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量的层次性与数学史的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法国汉学家毕瓯是最早接触《周髀》以外中国数学著作并作研究的西方学者之一。他研究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明代算书《算法统宗》的主要内容,中国人的位值制算筹记数法,全文翻译了《周髀算经》。但限于汉语水平,他未能读懂元代算书《益古演段》,因而与宋元数学失之交臂;他对《周髀算经》也颇多误解。因此毕瓯未能成为西方中国数学史领域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8月24日-27日,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在古都西安举办了"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History of Ancient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古代数学史与天文学史国际会议)。该中心是国内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基地,她的前身是李继闵(1938-1993)教授于1985年创建的自然科学史(数学史)研究室。本次会议是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往往从学理上谈论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密切关联,而较少从研究层面论证两者之实际关系。从研究实践看,数学哲学研究大致有自上而下论述并辩护数学哲学理论与自下而上举例分析数学哲学问题两种范式,数学史研究则经历了由辉格史到反辉格史的范式转变。由于研究范式的自然本性,数学哲学问题范式与反辉格数学史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实作转向之后,两者都以数学实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历史上数学的发展与当时某种哲学思想的关联是原初意义上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关系;19世纪后半叶开展现代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研究以来,两者存在着变动的关系——共同研究数学实作则使得两者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1—2010年数学史主流期刊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呈现出我国数学史研究在主题和内容、研究队伍及其区域分布、基金资助三个方面的情况,以揭示我国数学史研究的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教育家和数学史家史密斯(D.E.Smith,1860-1944)集多种非凡才能于一身,学问宏博、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是杰出的收藏家和旅行家;他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编写了150余部数学教材;他在美国率先开设了数学史课程和中学数学教师培训课程;他创建了美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数学教育博士点;他创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他为数学教育点燃七支理想之烛。他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创立了科学史学会,推动了美国的科学人文主义运动;他的《数学史》、《数学原典》和《算术珍本》是数学史的经典之作;他是最早研究东方数学的美国学者,是中美数学交流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作为19世纪法国几何学泰斗沙勒最好和最忠实的弟子,丹麦数学家邹腾继承了沙勒的有关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枚举几何学。在数学史方面,他开创了古希腊数学史研究传统,成为19世纪末最重要的数学史家之一。邹腾为丹麦数学登上国际舞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丹麦大学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丹麦现代数学的先驱者。对于后人而言,邹腾的学术成就和人格情操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26日-30日,由全国数学史学会、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数学史会议”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的资助。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8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数学教育家张奠宙、顾沛、数学史家胡作玄、郭书春等出席会议并做大会报告,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提交了论文并做了书面发言。开幕式由会议承办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邓明立教授主持,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吕…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5月9日-10日,"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主持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致欢迎辞,嘉宾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吴文俊  相似文献   

10.
自李俨、钱宝琮始,国内外学者开始用现代数学方法整理古代数学遗产,并建立了中国数学史学科的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起,吴文俊倡导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古证复原",提出了数学史研究"古为今用"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数学史研究正向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拓展。从数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来看,存在三个互相关联并需要反思的理论议题。第一,辉格解释问题,其实质在于探究现代数学对古代数学的解释限度;第二,史料问题,其目的在于探讨古代数学实作传统的多样性;第三,古为今用问题,它与前两个议题及数学史的学科定位有关。数学史的研究实践正通过独有的方式探讨上述议题,因此长期存在于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之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8月11日至14日,“第十一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十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会议由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呼伦贝尔学院承办。本次会议有两项工作,一是数学史分会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换届选举第十一届理事会;二是举行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5月10日~12日,由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1-4日,由全国数学史学会、西北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在西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以及美国纽约市立大学Annie Yi Han博士和北依阿华州立大学Hari Shnkar教授等共约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著名数学家龚昇、严士健,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宋乃庆出席会议并做了大会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提交了论文全文.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王国俊、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20日-26日,"第四届近现代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会议"(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odern Mathematics)在成都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由全国数学史学会、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西北大学组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开幕式由此次会议主席、长江学者、西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曲安京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5.
算法、图灵机、哥德尔定理与知识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论一直是在寻求对知识的确定性作一般算法式的逻辑证明的辩护。然而,即使在处理抽象的数量概念的数学基础研究中,也不能达到最终逻辑证明的确定性。图灵对停机问题的算法步骤的否定回答、哥德尔定理对真理的“不可证明性”的确立,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知识中逻辑证明背后不确定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在数论、代数、几何、天文学、物理等方面都作出了里程碑式成果。他提出了“数只是我们心灵的产物”的哲学思想。通过研究和分析有关高斯的论著和书信等文献材料,本文主要对高斯的人生经历、成就和哲学信念进行评述,以期人们对高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倾向”在当代哲学讨论中,特别是形而上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倾向的形而上学有必要得到严肃对待。不过,倾向的形而上学问题一直富于争议,本文尝试用关于倾向、性质以及倾向性质的三个问题,展示倾向的形而上学研究的基本图景:倾向与非倾向是对世界的真实区分吗?这种区分是针对性质的吗?倾向性质是实在的吗?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示了形而上学领域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争。其中,作为一种彻底的和统一的反休谟主义进路,倾向本质主义对以上三个问题都给出了肯定回答;而且,从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两方面的理由来看,倾向的本质主义进路是最值得辩护的。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科学社和它的《科学》杂志自从1915年成立,一贯支持中国数学史研究.虽然第一任社长任鸿隽对中国知识遗产怀有轻视态度,但是比他年轻的社员对中国数学史有浓厚的兴趣.桥梁专家茅以升起了尤其关键的作用,先后介绍李俨、钱宝琮到《科学》杂志去发表他们研究成果.《科学》在1915到1939年间发表的中国数学史文章,占了全国这方面的论文的将近20%.科学社之所以跟数学史研究者关系如此密切,可能有以下原因:1)数学史作为现代学科在世界上被建立,成为一种模范,也创造了中国对国际学术贡献的机会.2)1890年代出生的中国科学家希望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的形象.3)中国传统数学属于“安全的”历史遗产,尤其是跟当时的中医相比.  相似文献   

20.
对技术的历史进行分期研究,可以揭示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由此可以把握技术发展的规律。技术史分期应遵循3个原则:体现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映技术发展变化质的规定性;反映人对自然认识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阶段性。一些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技术发展已提出多种分期方案,这些方案对描述技术发展的阶段性有一定的意义,也有明显的不足。经过对近代技术发展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一时期总有1项在该时期技术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且代表了技术总体发展趋势的技术,这种主导技术及其主导技术群的更迭,反映出技术发展阶段质的变革,以此为依据的技术史分期方案,可以很好地认识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