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性原则之一.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认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拓展和变化.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也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性内容.刑事判决作为刑事程序的重要环节和结果表现形式也必然要遵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但是当前,不管是在法律文本中,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对该原则的异化和背离现象,因此,如何在刑事判决中彻底体现无罪推定的原则精神是刑事诉讼改革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困境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是国际通行的一条刑事法治原则,但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则处境困顿。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的传统法理念。因此,完善的前提是理念的转变,关键是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牟静  潘瑾 《科技信息》2008,(9):165-165
无罪推定是各国刑法中普遍采用的基本原则,但是该原则含义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在我国理论界仍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在各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此原则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体现了自身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中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为国际承认,并且各国还引申出普遍的诉讼规则。笔者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实质上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该原则的普遍诉讼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也有体现,但不完善。笔者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作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薇 《海峡科学》2005,(11):3-5
无罪推定原则起源于意大利,是由著名法学家贝卡尼亚提出的.作为当今估计通行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以及现代法治理念,该原则已深入人心.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一原则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以期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能够充分考虑我国现状,着眼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地、合理地吸收无罪推定原则中的有利因素,取长补短,使其缓缓融入到我国的法制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7.
以无罪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运作为视角,反思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中国无罪推定原则的建言。认为目前中国虽然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但由于诉讼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偏差及缺陷,在相应的立法和司法上也存在着缺失或不协调等问题,现已成为确立该原则并保障其贯彻落实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是在废除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它与“罪行法定原则”共同构成现代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事诉讼法确立这一基本原则,是时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发展。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并未真正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本文仅就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理论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贝卡利亚提出“无罪推定”原则是开创资产阶级民主诉讼制度的新篇章,那么,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忡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至于如何科学界定无罪推定的内涵及其在诉讼运行机制中的诉讼价值,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笔者试做一点探讨,请教于同行们。一对于“无罪推定”中“推定”的法律意义,目前我国学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法律拟制说,认为对那些情况币明,一时难以断定的事项,法律卜可以作出一种暂时性的假…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原则的立法一致性追求法律内部的协调、统一,并可以促进观念的一致性.无罪推定原则的立法一致性是理念与技术的结合,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环节,并能够指引主流价值观念的进步.为充分实现无罪推定原则的立法一致性,应当将无罪推定原则写入宪法,同时应引入沉默权规则、确立疑罪从无原则及改革审前羁押程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理念,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是由贝卡里亚提出的。现在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司法准则,已为世界各国所关注。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理论界对该法第12条有关我国是否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进行了讨论。针对于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起源及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实践状况之后 ,考察了我国刑诉法第 12条及相关条文的规定 ,指出尽管我国刑诉法吸取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 ,但无论是立法机关还是司法实践部门却并未正式认同这一原则 ,文章最后提出 ,我国应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3.
无罪推定以人权保护为起点,又以人性尊严为皈依。“无罪推定原则”在新《刑事诉讼法》(2012年3月修正)中表现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护”和“无罪推定”纳入其中,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将“无罪推定原则”落到实处,必须明确“人权保护”是刑事诉讼法的首要目的,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缓解公检法机关办案压力,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无罪定原则的含义,起源及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实践状况之后,考察了我国刑诉法第12条及相关条文的规定,指出尽管我国刑诉法吸取了无罪原则的基本精神,但无论是立法机关还是司法实践部门却并未正式认同这一原则,文章最后提出,我国应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等先进的思想,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处理原则,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有罪推定"的历史。本文试从无罪推定在我国的运用现状中发现一些差距,进而力图找到弥补差距之办法。  相似文献   

16.
疑案从无属于无罪推定原则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了疑案从无的司法原则,实践中司法机关根据这一原则对一些疑案作了无罪处理,效果良好。但是,还经常发生对某一案件是否属于疑案的争议,理论上对疑案的界定亦不明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各国立法例的考察和对无罪推定政治背景的分析,揭示出无罪推定的各项内涵,并详细论述了无罪推定的诉讼价值,对学术界的几种观点给予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伍廷芳的司法独立观建构在西方“三权分立”原则之上 ,其主要内涵有三点 :一是反对行政权干涉司法权 ;二是采用律师制、陪审制、公开审判、辩论式诉讼、无罪推定等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审判方式和原则 ;三是开办法律学堂 ,实行法官高薪制。  相似文献   

19.
刘根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1):99-102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是指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所具有的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司法决定,必然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基于对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客观分析,本文认为,生效的不起诉决定对案件当事人、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在程序法上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在实体法上具有推定无罪的效力。同时具有执行内容的不起诉决定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讨论。而确立沉默权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杜绝刑讯逼供,有助于证据的认定,并且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必然要求,为使我国刑事诉讼法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明确确立沉默权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