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阿米诺酶是集糖化、发酵、生香于一体的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复事酶,将其应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和双轮底工艺中,可以减少用曲量,能够在提高酒质的基础上改善发酵效果,明显提高产、质量,提高出酒率。  相似文献   

2.
全果菠萝白兰地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全果菠萝为原料生产菠萝白兰地的新工艺,运用不同菌种,不同糖度、不同稀释度等工艺条件来研究其对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研究得出:采用人工发酵,对原料表皮热烫,醪液稀释一倍,调糖至13.5%-15%,能得到最佳的结果,且由于菠萝果皮中含丰富的香味物质,弥补且了去皮渣发酵香气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入窖温度对酒醅窖内发酵有重要影响,入窖温度是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利用冷风摊凉的方式控制酒醅入窖温度,探究入窖温度发酵过程酒醅的温度变化、物质消耗、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摊凉有利于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出窖酒醅的理化影响不显著,对出酒率、优质率和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试验车间酒醅夏季最佳的入窖温度区间为22℃~23℃,能够提高2.17%的出酒率和2.06%的优质酒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夏季发酵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高温季节时,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浓香型白酒酒醅入窖温度工艺参数的方法,有助于推动浓香型白酒发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阿米诺酶是集糖化、发酵、生香于一体的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复合酶,将其应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和双轮底工艺中,可以减少用曲量,能够在提高酒质的基础上改善发酵效果,明显提高产、质量,提高出酒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楠竹盛载人工窖泥,采用夹泥发酵生产多甑双轮底酒,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能增加窖池特级酒的产量,而且酒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酒中己酸乙酯含量的增加,己乳比、己乙比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酿酒历史,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操作工艺及风味为世界文化史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由于在配料、制曲、酿造工艺上多沿袭传统方法,粮耗多,发酵期长,出酒率低,酒质也难以提高。 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仅400kg左右,温饱问题尚未  相似文献   

7.
利用楠竹盛载人代窑泥,采用夹泥发酵生产多Zeng双轮底酒,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能增加窑池特级酒的产量,而且酒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酒中己酸己酯含量的增加,己乳比、己乙比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玉米生料酒精发酵的淀粉利用率达到88%,原料出酒率达到36%.与传统的高温高压蒸煮工艺相比,新工艺可节省约30%的能耗.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了邵阳酒厂与衡南酒厂发酵的工艺条件及两酒厂的成熟酒糟和窖泥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找出衡南酒厂出酒率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利用楠竹盛载人工窖泥 ,采用夹泥发酵生产多甑双轮底酒 ,实验结果表明 :它不仅能增加窖池特级酒的产量 ,而且酒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酒中己酸乙酯含量的增加 ,己乳比、己乙比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1.
简述苹果醋生产的液体酿制法和固体发酵法,以苹果和大米为原料,阐述果米共酵生产苹果醋工艺的各工序,并针对关键工序果米混汁的配合比、发酵初始总糖度的选择进行实验探讨分析,提出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和要点,总结苹果醋的感官质量标准,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高温气候时,谷氨酸发酵温度容易失控,发酵产率低,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降低发酵热高峰值的高产谷氨酸工艺。通过采用了二次接种异步发酵方法,降低发酵过程中发酵热高峰值,使发酵温度容易控制,并提高了谷氨酸发酵产率,试验中的单罐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比一次接种同步发酵分别提高了22.26%和2.7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我国传统固体发酵工艺,筛选出生长和抗逆优良的菌种,利用酿造糟采用生料发酵生产菌蛋白饲料,使用酿造行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即可进行生产,是一种符合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国情的可行工艺技术。经饲喂试验证明该产品质量可靠,应用效果好,为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饲料源。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果粮醋的醋酸发酵工艺, 用实验证明双醋酸菌的醋酸发酵优于一次加入发酵法和补水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果粮醋优于固态发酵果粮醋。  相似文献   

15.
杨玉华  李存民 《河南科学》1998,16(3):371-374
本文报导以小麦为原料,采用半地下发酵池,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分容器、分场地进行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食醋新工艺的研究。经过近2年的大量条件试验和多批扩大生产稳定试验,原料淀粉利用率平均达到50.7%;主料出品率平均达到5.78kg(以5%醋酸计)。  相似文献   

16.
果米双菌共酵制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大米为原料,探讨快速生产苹果醋的工艺.酒精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质量比为l∶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Bx,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25.5℃培养,酵母发酵最佳周期为100 h,可生产出酒精度为8.0%的酒精液.醋酸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发酵初始酒精度为5.5%,接种量为7%(先接醋酸菌DT-2 4.2%,后接AD1为2.8%),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20 r/min,初始pH 5.5,发酵时间为6 d,苹果醋发酵过程中理想的加糖方式为分次加糖,产品质量和口感最佳.采用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更为广泛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醋的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厌氧干发酵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总固形物质含量在20%~40%(质量分数)之间的固态有机物,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用水量少、容积产气率高等优点。由于较高的含固率,厌氧干发酵技术还存在反应器启动慢、物料搅拌困难、传热传质差等问题。厌氧干发酵装置的创新与工艺参数的优化直接关系到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通过比较典型的序批式和连续式厌氧干发酵反应器的运行特点,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厌氧干发酵运行过程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厌氧干发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当前厌氧干发酵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在技术装备和工艺研究方面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开发厌氧干发酵装置中关键环节的设计方法;开展沼渣流变特性、微生物动态变化等深层次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该设计主要说明了一种新型的固态发酵反应器,有效地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湿度、通风量及适宜的PH值等,属于微生物固态发酵设备技术。反应器主要是通过冷却液在箱体上流动,通过薄壁吸收发酵箱内的热量;同时搅拌器的不断搅拌和内部通风让固态物混合均匀、散热均匀;通过空气来控制发酵箱内部的湿度等参数。传动部分通过行星减速器到联轴器,其中搅拌轴与传动轴通过花键链接,让搅拌器运行得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9.
激活真菌基因组中沉默基因簇,可令其产生新的次生代谢产物,改变培养条件是有效的激活方法.本文研究了固态培养方法对一株产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真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固体发酵能够产生2种液体发酵中没有的产物,对其中一种产物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该物质的最高产量达到每克培养基质0.354mg,在HPLC谱上的保留时间和紫杉醇接近,值得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固体发酵技术以其独特性和环保优势,再次受到重视.本实验显示固态培养能够诱导该真菌产生2种稳定的次生代谢物,比单纯液体发酵更有优势.本研究还优化了固体发酵基质、发酵时间等条件,为进一步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产生鸢尾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微生物发酵鸢尼新鲜根状茎产生鸢尾酮香气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表明,用真菌Rhizopusoryzae的94Y-01进行固体发酵有利于鸢尾酮香的产生;报道了固体发酵的有关培养温度,培养基,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工艺条件.从发酵物提取得到的净油及凝脂,经薄层分析及GC/MS分析与嗅评,其理化指标与香气情况同传统产品类似,含有鸢尾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