理意向性相对技术实践活动具有先在性。因此,伦理维度是技术的内在维度,对伦理的诉求是技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或广义的物理主义是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它能较令人满意地将大多数心理现象自然化,但意向性却负隅抵制,被公认为自然化的一大难题。哲学是解难题的活动,因此意向性自然成了当今心灵哲学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德雷斯基的信息语义学不仅根据自己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方案对意向性作了独到的阐发,而且对信息和因果性等问题发表了发人深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理解的可传递问题——理解是否可通过证言传递,是当代理解论的重要问题。扎格泽博斯基等反对者主张,理解无法通过证言传递,因为理解是一种能力,且理解的传递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格林等支持者认为,能力能够通过证言传递,且当听者具备理解所需的背景能力和背景知识时,理解的传递不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两个维度的现有研究都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错误地把理解的可传递问题视为“是-否”的定性问题,而不是与主体认识程度相关的量化问题。认知程度主义采用了量化立场与方法,认为理解是有程度之分的,并借助最大理解概念来量化理解度。从理解度视角上看,所有理解都能通过证言传递,只是存在程度之别。  相似文献   

12.
真理与似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似真性的基本意思是感觉上的真、证明为真或信以为真,以程度的区别,真则是客观的,与是否有相信,是否得到证明无关,没有程度的区别。真的命题或理论的不同是命题或理论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近似真理或相对真理只能理解为真的理论的不完善性不能理解为理论的真性的缺乏,认识是朝发现越来越多的真命题,真的命题越来越精确,真的理论越来越完善发展而不是朝似真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英译汉实践以及对语言学术语汉译的了解,就汉译英语语言学术语的使用与理解进行了讨论。汉译术语的使用,统一是要实现的目标,但也应允许不同译文的出现和使用,因为术语的统一是在使用中经过选择与沉淀而实现的。对汉译术语的甄别和校正,应对照原文,而不是只考虑汉译文,更不应当凭个人对汉译文的理解去发挥、延伸。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型中,意向性解释诉诸人的信念、期望等目的性因素;覆盖律解释旨在寻找规律。本文通过辨析这两种不同主张的根源,试图说明意向性解释与覆盖律解释的不同源于对社会科学本质的不同理解,以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为平台使得覆盖律解释的努力失败,弥合意向性解释和覆盖律解释的分歧的可能性来自于突破逻辑经验主义的局限,重新看待社会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当时生物学新发现的挑战,近代目的论先后演变出了预成论和新生论两种生命理论,它们构成了康德有机体理论所特有的双重目的论,即有机体是一个自然的目的,又能以自身为目的生产自身。这种双重目的论能和进化论相容,还能构建一种将生命视为自主的制造物的生命概念,推进当代目的论对生命功能的双重意向性的理解。目的论生命概念是必要的,它是在生命体系中确定其部分的必然性的原则,也是评判生命和科学体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塞尔从分析无意识的概念入手,提出意识和意向性相互依赖的关联原则,反对当代意向性自然化过程中意识和意向性分离的倾向。许多心灵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由此展开了意识和意向性关系大讨论。这场争论是当代意向性理论发展的必然过程,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对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联结主义是计算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必然会碰到著名哲学家塞尔所说的,一般的计算主义所没法回避的"意向性缺失难题"。面对各种批判和责难,联结主义的许多倡导者不仅不掩饰这一难题,而且在自己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建模中自觉加以化解。联结主义模拟的是自然智能的结构、功能及其机制,从而具有许多其他计算主义所不能企及的优点,在化解意向性缺失难题的征程上也有可喜的进步,尽管它的网络尚未真正表现出人的本原性意向性,但在建模意向性的自主和关联特性方面做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尝试。尽管如此,它的智能建构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分析哲学传统下,有关社会制度的集体意向性讨论是社会本体论这一形而上学分支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当代社会科学哲学领域方兴未艾。塞尔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都以作为集体意向性模式之一的集体接受为基础解释社会制度的创立与维持。图梅勒批判塞尔的集体接受理论缺乏对非语言行动的解释并尝试取消语言在解释社会制度上的本体论地位。事实上,语言是理解社会制度的根本,同时语言和行动不可分离,塞尔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在一定意义上互不矛盾、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塞尔“中文屋”思想实验的要点是提出了意向性是人机之间的区别。但根据塞尔本人对意向性的定义,是以人的主观状态为前提的,因而不能成为人机之间的区别。而计算机只不过是西方理性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形式化思维方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理想化是科学合理性的关键因素,而基于理想化假设的隐喻建模在广义的方法论意义和逻辑学意义上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在方法论意义上,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本质上是一种简单化的过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意向性的关系系统,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普遍性特征。在逻辑学意义上,理想化的理论陈述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而反设事实的理想化逻辑具有非经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