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癌症代替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随着癌症研究的深入,新近发现的癌症干细胞被认为是癌细胞耐药性、抗辐射和复发的主要元凶。综述了正常肝细胞和癌症干细胞的历史以及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是,通过化疗和放疗杀死所有癌细胞后,癌症仍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这是癌症干细胞在作怪.不过该说法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最近3个独立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为癌症干细胞理论增添了新证据,同时也让争议重提.这3篇文章能提供有力的证据吗?癌症干细胞的理论能成立吗? 专家们表示,争议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相似文献   

3.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郝希山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承担的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肿瘤治疗新技术研究历时5年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放化疗治疗已被宣判“死刑”的实体瘤患者疗效显著,使72例患者至今全部无病生存。据有关专家预测,这项新技术已有望成为根治性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医治癌症开辟了新途径。肿瘤治疗新技术研究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基因瘤苗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知     
癌症起源于小部分干细胞不久前,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了癌症起源于小部分干细胞的理论。他们发现,在胚胎干细胞中被可逆抑制的基因,有部分会呈现与癌症相关的DNA甲基化问题,其基因表达将被永久关闭。而这些  相似文献   

5.
从8月8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最新发现。在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这种干细胞通过移植给受者,可参与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成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肝和肌肉组织和器官重大疾病移植的最理想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了DNA的第7种、第8种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这两个碱基的踪迹。科学家们指出,最新发现对干细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牙髓干细胞是存在于牙髓组织中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牙髓千细胞的研究对牙髓再生、牙体修复以及牙再造将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癌症的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手术、放疗方法,我们称之为老疗法。这种疗法的缺点是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其特点是增强免疫功能,保护机体细胞。济南泉城微量元素研究所与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崇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合作,最近研究成功一种新疗法——复合蛋白锌与手术综合疗法,我们称之为新疗法。下面把两种疗法的结果作一对照。 一、疗法举例: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教授杉山政夫等利用WTI基因开发成功一种癌症新疫苗,不久将开始临床试验。据有关报道,WTI是幼儿维尔姆氏瘤(肾母细胞瘤)的增殖原因,在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癌细胞里活性很强,能够分泌一种蛋白质。科研人员把这种蛋白质中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的诱导分化机制。方法:本文就Nscs的来源、分布、诱导分化的调控机制和因素以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结果:神经干细胞可从鼠、人的胚胎和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成功分离并培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经体外诱导或植入体内后均能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为神经发育研究及中枢神经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