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焦坪矿区是我国少有的煤油气共存矿区,曾多次发生重大煤矿安全事故,而油气是造成该地区瓦斯涌出量和爆炸危险性增加的重要原因.关于油气-瓦斯-空气混合气爆炸特性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为了考察油气的影响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选用正已烷作为油气的代表,利用自制的配气系统以及20L爆炸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由于已有文献对油气-瓦斯混合气爆炸下限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研究油气对爆炸威力以及瓦斯爆炸上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的加入增加了瓦斯的爆炸威力,如当正己烷浓度为2%、甲烷浓度为0.5%时就能发生爆炸并产生0.89 MPa的超高压;正已烷浓度为2%时混合气的最大爆炸指数达到9.41 MPa·m/s,超过了甲烷最大爆炸指数5.5 MPa·m/s.将混合气爆炸上限的理论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并不完全符合,理论结果偏安全,而混合气爆炸最佳浓度同化学当量比浓度较为接近.图4,表4,参10.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低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通过筑建隔离煤墙、局部通风机抽排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正国 《甘肃科技》2012,28(16):45-47,101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增大;同时回采工作面实现了采煤机械化,产生了大量高产高效工作面,使得原来工作面瓦斯含量不大的矿井,也逐渐变成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详细地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及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并根据A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通过采用风量调节、本煤层瓦斯钻孔抽放、采用引风帘解决上隅角瓦斯、采空区瓦斯抽排和上隅角瓦斯抽排相结合的方法,使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同时对防治其他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修宏伟 《科技信息》2011,(16):I0335-I0336
工作面瓦斯最高的地点是上隅角。因此,控制上隅角瓦斯对防止瓦斯事故,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上隅角瓦斯治理的方法,提出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低瓦斯矿井开采深部时,回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给安全带来了威胁,提出了老塘回风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王坡矿3208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计算和多年瓦斯治理的经验,提出了采空区高位钻孔抽采和在瓦斯尾巷埋管抽采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U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原因及其规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具体措施。对防治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姜海斌 《科技信息》2011,(17):385-386
本文针对范各庄矿部分回采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瓦斯涌出量增加、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实际问题,对范各庄矿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各种处理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同时对范各庄矿在今后生产过程中的煤层瓦斯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建军 《科技信息》2013,(23):404-406
本文针对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现场考察困难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初采瓦斯涌出规律确定上保护层走向卸压角。并结合青东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实践,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工作面初采过程中底板卸压规律;理论计算及现场统计分析了初采期间瓦斯涌出规律,并根据初采瓦斯涌出数据确定了被保护煤层初始卸压时上保护层工作面的推进位置,以此计算了上保护层走向卸压角。通过现场合理布点,测试了上保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被保护煤层瓦斯压力动态变化规律,同时测试了走向卸压边界区域瓦斯压力及含量的分布规律,根据实测结果确定了走向卸压角。对比分析可知,基于初采瓦斯涌出确定的上保护层走向卸压角与现场实测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八连城煤矿19号煤层62.1%~71.6%的瓦斯来源于采空区的问题,提出高位顺层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治理方案.基于关键层理论和"O"形圈理论,分析了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形态,对瓦斯在其中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上覆岩层采动裂隙中瓦斯流动符合达西定律.利用商业软件COMSOL-Multiphysics对瓦斯抽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展示了瓦斯抽采时的瓦斯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瓦斯抽放有效降低了瓦斯压力,给现场瓦斯抽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阳煤矿综采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时常超限。通过对6种上隅角瓦斯治理方式的试验比较,采用U+L型外错式布置防治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达到了治理上隅角瓦斯的目的,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井瓦斯的来源、瓦斯的运移及运移参数,表明上邻近层是回采面瓦斯的主要来源,指出瓦斯抽放是治理瓦斯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青龙煤矿采空区及邻近煤层瓦斯的涌入而造成的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顶板走向高位钻孔瓦斯技术,对该矿21604采空区及邻近煤层瓦斯进行抽采,进而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结合矿井具体情况,得出了合理的高位钻孔参数,为该矿在此煤层开采过程中解决瓦斯超限问题积累了经验,同时也为矿井开采其它相邻煤层治理瓦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瓦斯抽放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抽放上覆邻近层采空区瓦斯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工艺,指出通过对上覆邻近层采空区进行瓦斯抽放,可防止和减少瓦斯下泄,从根本上解决综采工作面生产期间的瓦斯特殊涌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参数测试和现场观测,分析了王家岭煤矿瓦斯赋存和涌出特点:煤层瓦斯含量低,煤层透气性差,瓦斯释放时间长。结合王家岭煤矿开拓开采方法和巷道布置特点,确认矿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是由于采用"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存在回流区,采空区积累大量瓦斯。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提出了用"U套U"型通风系统代替"U"型通风系统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分析,指出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涌出量大而治理难度也大,通过采取瓦斯的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了瓦斯抽放率,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U"型通风存在的上隅角瓦斯积聚及采空区瓦斯涌出等问题,研究利用大直径钻孔(φ550 mm)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该技术通过低负压、高流量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从本质上改变采空区漏风流流场,从而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及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分析了大直径钻孔抽采上隅角瓦斯原理,从钻孔及护管参数、护管施工技术及参数、封孔工艺三方面研究了大直径钻孔抽采技术,并在中能矿2201工作面应用以抽采采空区瓦斯,测试确定了瓦斯钻孔抽采浓度随着工作面与钻孔的距离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最佳钻孔间距为20 m,开孔高度1.2 m可将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28%~0.79%,钻孔交替时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8%之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综采工作面煤层瓦斯的赋存规律和瓦斯涌出来源分析基础上,结合开采层赋存特征,根据采空区上方“三带”的分布特点,针对古书院矿152303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瓦斯治理的综合方案:即在邻近层布置一扇形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保证工作面开切眼的顺利开采;在本煤层回风巷内布置高位钻孔,抽采上隅角瓦斯;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保证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20.
复合射孔技术提高瓦斯抽采率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效果不明显、抽采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目前已在油气开采勘探中成熟应用的射孔技术来增大煤层孔隙率,提高瓦斯抽采效果。从原理上分析射孔技术应用于瓦斯抽采、提高瓦斯抽采率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射孔技术进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