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及其演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粉外壁纹饰不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植物基因型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植物分类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用扫描电镜对山茶属红山茶组27种1变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山茶组植物花粉粒的体积较大,规则花粉形状主要为长球形,某些种中存在不规则花粉.萌发孔均为三孔沟.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主要有皱沟状、皱波状、皱波状-颗粒状和颗粒状4种类型.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为红山茶组种间分类及演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某些种分类地位的确定和种系处理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不同种之间花粉外壁纹饰的特征差异及演化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平塘蜘蛛抱蛋A.pingtangensis、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贵州蜘蛛抱蛋A.guizhouensis、黔南蜘蛛抱蛋A.australis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对不同种花粉的极面观、赤道面观及表面纹饰进行拍照,详细描述该属植物不同种花粉的外部形态。结果:通过对花粉影像的观察发现,花粉粒均为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21μm~38μm,赤道轴长18μm~30μm,极轴与赤道轴比为1.04~1.36。花粉粒外壁可归纳为三大类型:皱波状纹饰,芽孢状纹饰和瘤棒状纹饰;而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皆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说明了不同种之间在花粉特征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花粉粒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为贵州产该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演化方式为:皱波纹修饰—芽孢状修饰—瘤棒状修饰。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及自然分类,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的棒芯蜘蛛抱蛋(A.claviformis),丛生蜘蛛抱蛋(A.caespitosa)、峨边蜘蛛抱蛋(A.ebianensis)、辐花蜘蛛抱蛋(A.subrotata)、棕叶草(A.oblanceifolia)、广东蜘蛛抱蛋(A.lurida)、乐山蜘蛛抱蛋(A.leshanensis)、海南蜘蛛抱蛋(A.hainanensis)、大花蜘蛛抱蛋(A.tonkinensis)、罗甸蜘蛛抱蛋(A.luodianensis)的花粉形态,每种植物采发育正常含包待放的花1-3朵,取花粉用艾特曼醋酸法处理后,CO2临界点干燥,导电胶贴于样台,真空喷金镀膜,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及照相。详细地描述各种花粉的外部形态。10种蜘蛛抱蛋属植物花粉均为近球形或球形,无萌发孔,外壁纹饰可分为:皱波状纹饰和小芽孢状纹饰。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二类型花粉外壁纹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报道了金花茶组6种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6种金花茶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型:疣状纹饰(块状纹饰),瘤棒状纹饰(蠕虫状纹饰)、拟网状纹饰类型。不同种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差异,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根据花粉形态对6种金花茶分类归属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柴胡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内蒙古柴胡属7种11株植物的花粉形态。该属植物花粉形态相对一致,但在花粉粒形状、纹饰细微结构和孔膜等方面有差异。根据形状和孔膜特点本属花粉可分为近菱形,卵形和近长方形等三类;以外壁纹饰特征又可分为皱波状纹饰较明显和不明显两类,后两类与以小总苞片特征所得的类群基本吻合。柴胡属某些种花粉形态在种内有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6.
铁兰属5种植物花粉微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5种铁兰属植物花粉的微形态,结果表明:铁兰属植物花粉的微形态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具有1个萌发沟,花粉外壁都具网纹纹饰,说明铁兰属植物是自然类群中较进化的类群。根据花粉形状的不同,推测松萝铁兰(Tillandsia usneoides)可能是铁兰属中较原始的种。铁兰属不同种在花粉大小、网孔形状、网孔间距等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这些花粉表面微观形态的差异可为种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七种槭树属(AcerL.)植物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近球形,亚长球形,亚扁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为(21.4~35.5)μm×(18.7~33.9)μm萌发孔类型为三沟,三拟孔沟,根据扫描电镜观察,槭树属花粉外壁多为条状纹饰,有时在条状纹饰上分布着许多小穿孔,只有糖槭(AcernegundoL.)花粉外壁为细网状纹饰,网脊相连成条纹,花粉形态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内蒙古境内5种冰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发现其花粉在表面蚊饰、孔缘、孔盖及孔缘的纹饰等4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编制了冰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分种检索表,同时也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间关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几种常见观赏植物花粉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对金盏菊等观赏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探讨了不同科属植物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菊科(金盏菊和绿串珠)花粉为近球形或扁球形,表面为脑网状纹饰,具刺状突起;芸香科(佛手、柚和金桔)花粉为长球形,表面具清晰的网状纹饰或穴状纹饰;木兰科(含笑和广玉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拟网状或脑网状纹饰;百合科(百合和吊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网状或穴状纹饰;蔷薇科(野蔷薇和月季)花粉为长球形,表面为条纹状或皱波状纹饰.表明不同科属植物的花粉大小、形状、表面纹饰不同,可作为植物学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n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 mongoll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幕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