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欧洲的文明史上,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时代”。从公元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和一座座由市民自治的城市。到公元12世纪,自治性的大学应运而生。尽管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是以专制统治者(国王和教会)所给予的特权为基础,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既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和大学自治开创了先河,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是欧洲黑暗时代的两盏明灯。而自治的中世纪大学与自治的中世纪城市相比,无疑是这两盏明灯中最明亮的一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特征的认识,分析中世纪大学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大学建立一些行业协会和学术组织,以利于进行学术研究;打破大学的封闭,破除"家长式"的垄断,为学术研究和学术自由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学习中世纪大学师生们顽强的斗争精神和灵活的斗争策略,同时还不断地提升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大学自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主要分为"教师大学"自治和"学生大学"自治两种模式.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和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后期自治权衰落的原因,并探讨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同质化和多样化问题(即同异问题)不只是现代大学发展变化的派生问题,其实也是大学诞生近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中一直存在的问题。第一代大学在办学体制、组织模式、学校管理、大学章程、办学职能、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同质化及多样化的表现。用同质化的原发性和后发性、制度性、利益驱动性、宗教性等机制对中世纪大学的同质化机制进行解析,认为同质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中世纪大学发展前期的同质化的积极意义是有限的,教会的控制、干预和过度同质化使得中世纪的大学渐渐失去活力,逐步走向僵化。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大学自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主要分为“教师大学”自治和“学生大学”自治两种模式。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和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后期自治权衰落的原因,并探讨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大学自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主要分为"教师大学"自治和"学生大学"自治两种模式。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教师型大学"和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型大学"后期自治权衰落的原因,并探讨对现代大学自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历史的妥协”,大学自治的权限分配集中表现为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的双重集权结构。在大学自治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方面,分别表现为以功能为导向的国家间隔原则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在新公共管理语境下,传统的自治观点开始被行政法学视野下的治理理论所取代。据此,大学自治的权限分配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并在学说与实务上引发诸多公法争议。就大学自治的外部关系而言,传统的国家管制模式开始被监管型治理模式所取代,国家规制系统呈现“隐性强化”的特征;就大学自治的内部关系而言,传统的学术自治权限被削弱,而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得到持续强化。因此,应重申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民主正当路径与合法性逻辑,以实现国家监督、大学自治与师生权益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代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宗教传播和对西方教育体制进行复制,而是在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办学目标与专业设置等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努力,不仅实现了其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与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会大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其随后产生的影响,旨在正确认识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起中世纪 ,人们往往用“黑暗”来形容 ,可大学就在那个时代通过与罗马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不懈斗争才形成并发展起来。大学在长期斗争之后 ,逐步摆脱教会的统治 ,开始另立自己的标准 ,学者从宗教世界被解放出来 ,进入一个自由的、独立的、争论的、科学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大学自治是大学生存的逻辑前提,是大学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精神和特色的坚实保障。尽管大学自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实现程度不一,但大学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这一精神追求。重新审视大学自治的价值并为其实现提供合法的制度保障,对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对比西班牙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异同。认为,大学的存在对于一座城市显然利大于弊。大学是教育、人才、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能带动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著作中,中世纪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中世纪大学也被描述成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学术殿堂,如果这种文学作品中的想象被学术界当成知识来传授,那么这对我们思考大学的问题就会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尽量客观真实地了解中世纪大学的特征。通过从中世纪大学起源动因、组织特征、教师目的、学生情况、学术影响力等多方面探讨发现:学术并非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非精英教育、非学术目标和政治组织更适合用来形容中世纪大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量的教会大学开始了"中国化"的转变,并没有沿着创办它们的宗教组织所预设的路线发展下去。其中,金陵大学的"中国化"成为教会大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标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整理,认为金陵大学的"中国化"有其深刻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学术自治是研究高深学问的重要保障之一,中世纪至今,学术自治始终是大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试从学术自治的概念、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学术自治在大学中的必要性等角度,探讨大学中学术自治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民族教会。即国教安立甘宗,彻底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民族教会在建立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特点:有统一王权的领导;与民族国家利益相结合;所建国教表现为新旧教的折中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为追求高深学问之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为其制度性保障之一.然而基于法治国原则,大学仍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国家的监督.在台湾释宪实务下,司法的介入对大学的影响很大,大学根据大法官解释在学生权利救济、在学关系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应改变.大学不再是特别权利关系下的“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既继承了民国以来的大学自治传统,又在民主政策下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其经验值得中国大陆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规则需要加以规范。这些规则既可以是举足轻重的国家法,也可以是行之有效的民间规则。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由于国家法的目标预设与村民自治的现实需求差异较大,国家法现实运作困难,而民间规则具有的实用性价值、补充性价值、转化性价值正好弥补了国家法的不足,因此,村民自治中应当促进国家法和民间规则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后发高校的模仿理念发生了三次批判性发展,由大学萌芽时洋务学堂的"中体西用"办学指导理念转变为维新变法时京师大学堂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国立大学时期形成了"超轶政治之教育"办学理念。不管如何变化,始终以国家、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为核心指导理念。以此为依据,近代后发高校也呈多样化形态的模仿,最初是照搬模仿,然后是自主探索模仿,同时也存在教会大学独特办学模仿形态,通过后发模仿过程逐步完成了由国家主导的模仿向高校的自主模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从大学学术自治的起源谈起,挖掘学术自治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大学学术自治的相对性是由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并结合中国大学学术自治的情况做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学(高校)自治与司法审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自治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最普遍的价值信念和基本原则,但大学自治不是绝对的。当自治权的行使侵害到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时,对高校的审查就成为了一种必要。原来适用于高校的特别权力关系也被破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