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森林土壤的作用,介绍了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森林土壤属性,并从造林、森林经营等方面总结了森林土壤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建忠  杨小勇 《甘肃科技》2012,28(8):152-154
阐述了森林土壤的作用,介绍了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森林土壤属性,并从造林、森林经营等方面总结了森林土壤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在省域林地范围内利用网格布点采样,共布设840个土壤剖面样点,通过对数转化对土壤有机碳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Moran's I与地统计学结合的GIS技术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全局Moran's I表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Moran's I揭示千岛湖周边地区、丽水西部等地是森林土壤有机碳高值集聚区,而浙江中部地区是低值集聚区。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森林土壤最好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随后用普通克里格估值方法绘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测算表明土地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人为改变土地类型、局域性种植经济林等非区域性因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在省域林地范围内利用网格布点采样,共布设840个土壤剖面样点,通过对数转化对土壤有机碳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Moran's I与地统计学结合的GIS技术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全局Moran's I表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具有极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Moran's I揭示千岛湖周边地区、丽水西部等地是森林土壤有机碳高值集聚区,而浙江中部地区是低值集聚区。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森林土壤最好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随后用普通克里格估值方法绘制了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测算表明土地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人为改变土地类型、局域性种植经济林等非区域性因素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地下生态学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土壤线虫是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转换、养分循环、土壤结构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能反映对地上植被变化与干扰,如采伐与火干扰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影响,是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指示物种.本文从森林土壤线虫分类及其生态分布、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森林土壤线虫研究最新进展三个方面探讨森林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现状,对于土壤线虫多样性对土壤环境健康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展望.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大面积氮沉降的直接承受者,森林土壤碳库占森林生态系统整个碳库的45%,不断加剧的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输入输出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作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氮输入影响森林土壤碳库输入输出的4个过程: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土壤呼吸、可溶性有机碳淋失,并概述了氮输入对4个过程可能的影响机理,探讨了当前森林土壤碳输入输出过程对氮沉降响应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气氮沉降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新生态因子之一,过量氮沉降将改变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养分循环的土壤微生物.作者综述了国内外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底物利用能力以及功能基因的影响研究现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较多;(2)氮沉降改变了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丰富性;(3)氮沉降短期内促进森林土壤呼吸速率,长期氮输入会抑制土壤呼吸速率;(4)氮沉降改变了参与凋落物分解相关土壤酶的活性;(5)氮沉降降低了土壤微生物代谢复杂有机质的代谢能力;(6)氮沉降增加和降低了某些微生物功能基因的丰度.此外,作者还探讨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广西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估算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研究其空间格局特征是陆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与热点。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资料,结合土壤剖面实测数据,估算广西森林土壤有机碳蓄积,分析不同经度、纬度、海拔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森林土壤有机碳 1 852.5 Tg,其中红壤和赤红壤土壤碳约占76.1%,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森林土壤碳密度为12.13 kg/m2,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带性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有北部高于南部、四周高于中部的规律。从三向地带性上看,碳密度均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分布,有机碳密度低值区域主要是受岩溶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下植被对杉林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分析了赣中低山区不同林下植被类型(芒萁型,蕨类型和灌木-芒萁型)对杉森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硼、钼、铜、锌、铁和锰)状况的影响。指出该地区森林土壤为硼,钼,铜和锰缺乏区,锌潜在缺乏区,铁富集区。  相似文献   

10.
广州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2种典型森林土壤碳库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两种森林土壤有机碳(SOC)表层含量及其差异程度最高,随土壤深度增加,差异逐渐减小。马尾松林SOC密度范围为55.54~66.69 t/hm2,常绿阔叶林SOC范围为84.91~151.16 t/hm2。② 两种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AOCs)含量为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各种AOC分配比例均随龄级增长而升高。③ 两种森林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碳(WSC)、易氧化态碳(E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与SOC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轻组碳(LFC) 与颗粒性碳(POC)含量分别与SOC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④ 幼龄林与中龄林的土壤碳库大于相应的地上部植被碳库,而成龄林的土壤碳库小于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占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库的比例随着生物量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 引 言 土壤分类单元间亲疏关系或从属关系的数值评定,即土壤的数值分类,是以土壤分类指标(主要是属性指标)、的数值化为基础,通过对各单个土体(pedon)调查资料和数据的获得、整理和运算,形成一种以数值为依据的土壤分类体制。土壤的数值分类系统可以独立应用,便于用电子计算机贮存信息、制图和鉴定待测土壤;但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更多地是用数值分类方法来论证或评定现有的直观土壤分类系统,把主观比土的结果置于数值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检验。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外就有一些土壤学者开展土壤数值分类的研究工作;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举行全国土壤分类会议以来,这种数值方法在我国也逐渐有了可喜的发展。本文是同时运用以主分量分析为主、结合聚类和回归分析的几种多元分析方法,探讨南京附近低山丘陵区林业用地土壤分类和生产力评价问题。这项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探索综合应用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是把现有的江苏南部低山丘陵区土壤分类方案,置于这些数值方法综合应用的基础上作一次检验,以进一步论证其合理性。 这里所说的现有分类方案,是指我们在1978年拟订的一个,具有7个土类24个土型,主要是根据母质类型和土壤属性,适当参照我国现行土壤分类规范而制定(表1),并且作过一些土壤生产力评价的尝试。这个以直观对比为基础的分类方案,是为林业利用目的而制订的,但并不背离现代土壤发生学的原则。下文通过主分量分析而形成的排序作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2.
杉木林土壤对模拟酸雨缓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芜湖市四褐山杉木林土壤进行室内模拟酸性降雨,研究该土壤对酸雨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土壤经酸雨处理后,在1~7天内有酸化的趋势,7~14天时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14天后基本上又恢复到原来的pH值状态;土译不同浓度酸雨的缓冲能力随酸性的降低而增加;不同土层之间的缓冲性能呈现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朱碧华  谢国文 《江西科学》1997,15(3):164-170
云居山是江西省一个森林、风景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复杂,植物资源丰富。笔者根据多年实地调查采集的结果,研究了该山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主要特征。本区计有种子植物1349种,隶属于144科645属。并对11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现状作了分析,为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本区的植物资源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省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昆虫的垂直分布明显,昆虫区系属东洋界,其中许多种类是热带区域或热带山地雨林的特有种,这些昆虫具有区系稳定、种类多而种群数量少、鳞翅目丰富、广腰亚目贫乏等特色;受季风和生物同步现象的影响,森林昆虫每年都有二个发生高峰。热带森林害虫的防治,应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林,对已破坏了的原始林地区,需用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等林业措施来改善森林结构,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从而对害虫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别—桐柏山区植被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波  高增义 《河南科学》1990,8(1):62-68
本文提出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的单位及命名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分析,初步拟定了大别—桐柏山区自然植被分类系统方案,将其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植被、草丛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7个植被型,在植被型下再分17个群系组和1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河南省城市、风景区垂直绿化植物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对河南省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垂直绿化植物资源丰富;(2)垂直绿化植物在伏牛山南北坡分布具差异性;(3)各种性状和生长习性的垂直绿化植物完备,观赏价值高的种类丰富;(4)中国特有种较多,并与西南、华中植物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在大兴安岭森林害虫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森林害虫的区系组成及其特征、森林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森林害虫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大兴安岭森林害虫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的植被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从山麓至山顶,由于气候条件随海拨的逐渐升高而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变化,从而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垂直变化。从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等四个植被型、并因人为干扰落叶阔叶林正向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9.
云台山森林土壤的特性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云台山坡地上主要森林土壤的化学性质,是介于南京周围低山和鲁南低山的森林土壤之间,细土游离Fe2O3含量同鲁南的棕壤一致,但细土CEC7/粘粒比率、粘粒硅铝率和硅铁铝率却近似于南京地区的黄棕壤,表现出在南北方森林土壤之间的过渡特点。云台山土壤由于受地形、母介和成土时间差异的影响,有较大的区域内变异,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可划归3土纲5土类,其中占面积最大的是薄层土类和棕壤类,生产力中等水平;此外还有较小面积的酸性棕壤黄棕壤类和棕红壤类,生产力较高,土壤数据的主分量分析和土壤个体排序指出了各土类的相互关系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雾灵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北省兴隆县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植被及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方法是根据植被综合特征;即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联系.结合群落生态外貌特点和植物区系组成及群落所处的海拔高度,确定植被类型并翔分植被垂直带谱.雾灵山南坡植被垂直带谱:1)低山农田、果林、灌丛带(海拔900m以下)2)中山下部落叶阔叶林带(海拔900~1500m)3)中山上部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500-1700m)4)中山上部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1700-1900m)5)山顶发生草甸带(海拔1900m以上).雾灵山北坡植被垂直带谱;1)低山农田、果林,灌丛带(海拔800m以下)2)中山下部落叶阔叶林带(海拔800~1400m)3)中山上部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400~1600m)4)中山上部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1600~1800m)5)山顶次生草甸带(海拔1800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