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区域地质概述蒙库铁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富蕴褶皱带之中段,卡拉额尔齐斯背斜克兰复向斜接合部位北东侧之蒙库复背斜中。本区在晚古生代早期表现为地槽,晚古生代末期,地槽开始回返,生成一系列 NW—SE向褶皱和断裂,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致使地层普遍遭受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次为接触热变质、热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混合岩化等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形成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产物,构成现今的 NW—SE 向线性复杂构造变质岩带。组成蒙库复背斜的地层,为一套下泥盆统的中深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与区域地层对比轴部相当于康布铁堡组的下亚组 D_1K~a,翼部依次为康布铁堡组的上亚组 D_1K~b 和阿尔太镇组的下亚组 D_2α~a 及上亚组 D_2α~b。  相似文献   

2.
蒙库—阿巴宫铁矿带,位于阿尔太褶皱系的富蕴褶皱带之中段、阿勒太—蒙古大断裂之两南沿,呈北西—南东向线状展布。铁矿床的形成,与泥盆纪的中酸性火山岩密切相关,含矿建造是早泥盆世至中泥盆世早期的海相火山碳酸盐建造。查明该建造的发展规律及其含矿性质,对于北疆富铁研究和成矿预测,具有实际意义。一、区域地质概况该铁矿带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下、中统。上部为第四系不整合复盖。外围地区见泥盆纪地层与下伏中、上志留统库鲁木堤群(S_(2-3KL))呈断层接触;与上复第三纪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分布在阿勒太地区北西向狭长带上的火山岩系中的铁矿床,其成因可能是不尽相同的。而本文仅只论述其中阿巴宫地段的磷灰石—磁铁矿床的成因。该矿床在阿尔太下泥盆统的火山岩系中产出。火山岩为石英角斑岩、火山熔岩和凝灰岩等,以及大理岩、石英云母片岩等变质岩。而且,后期岩浆活动频繁,发育酸性与基岩脉岩,以及浅成侵入体(微花岗岩)。该地区岩层直立,片理发育、折皱断裂均甚强烈。构造线方向趋向一致,为290~310°。岩石的区域变质一般为绿片岩相、个别可达角闪岩相。据观察,这阿勒太狭长成矿带实际上是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再迭加热力变质和动力变质的一个带。这个带在阿巴宫宽约2Km。带的东北边为花岗岩体,南西为中上泥盆统地层出露区,而中上泥盆统地层为浅变质的板岩、千枚岩所组成。且岩浆岩和火山岩均不发育,岩层产状平缓。以此同前者成矿带成为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4.
在龙门山的中段,四川盆地西缘的逆冲断层起源于紧靠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变质“根带”。汶川-茂汶断裂代表一条20~25km宽的剪切带的晚期脆性变形阶段。该剪切带活动于大约200Ma前的印支期。在汶川-茂汶剪切带北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中,印支期的NE-SW向挤压形成D_1逆冲断层,并被NW向F_2直立褶皱所叠加。当松潘-甘孜褶皱带受到D_1-D_2期缩短时,相邻的四川盆地并没有发生变形。两个地区的差异应变被发育于D_3的汶川-茂汶左行剪切带所容纳。松潘-甘孜褶皱带中持续的NE-SW向缩短导致了龙门山地区的SE向挤压。这种SE向挤压引起沿汶川-茂汶剪切带发生局部地壳加厚和巴罗型(Barrovian-type)变质作用。汶川-茂汶剪切带的运动学特点由D_3的左行剪切逐渐转变为D_4的SE向逆冲。这种逆冲作用引起了变质地区的初步隆起,以及龙门山地区第一期推覆体的就位。在印支期变形的后期(D_5),岩石发生褶皱并被花岗岩体侵入。现在的汶川-茂汶断裂位置是在更晚的变形阶段确立的。这个阶段的变形可能导致了彭灌基底杂岩沿着映秀-北川断裂发生隆起。在这一事件中,汶川-茂汶断裂是作为一条具有显著左行走滑分量的脆性正断层活动的。这一事件可能对应于龙门山地区的第二期推覆体运动,并且可能发生于侏罗纪—第三纪之间,或者是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中段茂汶─汶川韧性剪切带中可见到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古生界。该地的巴罗型中压变质相相当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中地壳的绿泥石带,构成了北东—南西向的茂汶—汶川变质带。雪隆包花岗岩体正位于该变质带的中心部位。三次韧性变形作用(D1~D3)造就了印支褶皱带,并在三叠纪末末形成了松潘—甘孜褶皱带。D1变形作用为北东—南西向的挤压作用和冲断作用,形成了大型的等斜褶皱,使古生界缩短和加厚。在持续的D2北京—南西向挤压作用下,松潘—甘孜褶皱带和稳定的扬子克拉通之间的差异应变由茂汶—汶川剪切带中非同轴左旋剪切作用所容纳。雪隆包花岗岩体是在D2变形作用的晚期侵入到剪切带的。产生蓝晶石的变质条件也是在D2或D2变形作用后出现的。D3变形作用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在局部地方形成糜棱岩状的道冲剪切带。这些特征与绿泥石退变质作用有关,揭示出在D3变形期间茂汶—汶川变质带有较大幅度的隆升。尽管雪隆包岩体在空间上与茂汶—汶川变质带有关,但作者认为其变质作用是岩层加厚引起的热作用重新达到平衡的产物,而不是由侵入作用引起的热接触变质作用。然而,与岩浆作用伴生的高温和活动性流体仍是产生D3局部变形和雪隆包岩体隆升的原因,这也是局部出现角闪告相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东南沿海中生代变质—混合岩带的断裂构造研究,区分出中生代以来五期构造应力场。第一期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J_3—K_1;第二期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K_1;第三期为近南北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K_2;第四期为NWW—SEE水平挤压,其时代为E;第五期为NW—SE向水平挤压,其时代为N。上述各期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均能从板块运动中找到其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7.
黔西地应力场特征及构造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压致裂测量地应力方法,测得了黔西地区36层煤的地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六盘水煤田和织纳煤田分别属于中高地应力值区域和中地应力区域,构造应力占绝对优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SE—NW方向为主;主应力均随煤层埋深增大而增高,地应力场分别在600,750和1 000 m左右发生转变,为大地动力场型—准静水压力场—大地静力场型—准静水压力场。受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欧亚大陆的影响,研究区处于挤压的区域高地应力背景之下,盖层构造受"X型"交叉断裂控制形成的菱形构造和三角形构造等次级断块,产生不同的块内应力组合形式,形成现今地应力场的区域差异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在烟台-蓬莱-栖霞地区的详细构造与变质研究,分析胶北地区太古代以来的变形与变质演化历史及其意义.继太古代胶东群形成之后的胶东事件,在胶东群中造成了第一期的南北向构造和同构造麻粒岩相高级区域变质.于粉子山群沉积之后、大致17亿年前发生的粉子山事件使胶北地区基底最后固结.这期造山事件在基底中产生了广泛的平缓变形面理、褶皱及同构造角闪岩相区域变质.晚石炭世的蓬莱事件,以北北东一南南西向挤压造成了蓬莱群及基底中普遍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褶皱及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蓬莱事件是华北与扬子板块沿胶南带碰撞的结果.胶北地区的后蓬莱事件造成了局部的北北京向膝折和褶皱,并未伴生区域变质.这一变形事件可能是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或侏罗纪燕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昭通-鲁甸断裂作为大凉山次级活动块体与华南地块的边界断裂之一,自鲁甸Ms6.5地震以来,备受关注。研究区内昭通-鲁甸断褶带是由NE、NW向断裂和破褶皱共同组成的似花状构造带,为了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昭通-鲁甸断褶带,在布设的4个观测区内,基于野外特征与应力分析,初步建立了6个构造变形序列,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1)燕山中期NE、近SN向褶皱形成阶段;(2)燕山中期昭通-鲁甸NE向断褶带形成阶段;(3)燕山晚期NE向断裂反转阶段;(4)燕山晚期EW向叠加褶皱阶段;(5)燕山晚期昭通-鲁甸断褶带伸展阶段;(6)第四纪昭通-鲁甸断褶带活动阶段。为燕山期以后川滇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运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并认为昭通-鲁甸断裂晚更新世-全新世构造变形使NE向和NW向断裂均有活动,组成了共轭断裂样式。鲁甸地震的发生与NE、NW向断裂活动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太山中段山前地区,是指西起阿勒太镇以西,东至沙尔布拉克以东,长七十余公里,宽二十余公里的狭长地区。这个地区在构造上,位于阿勒太复式向斜近槽部的位置。其南翼在阿勒太附近可见明显向北转折,由于断裂的切割,不见向斜的完整形象。此向斜南接达罕尔第一克兹加尔背斜,其核部受强烈的混合岩化;北邻哈龙背斜,其核部有大片花岗岩侵入。这个地区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纪和志留纪两个时代的地层。泥盆系地层由变质的火山碎屑岩、熔岩、砂页岩与大理岩组成,局部有混合岩化,总厚度7500公尺。志留系地层由变质的砂页岩组成,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形成各种类型的混合岩,总厚度9000多公尺。这  相似文献   

11.
过去所谓的鲁西诸多弧形断裂,实际上是几组断裂的交切;所谓弧形的凸起和凹陷实际是由几组断裂控制的呈不同几何形态的中生代断块凸起和凹陷;所谓的尼山穹窿实际是中生代的一个断块凹起,它既不是太古代的穹状古隆起,也不是古生代的水下隆起;因此鲁西旋卷构造难以成立。鲁西的基本构造格架,是在NW和NEE向两组断裂组成棋盘格的基础上,经后期构造的迭加改造所形成的“x”型断裂体系。  相似文献   

12.
孙云锴  翟振飞  蒲刚  刘勇 《甘肃科技》2012,28(20):38-40
黑火石金矿区位于南秦岭印支复杂褶皱带,金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系卓乌阔组(Szw)的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其控矿因素主要为区域的岩浆侵入活动,其次为区域次级断裂构造。金矿矿体受构造断裂严格控制,F1、F2断裂为矿区控矿断裂,其间或两侧形成的构造挤压破碎带则是矿区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3.
红旗坎地区整体为由北向南的双重逆冲推覆叠瓦构造特征,区内断裂发育。受NW—SE 向挤压应力作用,侏罗系主要发育SW—NE 向主控断裂和与之垂直或斜交的NW—SE 向或近南北向次级断裂。主控断裂由北向南逐次逆冲叠置,形成特有的前展式叠瓦状断裂组合样式和平面彼此平行呈“川”字型展布的断裂分布特征。红旗坎构造带从西向东呈现出叠瓦逆冲—叠瓦堆垛—叠瓦逆冲三段有所差异的双重叠瓦逆冲构造特征,其叠瓦逆冲构造发育期主要为侏罗纪末期,白垩纪末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对红旗坎双重逆冲叠瓦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后经喜马拉雅期大角度逆冲推覆运动改造而定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本区前寒武纪早期地层的组成特点和划分对比、岩相建造古地理环境、古构造变形及其对变质铁矿的控制作用,提出本区地壳早期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太古代陆核形成阶段;2.边缘褶皱带阶段;3.晚太古代统一地块分裂和早元古代断裂或拗陷槽地形成阶段;4.华北地台统一基底形成阶段。本区太古代变质铁矿分三种类型,主要成矿期受晚太古代嵩阳期东西构造控制,而后又受早元古代五台和中岳运动南北向构造迭加改造。造成同类型矿床东西成带,不同类型南北成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与混合岩化作用、花岗岩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通过三个实例,讨论了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与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之间的关系,指出: 1) 在断裂区域变质作用地区,中—高级变质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构成“三位一体”的岩石共生组合。它们均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带在形态上呈带状分布。 2) 混合岩本身分带不明显,未见同心分带现象。 3) 断裂变质带具有双变质带的特征,一般规律是下盘具有挤压特点,出现兰晶石、十字石变质矿物组合的变质岩;上盘具拉张性特征,出现红柱石、硅线石等低压变质矿物组合的变质岩及混合岩;变质岩类的递增分带性不清楚。空间上双变质带彼此平行,且与断裂方向一致。形成时间上,二者同时,或略有先后,一般是先压后张,但仍隶属同一变质幕之内。 4) 由断裂构造作用所导致的双变质带,可以出现于大陆板块内部,也见于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6.
前言新疆阿尔太山中段山前地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古生界的变质岩系和火山岩以及海面期的花岗岩。在这一地区由于受到后来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近北西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北东向等的构造形迹。在北西向断裂的切割下把本区分划成许多小块。由于区域变质重结晶的作用,加之区内褶皱构造复杂性。从而使区域变质过程中形成的断裂构造难以识别。为了配合野外宏观的观察进一步鉴定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建立区域构造体系。了解区内应力场的发展、变化特征。我们对主要断裂带上或其旁侧的岩石内,采集了部分定向标本,进行岩石组构分析。分布见图  相似文献   

17.
张玉冰  方芳 《科技信息》2010,(35):289-289,291
杨树沟金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亚构造带加里东构造带的中段,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二郎坪群,矿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走向均为北西向,矿床类型为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以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为主,矿体多呈舒缓波状,构造破碎带、韧性剪切变质带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可用于知道本矿区和类似矿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地质概况北疆富铁矿带位于阿尔太山山脉南缘山前地带。东起青河,向 NW 方向延经富蕴、阿勒太、布尔津、哈巴河县。国境内矿带长约420公里,宽25公里。阿—蒙铁矿带位于北疆富铁矿带的中段。蒙矿在东,阿矿在西、两区为一岩基状花岗岩岩体所隔。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为下泥盆统的海相火山岩和中泥盆统的陆源碎屑岩,上泥盆统仅在测区外围零星分布。测区内的中泥盆统之上局部复盖有第三纪灰色砂砾岩。从建造分析,可划分为石英角斑岩—碳酸盐建造(包括 D_(1k)、D_(2a)~1)和复理石建造两大类(包括(D_(2a)~2)~(-4))。经变质后,形成各种变火山碎屑岩,变流纹岩、变火山熔岩、大理岩以及石英云母片岩和角闪斜长片岩为主的各类片岩。(其中兰晶石片岩、十字石片岩、红柱石片岩等从地质产状分析,应与动力变质和热接触变质作用有关)、板岩、变质泥砂岩等。  相似文献   

19.
灵山岛早白垩世构造应力解析及区域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灵山岛野外地质考察及总结前人资料, 并利用节理、岩墙和褶皱等应力感应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研究区早白垩世可能存在四期构造作用: 莱阳期NW 向伸展形成近海盆地, 莱阳期末期NW 向挤压反转作用, 青山期NW 向伸展裂谷作用和早白垩世末期NW 向挤压反转。灵山岛早白垩世两期伸展作用可能是分别对华北地区增厚地壳或岩石圈重力垮塌和岩石圈拆沉的响应, 而两期挤压反转作用可能是研究区由伊泽奈崎板块NW 向俯冲消减向太平洋板块NW 向俯冲过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三维地震、钻井资料和区域应力场研究结果,探讨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和地层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三叠纪末期-始新世,在郯庐断裂左旋→右旋"往返式"走滑运动控制下,埕岛地区古生界经历了"挤压倾伏褶皱、拉张反转成山、差异走滑定型"3个阶段。三叠纪末期,在郯庐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下,埕岛地区NE-SW向挤压、北西向倾伏褶皱,形成西、中、东3个逆掩断块体,差异隆升作用造成古生界剥蚀程度不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郯庐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下,埕岛地区经历NWW-SEE向→NW-SE向拉伸,逆冲断层发生不均衡反转形成西、中、东三排山和"南敛北散"形态。晚白垩世-始新世,在郯庐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下,埕岛3排山自西向东基底走滑剪切位移不断增大,中排山和东排山在基底剪切下发育的东西向断层和北东向走滑断层相互切割,构造样式和岩性分布更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