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聚砜(PSF)—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嵌段共聚物(PSF-PPT)。经溶解度试验,反应前后体系粘度的变化,红外光谱(IR)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解析等证明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 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温度、不同溶剂中的溶液性质。实验表明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形态与溶剂及溶液的浓度有很大关系。 研究了共聚物的力学谱图,发现共聚物在拉伸前后相态发生了变化,由偏光显微镜观察到共聚物是多相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砜—聚酯类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这些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发现这些共聚物的溶液性质,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与共聚体中二元醇的结构有关。共聚物系由非晶相聚砜为连续相与晶相聚酯为分散相组成的两相体系。  相似文献   

3.
聚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端羟基聚砜与对苯二甲酰氯、丁二醇在有机胺作酸接受剂存在下反应,可以制得一定粘度的共聚物。经溶解度试验、反应前后体系粘度的增大、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实验证明共聚物是嵌段共聚物。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共聚物是由非晶相聚砜链段与晶相的聚酯链段组成的多相体系。文中还给出了共聚物中各组氢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相似文献   

4.
在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基础上,以氯苯为溶剂,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2,6-二甲基苯酚(DMP)和2,6-二苯基苯酚(DPP)为单体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对共聚物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嵌段共聚物比DMP的均聚物(PDMPE)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保持了良好的溶解性及成膜性能;虽然嵌段聚合物和PDMPE一样为无定形结构,但通过引入结晶性的聚二苯基苯醚(PDPPE)链段,嵌段共聚物薄膜内可以形成通道式相分离;可能是由于PDPPE和PDMPE这两个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较接近的缘故,嵌段共聚物只有一个Tg,且随着PDPPE含量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4,4′-二氟二苯酮、4,4′-双-(4-氯苯基磺酰基)朕苯和对苯二酚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聚芳醚酮砜共聚物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双卤单体活性不同,在缩聚反应中所形成的其聚物分子链为无规嵌段结构;该共聚物随着醚醚砜砜重复单元含量增加由结晶性高聚物转变为非结晶高聚物,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由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砜链段与刚性棒状甸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的物理性能。它们都具有液晶性,可溶解于氯仿-对氯苯酚混合溶剂,不溶于氯仿。且都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一个熔点,还对这些嵌段聚合物和刚性棒状液晶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酚羟基封端的聚砜和二氯封端、含Si-H功能键的硅氧烷低聚体合成交替偶联嵌段共聚物。由于Si-H键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二氯封端的聚硅氢烷被选作嵌段基元.所得聚合物用IR、H ̄1NMR、GPC和TEM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嵌段合成是成功的.通过Si-H键与烯键的加成反应在该共聚物的分子链上引入了碱性侧基而得到一系列嵌段型高分子配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DSC及光学解偏振等方法对聚酯-聚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二醇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EG系列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随PEG的分子量及其在共聚物中的百分含量不同而异。在PEG分子量恒定时,共聚物的结晶度、熔点均随PEG百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PEG含量不变时,则随PEG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PET-PEG共聚物具有较PET高的结晶速率,软段PEG亦存在结晶,PEG分子量及其百分含量越大,软段PEG的结晶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描述二嵌段共聚物-(PPP)m-(PT)n-的紧束缚模型,研究了基态下均聚物单体对体系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均聚物的尺度、配比或界面耦合强度对共聚物能带结构加以调制.  相似文献   

10.
在紧束缚近似下,建立了二嵌段共聚物-(A)x-(B)y-的物理模型,研究了组成共聚物的均聚物单体对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光学吸收性质等的影响,发现均聚物的尺度及配比对共聚物的电子结构及光吸收谱具有显著的调制作用,从而达到使共聚物发现不同颜色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各类单体基团转移聚合嵌段共聚的基本规律,发现当不同种类GTP单体混合投料时,不能得到无规共聚物,只能得到活性最大单体的均聚物。嵌段共聚的合理加料顺序依次为: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类、丙烯腈。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酯类GTP活性链端(1)比丙烯酸酯类GTP活性链端(2)的引发活性高。而异构化失活的速度是2大于1。此外,还俣成和表征了一系列二元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 聚芳酰胺- 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 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 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各种合成聚己内酰胺-聚芳酰胺-聚己内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方法。采用高温溶液直接缩聚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聚己内酰胺链段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段的三嵌段共聚物,并对这些三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嵌段共聚物P(MAn-alt-St) m-b-PStn,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3种不同交替段/均聚段(m/n)比例的嵌段共聚物组成分别为P(Man-alt-St)49-b-PSt70,P(MAn-alt-St)48-b-PSt97和P(MAn-alt-St)50-b-PSt131。将所制备的交替嵌段共聚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后得到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扫描电镜(SEM)对两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两亲性共聚物中PSt均聚段比例的增加,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形貌出现由分散的类棒状到支化状再到密集的网状转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嵌段共聚物ABA/均聚物B共混体系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在保证高分子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均聚物的含量对于自组装所形成的胶束形貌结构有很大影响.当均聚物含量增大到一定程度,体系最终得到大的球状胶束.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酚差基封端的聚砜和二氯封端、含Si-H功能键的硅氧烷低体合成交替偶联嵌段共聚物。由于Si-H键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二氯封端的聚硅氧烷被选作嵌段基元。所得聚合物用IR、H^1NMR、GPS和TEM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嵌段合成是成功的。通过Si-G键与烯键的加成反应在该共聚物的分子链上引入了碱性侧基而得到一系列嵌段型高分子配体。  相似文献   

17.
在紧束缚近似的基础上,对均聚物-(PPP)x-(PA)y-以及二嵌段共聚物-(PPP)x-(PA)y-的态密度(DOS)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共聚物的态密度与均聚物地态密度有着显著的区别,共聚物的带隙的大小介于大带隙的-(PPP)x-和小带隙的-(PA)y-之间,在共聚物中与-(PPP)x-的导带和价带的子带隙以有共聚物的导带底和价带顶中,所存在捅态密度只有由-(PA)y-来提供,而在共聚物的价带底和导带顶的能态密度则取决于-(PPP)x-的态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相变调温PET-PEG嵌段共聚物的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系列的PFT-PE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经DSC测试证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常温相变温区,且常温相变来自于嵌段共聚物中的PEG链段。用FTIR,^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其是以PET硬链段封端的多嵌段共聚物,PEG软链段保有一定长度,PEG软链段含量受所投原料比例影响。通过改变加入的PEG相对分子质量和PEG/DMT投料比可控制PET-PEG嵌段共聚物相转变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亲水的聚乙二醇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制备适用于基因转染的非病毒类载体。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活化聚乙二醇,再与聚乙烯亚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嵌段共聚物,分别用IR、^1H NMR、GPC、DSC列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在IR谱图上可见mPEG—NCO中异氰酸基、及PEG—PEI中脲基的特征峰;根据^1H NMR谱图计算表明,此聚合反应为可控反应,通过调节PEG与PEI的投料比例可控制共聚物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GPC曲线上共聚物为一单峰,与PEG和PEI均聚物峰位置不同,表明产物是PEGPE共聚物,DSC分析也表明共聚物Tm。较均聚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PEG和PEI两种嵌段相互缠结的结果。因此证明成功合成了PEG—PEI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具有f 轨道的稀土金属催化剂进行丁二烯(Bd)与苯乙烯(St)嵌段共聚得到丁苯共聚物。利用FTIR ,1H NMR和13C-NMR和TEM分别对萃取均聚物后的共聚物进行微观结构、共聚物组成和微观形态的表征,利用GPC双检测(RI,UV)表征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组成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为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丁二烯结构单元中顺-1,4摩尔分数为97.0%,苯乙烯结合量为21.8% (摩尔分数)。共聚物中聚丁二烯(PB)链段与聚苯乙烯 (PS)链段形成了微观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