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城镇二级出水中的致垢成分将导致热能回用过程中污垢的生成。该文在热泵工况下对二级出水在板式换热器内形成的污垢进行了成分及形貌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泵工况下,二级出水在板式换热器内形成的污垢是以微生物污垢为主的混合污垢;污垢特性与二级出水的致垢成分存在密切关联;混合污垢表层结构呈空间网状,微生物及其胞外聚合物大量捕获水体中的无机悬浮物,无机悬浮物同时构成了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节点。上述结果为城镇二级出水的热能回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温度及流速对板式换热器内城镇二级出水结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结垢的影响因素,该文以板式换热器内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在热泵工况下对污垢热阻及流动压降进行了现场全周期监测,并着重考查了温度和板间流速对污垢初始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垢形成过程存在起始期、生长期和渐进期,起始期长度为3.5~8 d;温度对于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呈单调性,春夏两季污垢生长旺盛;板间流速决定了"生长"和"剥离"两种作用在污垢形成过程中的竞争关系;该研究可为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结垢是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的关键问题。该文在实验室模拟城镇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系统,利用直接称重和表面形貌立体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测量污垢在竖直流道内的初始期生长情况,研究流速和温度对污垢生长起始期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污垢起始期分生长、剥离和再生长3个阶段;流速在较高温度下对污垢生长的影响明显;温度对污垢生长呈单调增加作用,随着流速的增大,此作用更加明显;污垢生长过程中的剥离点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类,主要研究了精滤柱、活性炭柱、混凝沉淀3种不同预处理下超滤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3种工艺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e)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混凝沉淀-超滤的去除效果最好,对DBP和DEP的去除率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
超滤去除二级出水中PAEs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类,主要研究了精滤柱、活性炭柱、混凝沉淀3种不同预处理下超滤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3种工艺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中混凝沉淀-超滤的去除效果最好,对DBP和DEP的去除率均在50 %以上. 相似文献
6.
银离子溶液对悬浮细菌杀灭作用显著,对由细菌形成的微生物污垢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当前,银离子溶液杀灭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对工业领域的换热器表面的镀银方式和微生物污垢形式涉及较少。镀银方式与银离子溶液作用机理有所差别,镀银方式与空间位置关系明显。微生物污垢形式,与菌液中悬浮细菌也有明显差异。该文从镀银对微生物污垢空间形态和重量曲线两方面出发,探讨了镀银抑垢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镀银后污垢湿重量和干重量均下降20%以上。污垢底层空洞化,距离材料表面100μm厚度以内污垢中的细胞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强化混凝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处理效果,以长春市东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强化混凝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混凝特性。结果表明,PACl和PACS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 mg/L和50 mg/L时,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4.87%、95.52%;随着投加量的增加,两种混凝剂对TP的去除率逐步上升,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61%和85.45%;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后,相比于混凝剂的单独混凝,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UV254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68.57%;Zeta电位表明,PAC的投加不会影响混凝剂的水解聚合过程,PACl相比于PACS拥有更强的电荷中和能力,而形态研究表明,PACS由于SO42-的引入,拥有更高的聚合度,吸附架桥和卷扫网捕作用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工业废水难处理,特别是以抗生素工业废水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尾水.有鉴于此,本文用MicroFA四相催化氧化技术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发现效果好,其FeSO4和H2O2控制投加量分别为6.5mg/L、5.5mg/L,对重铬酸盐指数(CODcr)、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50.48%、94.71%,出水CODcr、TP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甚至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工艺一次性投资较高,但运营管理较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成本0.92元/吨、相对合理.该工艺为难生物降解的抗生素类制药为主的混合工业废水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换热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垢问题,结垢是指在设备系统中与流体相接触的固体表面上逐渐积累起来的那层固体物质,通常以混合物的形态存在。由于污垢运行随运行时间而不断增长,使换热器的传热能力逐渐下降,这就要求周期性地进行清洗并定期进行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10.
以钛涂铱钌(Ti/RuO2-IrO2)平板为阳极、石墨板为阴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土霉素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电解条件:电流密度为0.10A/cm2、极板间距为2cm、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3mol/L和不调整废水pH值,在进水ρ(COD)=264.32mg/L时,电解60min后出水ρ(COD)120.00mg/L,COD去除率可达60%以上。在最佳电解条件下,COD去除动力学方程为ln(c0/ct)=0.012 9t-0.001 7,其相关系数R2=0.997 5,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二级排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金环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1,18(4):246-249
城市二级排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 ,重点是应去除二级排水中的COD和氨氮 ,本文介绍了相关的净化技术 ,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膜(UF)组合工艺对某城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不同PAC投加量下组合工艺的膜渗透性能,并对其膜污染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最佳膜通量投加量下(PAC为10 mg/L),膜通量和不可逆膜污染阻力达到最低值;组合工艺对不同分子量的去处效果较直接超滤都有所提高,其中小分子量(3k~10 k Da和3kDa)有机物的去除率提高最大;组合工艺以滤饼层和中间堵塞模型为主,而发生完全堵塞模型的概率相对较小。投加PAC能够有效提高去除效果,降低膜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总磷(TP)等污染物的超标问题,采用芬顿氧化-混凝工艺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在芬顿氧化反应时间为40min,初始pH值为6.0,FeSO_4·7H_2O和H_2O_2投加量(质量浓度)分别为600mg/L和850mg/L,且混凝反应pH值为8.0,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投加量(质量浓度)为3.0mg/L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出水化学需氧量(COD)、色度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6.7%和99.2%,且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工艺作为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对难降解污染物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纤维生物膜滤池-强化微絮凝纤维过滤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的中试研究表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Ⅳ类水体标准,可满足人工景观用水等高级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土霉素废水处理站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二氧化氯(ClO2)为氧化剂,以自制活性炭负载铜氧化物(CuOx-AC)催化剂进行ClO2催化氧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lO2催化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反应pH值为7.0、ClO2投加量为0.24g/L(折纯,质量浓度)、催化剂投加量为50g/L(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废水COD的质量浓度由472.7~523.4mg/L降至301.2~340.1mg/L,COD去除率在35%左右,但废水B/C值由0.04~0.07提高至0.21~0.24,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进一步采取生化处理工艺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0.1mm孔径的筛网自制膜组件制备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考察了自生生物动态膜的形成和再生,膜孔径、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自生生物动态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对模拟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自生生物动态膜可在48h左右形成,其中滤饼层在10min左右即可形成,自生生物动态膜的再生可在50min左右完成.在HRT为4h.,膜通量为20,8Lm^-1h^-1,MLSS为4000mg/L左右时,系统稳定运行40d里,出水水头压差保持在9mm左右,出水的SS未检出,浊度均小于5NTU,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COD平均去除率为87.5%,膜分离对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为18.6%.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 Si 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Al 2 12 4的耐蚀性 ,采用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 ,研究了 3种热处理工艺 (T1,T4和 T6 )对复合材料中第二相化合物的析出状况以及该材料在 Na 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T1状态下 ,铝合金基体内及 Si Cp/铝合金界面上析出大量以 Cu Al2 为主的第二相化合物 ,导致复合材料表面点蚀活性位置增多 ,点蚀敏感性增大 ;但是 ,T6和T4热处理显著减少 Cu Al2 相析出并大幅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点蚀敏感性。 3种热处理状态下 Si Cp/Al 2 12 4复合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可依下列顺序提高 :T1,T6 ,T4。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能代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成特性的模化城市生活垃圾(Model Municipal Solid Waste,MMSW)。采用TGA—FTIR联用技术模拟燃烧、热解工况,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不同中途恒温时间等条件下MMSW的氯释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MSW的氯起始释放温度和氯释放终止温度与MMSW热处理的气氛、升温速率均有关系,氯起始释放温度在350~420℃范围内变化;在燃烧、热解等条件下,MMSW中的氯基本以HCl气态形式释放,起始释放温度在燃烧条件下要比无氧条件(热解)下要低20~30℃;升温速率越快,氯起始释放温度越高,氯完全释放的时间间隔越短。研究还表明,在380~420℃恒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MMSW中氯的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