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祉,同时也引发重重的伦理风险。现代技术伦理风险内蕴着丰富的文化属性,技术主体的文化选择作为现代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关键,要求利用文化调控技术伦理风险。通过对现代技术伦理风险消解与文化治理能力提升从应然到实然的系统剖析,探求面向现代技术伦理风险文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以此来规约和消解现代技术伦理风险,实现对技术伦理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直接干预人类遗传基因的强大工具,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蕴含了极其巨大的潜在风险与文明忧患。由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风险极具复杂性与特殊性,不但将引发健康风险、进化风险、遗传风险等生物性风险,且还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风险。如果运用不当,极易造成失控的严重后果,甚至将人类陷入难以拯救的危险境地。基于此,我们应从技术伦理的向度出发,以增进人类的幸福和自由为目的,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增强技术主体的责任伦理意识并设置技术禁区,才能真正有效地消解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所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风险寓意的改变为我们当下风险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作为不同于严格国家法的法律视角观,软法以其对公共理性的弘扬、对个体感受的注重、对成文规范的强调分别因应了风险社会下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观建构性和显著人为性而在风险治理中形成理论张力。因此,面对风险社会,我们应该注重对软法治理的路径依赖,并通过强调治理规则的开放性、治理过程的透明性和治理程序的协商性来加强风险社会的治理完善。  相似文献   

4.
负责任创新对创新的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类型和责任时空等都进行了扩充,其所标识的责任是一种"全责任",即面对责任客体,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责任共同体应该在其可达范围内积极共同地履行或承担全部责任。因此,负责任创新在本质上是全责任创新,即创新共同体以尊重和维护人的权利、增进人类福祉为价值旨归,以积极履行、承担全责任为方法论特征的一种创新评价、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应对与化解是工程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政府、企业、行业、公众组成的工程共同体的协同治理是化解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重要途径。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论文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协同治理的主体、机制和理念三个方面探究了九峰项目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协同治理模式,它形成了以公众为中心,以"群众路线"为依托的多元主体互动的协同治理方式,建构起了平等协商、民主决策、利益均衡的协同机制,并立足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调和,形成了共同担当责任与风险的治理理念。九峰项目是协同治理理论在我国具体工程活动中的创新实践,可以为其他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技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孕育着重大风险,通过对计算机漏洞的分析能够深刻揭示技术风险的分类、成因及治理等问题.技术风险客观存在于技术应用过程之中,包括有无法避免的本体性风险,由于不当操作产生的主体性风险,转化为军事应用后形成的政治性风险.技术风险的成因包括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受资本支配的应用逻辑,以及政治社会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7.
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是当前工程技术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而评估主体性问题是决定风险评估成效的核心问题。工程职业协会以独立性、客观性和公益性特征成为最为合理的评估主体。在遵守知情同意原则、利益和风险分配公正原则、预防原则的基础上,工程职业协会推进技术风险的识别与沟通,促进公众对工程风险评估结果的信任和认可;利用伦理周期模型,更为细致地审查工程风险带来的各种道德问题,达成一个多元道德反思的平衡,确定公众可以接受的工程风险,实现工程良性发展,保障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  相似文献   

8.
在阐释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的“宏观-中观-微观”内容层次和“启动-联动-制动”生成逻辑的基础上,以欧盟和美国为例,剖析了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认知框架引发的治理情境理解、制度逻辑和工具选择的差异,以此凝练出基于“理性-制度-行动”的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理论图谱,并认为理性框架是科学不确定性下风险认知的简化机制,其本质...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过程论来看,产业技术既是技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本身也可以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业技术风险具有区别于其他技术的风险特征。以技术过程论为工具,生产技术的次优性、产业技术的利益化以及产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规范分别构成了产业技术风险的过程性成因。产业技术系统内各组分的不协同和来自社会、文化以及其他技术风险的外部影响而共同导致了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社会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巨风险(AI巨风险)”概念,认为在关注AI伦理及散发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可能引发的大范围、高强度、规模化社会风险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即人工智能在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引发的“巨风险”。主要类型如机器自涉式AI巨风险、社会系统侵入式AI巨风险、非对称破坏式AI巨风险等。“AI巨风险”的形成往往是多个密相关因素的共振式耦合作用,如技术能力强度、技术稳健度、技术应用向度、社会粘合度、政治/社会对抗强度、社会心理因素等。为防止AI所可能带来的大范围危害、遏制AI巨风险的形成,应积极构建“机器风险学”,从学理层面更深入分析AI巨风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并在未来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坚持预防治理原则、技治管理原则、强约束原则、备份原则、协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