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永”     
“永”的常用词义为“长”,但“永”的本义向来众说不一。“永”的甲骨文形体有四种形式,“永”是“泳”的本字,“永”借表“咏”义,“咏”与“谅”为异体字。“永”、“泳”、“咏”、“谅”音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证“豚”字的甲骨文形体,并从我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考释“豚”字,证明其为“阉割后的小肥猪”之意,重新辨析了“豚”字家族中“豚”、“豕”、“彘”和“猪”四字。“钝”和“臋”在音义上和“豚”有密切的联系,“钝”、“臋”和“豚”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3.
称善简曰圣”,缺处当补“副”字,“简”是实情的意思。“立制及众曰公”,“制”字当作“志”,是指的“无私”之志。“刑民克服曰”,“武”字当是“成”之误,“成”与“武”形近,易致误。“博闻多能曰献”,作“献”当不误,“献”是才能多的意思。“不隐无克曰贞”,“克”有作“屈”、“屏”、“藏”者,当以作“藏”是。“贞”当为“真”字之误,“贞”、“真’二字形近,易误。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由“礼”起,进至“仁”、“义”,它以“仁”为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实为“仁”的主要含义。这是一种超越了“礼”和“义”的大公境界,是最高的“德”。而“忠恕”之道是达成“仁”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直译”和“意译”是百年难题,“直译”和“意译”没有统一的定义。翻译理论界一直把“直译”和“意译”的重点放在对译文和原文形式的比较上,认为重形式的翻译是“直译”,不重形式的翻译是“意译”。深入研究发现,“直译”和“意译”与形式无关,与词义有关,此观点是“直译”和“意译”重新定义的基础,因此推出翻译方法不是“直译”和“意译”,而是“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意译”。“音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术语,然而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方言表示排行最末的词主要有四大类:“末”类、“幺”类、“■”类、“细”类。“末”类词包括末、蔑、灭、晚(满、颟、蛮)、■、尾、屘,等等;“幺”类词只有一个成员,即幺(夭);“■”类词包括■、孻(拉),等等;“细”类词包括细、碎,等等。这四类词在使用上各有特色,其中“末”类词的成员最多,使用范围也最广;“幺”类成员最少,但使用范围比较广;“■”类词与“细”类词的成员比较少,使用范围也比较窄。从这四类词的用字来看,“末”“蔑”“灭”属于同源通用字;“■”“屘”“孻”是分别为“晚”“尾”“■”的引申义而造的方言俗字;“满”“颟”“蛮”是“晚”的同音借字,“夭”是“幺”的同音借字,“拉”是“孻”的同音借字;“■”是“■”的讹字。由此可见,现代汉语方言的用字情况值得我们全面清理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物(景)”、“事”,其中“情”与“理”为“意”、“物(景)”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相互联结,如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就有“异质同构”或“同形说”的解释。而这种“异质同构”说用于解释意象的形成,是被公认比“移情”、“投射”说更为精确的。因此以此为基础,将辞章四大要素进行联结,除了可就个别意象由“异质同构”推扩至“同质同构”外,也可再就整体意象拓大到“异形同构”与“同形同构”,加以呈现。而无论是哪一类的“构”,都有“单轨”、“双轨”与“多轨”的不同,以造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9.
经考证,古动物名“虎鱼”、“泡鱼”指刺魨,“绷鱼”指无毒刺魨,“(錐)鯺”指大的河豚,“鰽”指曹白鱼或鲥鱼,“(鋸)”指真鲷,“黄雀鱼”指黄鲫.“白凫”指天鹅,“白颊鸟”应指白脸山雀.“白猿”指得了白化病的猿猴,“墨猴”、“石猴”、“栗子猿”指小型眼镜猴(国内灭绝),“乌猿”指黑长臂猿,“黑猿”指长臂猿、滇金丝猴等,“马猴”指短尾猴,“黄狐”指沙狐,“牯犀”、“毛犀”指苏门答腊犀(国内灭绝),“黄鼠”、“貔貍”指旱獭.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学角度来看,以前各家对“话本”的含义的界定——“故事底本”或者“故事”,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这种理解忽视了其含义的历时发展——“话本”之含义在历时的发展中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话本”早期作“话”,从唐代到明清文献中的“话”、“话本”、“话文”的用例来看,“话本”、“话文”均为偏正结构,其含义均指“故事”,并无“故事底本”之义,“本”指“(故事)本末”,“文”指故事内容。指“故事底本”的“话本”是现代才发展出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据“的”出于“者”及袁毓林“谓词隐含”等理论 ,求证了“NP +的”的渊源历程和结构理据 :“NP +的”来源于“NP +者” ,“NP +的”中隐含了“作、当”一类动词 ,它是“作 /当 +NP +的”的紧缩形式 ,其中“的”提取“(作 /当 )NP”的主语 ,这种“的”跟“VP +的”中的“的”是同一个名词化标记。从汉语的发展趋势看 ,“NP +者”演变为“NP +的”后 ,最终的结果将是名词化标记“的”的脱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体育”、“运动”、“舞蹈”、“艺术”内涵的了理性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包含于“体育”之中,而“舞蹈”则包含于“艺术”之中;“运动”与“舞蹈”内涵之间相互交叉,互相影响,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5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和“细胞生物学”7个博士点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被批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点;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和“地理学”5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了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近百年来学术理论界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批评中,大致有三种结论趋势值得商讨:一是“悲观主义”论,二是“为文学而文学”论,三是“境界”与“意境”等同论.当代无数学者试图对王国维的“境界”与“意境”加以辨析,但最终回到“等同”论的园囿.这些论点或者关注其“哲学血缘”而把“境界”说视为哲学范畴,或者关注“诗学血缘”而把“境界”说视为审美范畴.而文献表明,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为他的文学批评观,包括三个基本层次:“人生境界”、“诗人境界”和“文学境界”.以“人生境界”为核心,以“诗人境界”为枢机,以“文学境界”为导航,疗救国民灵魂,这正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旨意所在,也是“境界”说的基本思想,体现了“美育救国”的积极主张.  相似文献   

15.
“奇”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内涵,“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邪”、“恶”;其次“奇”在作品主题的“雅”、“正”、“善”、“常”,因此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  相似文献   

16.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5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和“细胞生物学”7个博士点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被批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点;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和“地理学”5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了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物理化学”博士点获批;2003年,“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地理学”3个博士点获批;2006年,“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自然地理学”和“细胞生物学”7个博士点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被批准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博士点;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史”“物理学”和“地理学”5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了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姐”考     
“姐”和“社”、“祖”、“土”、“牡”都是由“且”孳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同源字,即“姐”源于“且”,而且“姐”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  相似文献   

19.
周维强 《科技信息》2007,(9):123-124
作为条件表现的“ば”、“たら”、“と”与“なら”有各种用法,其内容比较复杂。而在此文中,较系统性地叙述了“ば”、“たら”、“と”与“なら”的使用场景、成立条件,还进一步比较了其异同点。这样的话,能够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性上来正确理解并掌握“ば”、“たら”、“と”与“なら”的意思和用法.  相似文献   

20.
李道纯提出了“真常之道”的概念.其“真常之道”思想是受王弼“贵无”思想影响而来的.李道纯认为,老子对“道”的阐发,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通变.他对于“复”的理解也有两种,即《周易》“一阳来复”的“复”和《老子》“归根复命”之“复”.“复命”体现的是“知常”的向度,“观复”体现的则是“通变”的向度.李道纯认为“知常”与“通变”应是循环无端的,故不可执于一端.李道纯又把“观复”之“复”与“化”联系在一起,共同作为道之用.与以往的解老著作相比,李道纯更强调由静转动意义上的“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