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研究中,以库恩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范式等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而不同研究传统下的俄(苏)科学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科学世界图景。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都具有前提性知识的地位。在方法论层面,它们都作为解释科学革命的核心概念。二者的"同中之异"表现在结构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中,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发生学的层面,在于概念提出的语境根源。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展现出的结构学、动力学和解释功能上的差异,揭示出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语境——哲学与历史。  相似文献   

2.
西方科学哲学并不是科学哲学唯一的形式,20世纪俄(苏)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发掘、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贡献,并通过比较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优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西方与俄(苏)两种相对"异质"的科学哲学进行比较,前提是科学的自在本性与科学哲学的超越性和观念性。科学的自在本性保证了科学哲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科学哲学的超越性是可比较的基础,观念性是差异的根源。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通过三种路径进行,发生学路径凸显两者在历史语境、研究导向上的差异与一致,结构学路径显现出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的分歧与共性,过程学路径从历史角度展示他们各自发展道路的个性与趋同。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动力学研究中,有两种趋同:一个是在上世纪中叶,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哲学的本性是科学动力学这一点有了普遍的认同,而俄(苏)自然科学哲学研究也几乎同步地发生了向科学动力学的重心转移,这可以称之为“趋同1”;另一个是在科学动力学中,新旧理论的一致性或会聚问题,不约而同地成为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共同的理论热点,这可以称之为“趋同2”。这是比较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案例。  相似文献   

4.
俄(苏)学者对科学革命问题的研究在逻辑—方法论和辩证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我国以往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辩证逻辑层面。在逻辑—方法论层面,俄(苏)学者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他们并没有沿着西方学者开辟的道路和方向做重复性工作,他们甚至比西方更早地意识到科学革命中新旧理论的关系问题,并以互补性原则为基础展开研究。他们对新旧理论的极限转换关系,革命前后新旧理论关系的过渡状态和平行状态,以及新旧理论在概念上的发生学和结构学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范式更迭的可通约性根据,形成了研究科学革命问题的独特进路,显现了俄(苏)学者在这一问题研究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关于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经历了"以俄为师"、"以俄为敌"、"以俄为鉴"三个阶段,苏联解体后一度沉寂,近来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不能把苏联的科学技术哲学完全等同于正统的教条主义而全盘否定,1960年代一批具有改革倾向的哲学家对科学哲学所做的认识论中心主义诠释,极富启发性。新世纪前后俄罗斯科技哲学出现了多元主义、社会文化语境论和人本主义等新发展趋势,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科技哲学范式正在形成,其中技术哲学的转向尤有代表性。马克思主义虽已不是俄罗斯的指导思想,但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俄罗斯哲学中仍有深远的影响,前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学研究,是与西方科学哲学不同的另一维度,是发展比较科技哲学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是为纪念龚育之先生逝世10周年而作。龚育之是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领域学术论争的资料,并基于这些资料和中国的现实进行深刻反思,得出在处理哲学与科学、政治与学术关系的若干历史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龚育之为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制定的三条指导原则,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龚育之开创的学术事业发扬光大是对其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逻辑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地考察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否证论到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论和反应在论乃至后现代科学哲学的主要观点,探讨了其核心信念及其关系,从而钗勒出现西方科学哲学的人在线索和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0):96-101
在前提性知识的研究中,俄苏学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西方学者大多注重功能研究不同的是,俄苏学者提出了"科学理论的理想和规范"概念并对此给予了结构学分析。科学思维方式概念的提出就是其重要成果之一。从内容上看,科学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性质及表达知识的主要形式的内部范畴结构特征的揭示联系在一起;从表现形式上看,科学思维方式被认为是科学历史上某一时期指导科学活动的主要方法的"运营者";从特征上看,科学思维方式往往与特定时期的科学观念表现出某种一致性。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对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历史完整性给出很好的说明,有助于科学哲学从"社会学故事"中回到其初衷——对科学的语言分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出现的科学编史学“内史论”与“外史论”之争,虽然各自能一定程度上解释科学的发展现象,但过于极端的做法并不能令人满意,对于科学发展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而依托苏联(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三位代表人物形成的“综合论”学派,具有辩证且立体的学派理念、目标方向、特征表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术眼界。对于学术界更全面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成果、科学活动、科学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04-108
胡塞尔对科学的反思和批判是科学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构成了胡塞尔科学哲学的内核。它与西方标准科学哲学之间不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思想上有着针锋相对的交锋。一方面,胡塞尔严厉批判了实证主义"残缺不全的"科学观、抽象素朴的理性主义以及"砍掉哲学头颅"的哲学观;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表现出思想根源上的同源性、哲学探究的严格科学性,以及以数学与逻辑作为哲学探究出发点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1.
从构成到生成——历史与科学的一个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分属不同领域。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知识形态都有重大的差异。本文试图以一种新的描述方式对历史和科学的进行比较,发掘二者可能的同构。  相似文献   

12.
本评述了西方科学哲学中从经验论到新经验论和反经验论观点,以及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卡尔·R·波普尔的全部科学哲学,归根到底是要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科学知识是怎样增长的?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永无止境的探索。犹如“探照灯”([1],第346页),它总是把探索的光柱投向遥远的未知国土。它总是在追求着,尝试着,寻觅着。科学从来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知识系统,它总是有待于改进、有待于完善的活的机体。探索的道路漫长而崎岖。人类的理性不能保证每一认识都正确可靠。“科学是人类心灵的壮丽的探险。”([1],第361页) 因此,科学要求思想自由翱翔的广阔天地。在历史  相似文献   

14.
西方科学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了20世纪科学哲学的几个主要学派的思想基础及其争论的焦点,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本文还对未来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正统解释将测量中的波函数坍缩视为一个真实的物理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无解”导致其走向了工具主义,认为波函数仅仅是有关未来实验可能结果的全部知识。消解波函数物理解释的结果带来了量子力学本体论承诺的问题。遵循正统解释的关系量子力学并不拒绝波函数的本体论承诺,但仍坚持波函数工具主义的解释路线,延续了正统解释的本体论问题。21世纪20年代前后,俄苏学者提出了量子力学的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方案,认为测量不是导致微观物理系统状态变化的交互作用,而是在语境中对物理实在的识别。语境实在论恢复了波函数的物理解释,重新定义了测量概念,确立起波函数与量子实在的关联,重建了量子力学的本体论承诺,在正统解释的自身框架内解决了正统解释的本体论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逻辑理性--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理性经历了从逻辑理性到历史理性的演进。逻辑理性和历史理性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应是将二者统一的“历史的逻辑理性”。正确把握历史的逻辑理性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历史。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看,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历史的逻辑理性将是科学哲学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一提起西方历史上的科学与宗教,人们一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宗教对科学的迫害:伽利略受审被囚,布鲁诺、塞尔维特被活活烧死;达尔文进化论横遭攻击和辱骂……。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完全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冲突关系,在这种冲突中,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这种观点在西方也颇为流行。自从上个世纪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德拉坡写出《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一书以来,至今已有不少西方学者陆续发表了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或斗争(史)的专著或论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究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科学哲学,尤其是对生物学哲学的重要性。在对生物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新近历史做出一个简要的回顾之后,我提出,杜威的作品在四个方面上是有帮助的:它们所确认的一般科学哲学的使命是,为部分特殊的科学提供一种分析工具;它们引导我们将科学嵌入社会决策之中;它们指明了科学(尤其是进化论)对理解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它们重新提供了一种关于哲学事业的激进概念。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哲学由理论优位逐渐转向实践优位的背景之下,本文以科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为线索,重新梳理了20世纪科学哲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了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维也纳学派)所具有的实践意蕴。首先考察了维也纳学派兴起的理论渊源;其次深入挖掘了维也纳学派实用主义的内涵,比较并分析了二战前后逻辑经验主义在理论目标、研究方法和核心问题等方面的变化;最后结合历史经验与"情境"反思了西方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困境,并尝试给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意义的科学哲学研究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社会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室共同承办。本领域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既有已退休的资深研究员,也有活跃在中国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大家共聚一堂,回顾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