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超声法提取制备的杏鲍菇菌糠多糖与基础饲料混合制成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及高剂量(800 mg/kg)三种多糖饲料。用48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杏鲍菇菌糠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饲养60 d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因子IFN-γ、TNF-α及IL-6含量指标。结果 杏鲍菇菌糠多糖组与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显著提高脾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脾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同时能提高免疫因子TNF-α、IL-6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IFN-γ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TNF-α及IL-6含量(P<0.01)。结论 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牧草绢蒿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MTT法、ANAE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中性红法分别对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IFN-γ、IL-2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绢蒿水煎剂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正常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CD4+T,CD8+T的数量,IFN-γ、IL-2的含量,下调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绢蒿水煎剂对正常小鼠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Sj26GST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用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Sj26GST免疫雄性BALB/c,结核杆菌H37Ra进行攻击,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γ、IL-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肝、肺活细菌数.rBCG-Sj26GST疫苗免疫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4.12±1.11,与对照组(2.63±0.47)、载体组(1.06±0.08)和BCG组(1.50± 0.4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rBCG-Sj26GST组巨噬细胞释放的NO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小鼠血清IFN-γ的浓度较对照组高33?%,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载体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血清白介素-2的浓度较对照组高43?%,较载体组高38?%,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经rBCG-Sj26GST免疫的小鼠受结核杆菌攻击后其肺、肝脏结核菌数较对照组少.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BCG-Sj26GST免疫小鼠后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刺激IFN-γ、IL-2的分泌,说明此疫苗能诱导CD+4Th1和CD+8CTL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小鼠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牡蛎寡肽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情况、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活性、小鼠体液免疫、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TNF-α、IL-6和溶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免疫抑制模型组小鼠相比,牡蛎寡肽能够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吞噬中性红能力、TNF-α、IL-6、溶血素水平和脾淋巴细胞CD3+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P0.05),而对小鼠的肝、脾脏指数影响不显著,表明牡蛎寡肽能够提高由CTX引起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正面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有氧运动结合不同剂量黄芪多糖对肺癌小鼠免疫调节机制。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C57BL/6小鼠右侧腋下作为荷瘤模型,荷瘤小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环磷酰胺,20 mg/kg),黄芪多糖高(400 mg/kg)、低(100mg/kg)剂量组,黄芪多糖高剂量(400 mg/kg)辅助游泳运动30 min组,黄芪多糖低剂量(100 mg/kg)辅助游泳运动30 min组,每组10只小鼠。通过计算公式统计各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瘤块中RORγt和FOXP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CD4+/CD8+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块中IDO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显著稳定增加小鼠脾脏指数(P <0.05),保持胸腺指数稳定;阳性药组显著抑制脾脏和胸腺的生长(P <0.05);有氧运动结合黄芪多糖组可显著降低RORγt的蛋白和m RNA水平(P <0.05),能有效地提高FOXP3的蛋白和mRNA水平(P <0.05)。有氧运动结合黄芪多糖可有效有氧调节肺癌小鼠的免疫,为有氧运动结合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建立Walker-256腹水型肿瘤大鼠模型,娜仁满都拉-11灌胃.10天后采集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T-PCR法检测IL-4、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蒙药灌胃组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生存质量提高, IFN-γ表达升高, IL-4表达降低(P<0.05), 提示蒙药娜仁满都拉-11 能增强IFN-γ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有一定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牡蛎寡肽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牡蛎寡肽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情况、NK细胞活性、小鼠体液免疫、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血清TNF-、IL-6和溶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免疫抑制模型组小鼠相比,牡蛎寡肽能够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吞噬中性红能力、TNF-、IL-6、溶血素水平和脾淋巴细胞CD3+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P0.05),而对小鼠的肝、脾脏指数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牡蛎寡肽能够提高由CTX引起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正面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20只8周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n=10)与疲劳模型组(B组,n=10).B组采用力竭游泳运动训练的方式建立疲劳模型,在完成最后一次力竭游泳后24 h采集股动脉血,采用ABCELISA法分析血清IFN-γ、IL-4、IL-12、IL-27含量.结果表明:(1) B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与IFN-γ/IL-4比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5),但血清IL-4含量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 B组大鼠血清IL-12与IL-27含量均低于A组,其中血清IL-12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大鼠血清IL-12与IFN-γ含量显著相关(P0.01),但血清IL-27与IFN-γ含量、IL-12与IL-27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疲劳大鼠出现T1/T2失衡,表现为T1型免疫反应抑制,该变化与IL-12分泌的变化有关,但与IL-27分泌的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经水摄入三氯乙烯(TCE)对BALB/c小鼠的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将6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TCE染毒组,每组20只,TCE染毒组经饮水摄入2.5g/L TCE,染毒2、4、8、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其外周血和脾脏。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中IFN-γ和IL-4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TCE染毒组小鼠脾脏与血液中IFN-γ和IL-4的表达明显上升,IFN-γ/IL-4比例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水摄入TCE能够同时上调小鼠体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而可能上调Th1和Th2细胞免疫应答,而Th2细胞上调更占优势,故Th1/Th2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3(IL-23)基因沉默对肺组织IL-23蛋白表达、哮喘鼠气道炎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 IL-23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获得高浓度的含有siRNA IL-23的浓缩液,RT-PCR和WB法检测IL-23mRNA及IL-23蛋白表达水平,确定转染成功.通过滴鼻方式吸入到卵蛋白(OVA)致敏的小鼠体内,观察其对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FN-γ,IL-5,TNF-α,ICAM-1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B法检测肺组织中IL-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空质粒组BALF中IL-5,TNF-α,ICAM-1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肺组织中IL-2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沉默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下降,IFN-γ水平升高(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空质粒组气道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沉默组炎症受到抑制(P0.01).结论 IL-23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阻断其基因表达可以明显改变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痒洗剂对急、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8(IL-8)的表达影响,以及其抗炎止痒的效果,阐明其治疗急、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建立小鼠急、慢性湿疹模型,分别给予消痒洗剂低、中、高剂量(体积浓度分别为10%、20%、40%)及阳性对照药(复方苦参洗剂)(浓度为40%)干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抗炎效果;通过磷酸组胺致痒试验及二甲苯致炎试验观察消痒洗剂的止痒、抗炎效果。结果:消痒洗剂各剂量组能显著减轻ACD小鼠模型的耳肿胀度(P0.01)并能够减轻ACD小鼠模型血清IL-1β、IL-8(P0.0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能显著减轻DTH小鼠模型的耳肿胀度(高、中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无差异),而所有剂量组均能够减轻DTH小鼠模型血清IL-1β、IL-8(P0.01)的水平。消痒洗剂高、中剂量组能提高磷酸组胺对豚鼠的致痒阈(P0.05);消痒洗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结论:消痒洗剂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的水平来治疗急、慢性皮炎湿疹,且止痒及抗炎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中的水平及与IL-5,IFN-γ,IL-17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sthma,简称A组)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简称C组),每组12只,OVA致敏末次激发24 h后,各组小鼠眶静脉取血,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并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5,IFN-γ,IL-17和IL-23的含量,取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A组病理学改变、动物行为学改变、血清IgE水平增高均证明哮喘模型制备成功;IL-5显著增高,IFN-γ降低;A组小鼠血清中IL-23,IL-17水平高于C组,IL-23与IL-17含量成正相关关系(r=0.763,P0.05),与IL-5,IFN-γ无相关性.结论 IL-23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17的产生促使哮喘发病;IL-23对IFN-γ和IL-5无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察瑞香狼毒水提物、醇提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制备瑞香狼毒水提、醇提浸膏,体外MTT实验检测瑞香狼毒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实验动物灌胃量,在体实验考察瑞香狼毒灌胃给药15d后对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动物耳肿胀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在体实验考察瑞香狼毒对正常小鼠血清中IL-2、IFN-γ、IL-4、IL-6的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瑞香狼毒水提物、醇提物均能明显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瑞香狼毒醇提物能明显抑制DTH小鼠耳肿胀度,且高浓度的瑞香狼毒醇提物具有抑制实验动物胸腺指数的作用.此外,瑞香狼毒水提物、醇提物均具有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血清中IL-2、IFN-γ水平的作用.可知瑞香狼毒可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来发挥抑制细胞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的PSP对正常动物、负瘤动物和施用化疗药物小鼠的肿瘤免疫学研究结果。口投或腹腔注射PSP(0,5~2.0g/kg×9或200~400rug/Kg×4)能明显提高小鼠对印度墨汁的廓清率(P<0.01),其作用和刺五茄相似;口投1.5g/kg×5剂量的PSP可使小鼠产生IL-2量比生理盐水组高1倍(P<0.01);用含150~800ug/mL PSP的细胞培养液,在Con A存在下,能使牌T淋巴细胞增长1.5~4.0倍;用100~1000ug/mL PSP的细胞培养液培养人血白细胞,其诱生的。和Y干扰素量比对照高2~4倍;PSP用于注射环磷酰胺小鼠,其白细胞数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口投组(2.25~4.00g/kg)从40回升到69~74千/mm~3腹腔注射组(200~400mg/kg)从60回升到80~86千/mm~3,PSP还能消除环磷酰胺对IL-2的抑制作用,使注射环磷酰胺小鼠IL-2量从1557cpm上升到2374cpm(P<0.01);PSP对迟发超敏反应(DTH)也有类似效应,它能使被环磷酰胺抑制的DTH反应得到恢复(P<0.05)。 PSP用于负Sarcoma肉瘤小鼠,能使小鼠因负瘤而萎缩的胸腺重量得到增加(P<0.05)并能提高负瘤鼠的抗体和补体C_3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Graves病(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GD新的诊断指标.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试验组68例GD患者和对照组29健康人IL-6、IFN-γ、TNF-α血中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员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结果:试验组GD患者血中浓度IL-6、IFN-γ、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FT3、FT4分别与IL-6、IFN-γ、TNF-α不相关(P>0.05).结论:IL-6、IFN-γ、TNF-α参与了GD的发病,在G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似可作为诊断GD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雄黄(As4S4)对MRL/lpr狼疮鼠脾脏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自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20周龄MRL/lpr狼疮小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脾脏,制成脾脏淋巴细胞悬液,体外经植物凝集素P(PHA-P,终浓度20mg/L)、白细胞介素-2(IL-2,终浓度10^6IU/L)常规刺激48h后,随机分组进行如下实验:(1)不同浓度As4S4溶液(6.5、12.5、25、50mg/L)作用24h;(2)As4S4对MRL/lpr小鼠和C57BL/6J小鼠作用: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s4S4组:25mg/L;以上各组继续培养24h,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培养液IFN-γ、IL-6表达量。结果:(1)MRL/fpr狼疮鼠PBS组IFN-γ的分泌高于C57BL/6J小鼠PBS组(P〈0.01)。(2)在MRL/加狼疮鼠中,与PBS组相比,As4S4组(25mg/L)IFN-γIL-6的分泌水平下降。(3)在C57BL/6J小鼠中,PBS组和As4S4组之间IFN-γ、IL-6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As4S4下调MRL/lpr狼疮鼠IFN-γ、IL-6的分泌,而对C57BL/6J小鼠脾细胞IFN-γ、IL-6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MSCs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8周后,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白介素-1(IL-1)、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p0.05),而IL-4和IL-10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BMMSCs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而IL-4和IL-10上调(p0.05).进而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组织的结构正常,神经细胞形态完好;模型组脊髓组织内出现大量炎性细胞;BMMSCs组脊髓组织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由上述结果可知,BMMSCs对EAE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减少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对脊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外周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频率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内脏脂肪指数(VA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0例MS患者,根据体重指(BMI)数不同分为:MS-1组,BMI≥25kg/m~2,43例;MS-2组,(25BMI≥18.5)kg/m~2,37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 CD163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及其分泌IFN-γ、IL-4的功能,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内脏脂肪指数(VAI)。结果各MS组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及IL-4~+iNKT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S-1组iNKT细胞频率及IL-4~+iNKT比例低于MS-2组(P0.05);各MS组IFN-γ~+iNKT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MS-1组IFN-γ~+iNKT比例高于MS-2组(P0.05);M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KT细胞频率、HOMA-IR、VAI进入回归方程。结论MS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频率下降、功能改变,iNKT细胞的变化与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蓄积相关,参与M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观察平喘灵冲剂对哮喘模型大鼠IgE,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该中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将6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平喘灵大、小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及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采用免疫放射法观察IgE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IL-4、IFN-γmRNA的表达.模型组IgE,IL-4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IgE,lL-4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FN-γ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平喘灵冲剂小剂量加地塞米松组作用更明显(P<0.05).平喘灵冲剂可能是通过减少IL-4的分泌合成,相对增加IFN-γ的合成,使IL-4和IFN-γ之间趋于平衡,从而抑制体内IgE的产生,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平喘灵冲剂与地塞米松合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