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式,但是两者的表达方式并不一样.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示肯定判断,在“是”前加“不”表示否定判断.这种判断句中的“是”传统称之为系词.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则不完全是这样,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甚至有没有判断词存在,至今学术界都还有争议.杨树达先生《高等国文法》、《词诠》,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等书,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先秦文献中已有系词的用法(杨树达称“不完全内动词”、杨伯峻称“连系性动词”).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古代汉语》等书里,则指出先秦无系词,至于“是”字作为系词是汉以后的事了.有的古汉语专著则肯定“是”是个专门的指示代词,不是表判断的判断词.有的同志认定如果有系词“是”,也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音”用现代语音学原理,阐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让学生对语音性质、声韵调特点、语流音变和规范化等内容有比较清楚、全面的了解,并能热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具备正音教学的能力。课本当然是我授课的主体,也是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主要内容,但照本宣科决不会使这一门语言课变得生动、有效,深入人心。因此,在现代语音教学中,注意与他种语音相比较则显得极其重要。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我们知道现代汉语语音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语音逐渐发展变化来的,这是纵向比较。而有了纵向的脉络发展,就会使学生了解古今汉语衔接与变化,从而能较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如“汉语的特点”古汉语中语音多有入声:石、笔、迹、不、谷、曲、发、夹、抓、抹、格、灭、略、白、贼、勺、角、肉等,而现代汉语中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北方方言入声极少。古代汉语词汇单音居多:弈、戍、衣、桌、谋、亡、寝等,现代汉语里双音词占优势:下棋:守边、衣服、桌子、商量(计谋)、灭亡(逃亡)、睡觉。古代汉语语法中词类活用较多:臣活之、正其衣冠、孟尝君客我、范增数目项王、将军身披坚执锐,现代汉语语法里词  相似文献   

3.
连词“虽然”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词组,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一个让步从句。在中古汉语时期语法化为一个复音连词,位于从句之首,表达一种容认性的让步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教学语法应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而目前的教学语法,同一语法事例,中学和大学讲的有分歧,现代汉语课和古代汉语课讲的不一致,就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内部也不统一。这种现象给汉语语法教学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语法教学需要有一部统一的规范的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6.
“离合词”是汉语中介于词与短语之间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从语法性质来说,它属于词;它最早出现于宋代,类化作用、认知方式、语体色彩、经济原则等都与离合词的产生和形成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有利于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出发,针对方言语法尚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实际,对云南方言语法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虽系“述略”,却能大体反映出云南汉语方言语法的主要特点。全文分四个部分:词的结构和变化;常用句式中的特殊用语;句子结构;语音手段在表义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聚合词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汇,它相当活跃却鲜为人所关注.本文拟以前人有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试图对聚合词的概念、分类、语法特征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且试图从声调入手来揭示聚合词内部语素的排序规律.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表义单位是词,因为词是“语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对词汇搭配的研究是研究词的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搭配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二者也有共同之处。通过研究汉英词汇搭配中的某些现象,比较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旨在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规律以及语义范围等方面的特殊规律,对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法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科学地进行古代汉语语法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许多知名学者都曾进行过实践,并且发表过意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力先生的教学观点。1961年12月,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①中说:"语法方面固然很重要,但是由于语法是比较稳固的,古今差别不大,只消知道几个粗线条,再学习一些古代虚词也就差不多了。"其后,王力先生曾多次重申这一观点。例如,(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严中说:"我们把古代汉语的语法讲得比较简单,是假定学生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今语法差别不大,古今相同的语法不必再讲,....…  相似文献   

11.
本人曾在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上发表过题为《兰州本<现代汉语>浅谈》的文章对兰州本《现代汉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现在,我再就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行家们的指正。(一)语法部分1、如何认识数词?翻翻目前几本有影响的语法著作。它们对“数词”的认识都有不同的地方。吕冀平先生的《汉语语法基础》认为:“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它可以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见吕骥平《汉语语法基础》第97—98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的“是”作判断词,“我是学生”,“他是工人”。然而,古汉语中的“是”,它的词性、词义以及用法都大不相同。现就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的教学范围,谈谈“是”字的常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常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相当于“这”,“那”,或者将所指代的对象译出。例如:  相似文献   

13.
语法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科学地进行古代汉语语法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许多知名学者都曾进行过实践,并且发表过意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力先生的教学观点。1961年12月,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①中说:"语法方面固然很重要,但是由于语法是比较稳固的,古今差别不大,只消知道几个粗线条,再学习一些古代虚词也就差不多了。"其后,王力先生曾多次重申这一观点。例如,(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严中说:"我们把古代汉语的语法讲得比较简单,是假定学生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今语法差别不大,古今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从古文中,我们不难觉察,虽然古人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概念,但是感性认识是存在的。如以“之”把主谓结构化为偏正结构的各种用法,就说明他们事实上已经意识到句子与偏正结构的界限。(从今入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看,从科研的角度看,还是根据当前通行的汉语语法体系,以现代分析语法结构的方法把“之”视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相似文献   

15.
“所字结构”,不论文言、白话,使用都很广,也无论古代、现代,争论都很大。现在,论者们常常喜欢把“所字结构”和“的字结构”相提并论。这,固然与两个“结构”并存的语言现象有关,但也与两个“结构”。相似的词类属性和语法功能分不开。而况语法的比较分析,不独有利于认识现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而且有助于探讨古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甚至于沟通古今汉语研究的道路,是值得重视并倡导的好方法。笔者愿就“所字结构”和“的字结构”的关系,谈谈现代汉语里的“所字结构”,以就教于同好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16.
连词“虽然”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词组,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一个让步从句。在中古汉语时期语法化为一个复音连词,位于从句之首,表达一种容认性的让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汇中,自古以来就有合音词。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诸”为“之乎”的合音词,“叵”为“不可”的合音词。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中也有“您”(你们)、“甭”(不用)等合音词。合音词的特点是,以单音节词的形式,表现双音节词或短语的意义,读音上以原词或短语前一个语素或词音节的声母,跟后一个语素或短语后一个音节的韵母(或某一部分)拼合而成为单音节词,很像传统的“反切”法。因此,合音词语音形式小而词义容量大,是语言交流交际中唯一的一种一个言节两个语素的简练形式,可谓既经济又实用的浓缩语言形式。无疑,合音词是口头…  相似文献   

18.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兼类词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否兼类,兼类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兼类词是否应该在辞典编撰中得以体现,本文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的”兼属多种词类,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属于结构助词,可以作定语的标志,可以作“的”字短语的标志。可以附着于动词后面,强调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还可以插入动宾之间,改变其结构关系。兼属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表示“确实如此”的语法意义。“的”有时是实词。“的”作为实语素,还可以充当合成词的构词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