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的种类很多,世界上最小蛙是矮蛙,它生长在古巴岛上。最大蛙是1926年在喀麦隆发现的,身长有32厘米,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巨蛙。还有一些如北美的牛蛙也是一种极其巨大的蛙,它的身体长20厘米,体重600克。牛蛙的近亲是湖蛙,身长有17厘米,它给人类带来一定的损害,因为它吃鱼卵和小鱼。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蛙,如雨蛙,夜晚在栖息灌木上,白天在树根附近,分布四川、江西、浙江、广东。浮蛙,别称(尖舌浮蛙),生活在池沼,常浮出水面,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湍蛙,别称华南湍蛙,生活于山区溪流湍急处,分布于我国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虎纹蛙,生活于近山的旷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不同地区产的金线蛙指名亚种(北京产的、杭州产的)、金线蛙福建亚科和黑斑蛙的脑、心、肝、肾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酶谱.金线蛙指名亚种和金线蛙福建亚种 LHD 同工酶迁移率较一致,但是,它们的酶谱从 LDH_1—LDH_5各组分含量的多寡有区别。因此,我们认为把它们作为两个不同亚种处理较为恰当.其次,不同地区(北京相杭州)产的金线蛙指名亚种 LDH 同工酶酶谱虽然相似,但是,北京产的金线蛙指名亚种和杭州产的金线蛙指名亚种在脑、肝组织中 LDH 同工酶的组份,还有一些差异.电泳图谱表现出黑斑蛙 LDH 同工酶 LDH_1、LDH_2、LDH_3、LDH_4与金线蛙的相比,都明显地具有较小的迁移率。  相似文献   

3.
逃离龙卷风     
正龙卷风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几百米,活动时间较短,因此难以被捕捉和观测到。那么,如果不幸遇上龙卷风,我们怎样才能安全逃离?6月23日下午,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遭强龙卷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止6月26日,已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漏网之虾"龙卷风对于此次龙卷风灾害,有不少网友提出:如果气象部门能提前发布预警的话,也许就能减少人员伤亡了。其实,这真是冤枉了气象部门。要知道,龙卷风的直径不过十几米到  相似文献   

4.
亚马逊雨林有一种最炫、最酷的两栖动物。它有惊艳的色彩魅力,它有最致命的毒液!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箭毒蛙!南美洲的土著把箭在这种蛙背上轻轻一抹,就变成非常可怕的武器了,箭毒蛙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技》2013,(11):6-7
布尔麦斯特对于贝壳的大量存在表现得泰然自若。 但龙卷风的危险是不容回避的,它能在大地上空搬运沉重而完整的东西。他说:“龙卷风是一个圆柱状的急速旋转的气流,其中部是明显的低气压。”  相似文献   

6.
曾经红极一时的工业城市伯明翰最近被评为英国最怪的地方。这里拥有最怪的天气,包括龙卷风和青蛙雨,除此之外,还流传着许多外星人来访的传闻。  相似文献   

7.
蛙类趣谈     
蛙是我们星球上古老的居民。远在许多动物出现之前,它就来到了这个世界。起初,蛙的祖先都生活在水中,以水为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一些蛙逐渐踏上了陆地,成了陆上居民,有的甚至在树上安了家。今天,世界上有近3000种蛙类,蛙家族的成员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在这个千姿百态的大家族里,既有20多  相似文献   

8.
在本刊一九七五年第一期,我们介绍了蛙类的一些生物学常识和保护青蛙的一般措施。但是,我国幅员广大,蚌类资源丰富,全国有一百多种。有些蛙类广布于全国,有些只分布于北方或南方,另一些则局限于某一地区,成为该地区的特有种。不同种的蛙,其生活习性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区在保护青蛙时,必须根据当地主要蛙种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奇异之雨     
《科学世界》2003,(6):53-53
鱼、老鼠、蟾蜍:从天上不时地降下这种无奇一有的雨。在古代,“超自然”一词来自苍天,所以对这些超自然现象,一直就有着迥然不同的解释。如果苍天“发疯”了,在地平线上就会出现令人忧郁的先兆。因此可心理解,为什么当青蛙、蛇、整群的鸟,还有晰蝎和其他的小动物雨点般地降落在我们先人的头上时,他们表现了了惊愕和恐惧。然而就是在现在,也还有人相信,这些五花八门的雨是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10.
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 Liu et Hu为我省新纪录,1964年和1979年采于徽县和天水。今予以报导。  相似文献   

11.
经考证,古动物名"青"指黑斑蛙,"黄"指沼蛙。"石鳞"是棘胸蛙。"天牛鱼"指蝠鲼。"鲂鲆"是圆尾斗鱼。"含嘶"是棱鯷。"黑魟"是黑斑条尾魟。"鮂"是鲻鱼。"鲌鲜"是鱇(鱼良)鱼。"石鲫"是华(鰁)。"青郎"是青鱼。"银鲈"是松江鲈鱼。"竹夹鱼"是大甲鲹等。"三脚蟾"是(鮟)(鱇)。"弓鱼"是大理裂腹鱼。"水晶鱼"指灯笼鱼目的龙头鱼,又指鲱形目的银鱼。(鱼戋)、(鱼孱)都指龙头鱼。"鹅毛鱼"是鲻鱼等的鱼苗。"(貝亭)"是寄居蟹。"珂"、"马珂螺"、"紫贝"是虎斑宝贝。"(贝候)"是笠贝。"土铫"、"沙屑"是腕足动物海豆芽。"石燕"是贝壳化石等。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6,(1)
正如果您看过本刊2015年第3期的《蛙的求生秘籍》一文,就会了解到保护色在蛙类艰难求生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蛙类可不是仅凭这一招就能立足于"险恶江湖"的,它们还有哪些求生绝招呢?从卵开始,未雨绸缪大部分蛙都把卵都产在水体的中下层,这样很容易被水虿(音:chài)等肉食性水生昆虫或鱼吃掉。但花姬蛙却将卵产在水面上,蛙卵借助水的表面张力铺展并漂浮在水面上,从而有效避免了蛙卵被水底捕食者掠食。这是因为水底捕食者靠近水面时常常也会沦为别  相似文献   

13.
渔民们在海里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非常巨大,非常凶猛,能够轻易地用有力的胳膊打坏船只,把人的身体切成两半,然后吃到肚里……可怕的半人半鱼的巨型海怪。对死里逃生的水手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他们精确地描述所见到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3,(9):30-30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异景,层出不穷。这不,下雨本是平常事,但下的如果是“动物雨”就令人迷惑了!科学家们推测,是急速旋转的龙卷风把成群的动物带上了天,让它们在天上做远距离的旅行,等风力减弱后,这些成群的动物就落到了地上,形成蔚为壮观的“动物雨”……  相似文献   

15.
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农药,毒杀了大量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尤其是生活在稻田里的蛙及其卵和蝌蚪受害更大,这是造成近年来田间蛙类数量日益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青蛙,充分发挥青蛙的治虫作用,有必要进行各种农药对蛙及其卵和蝌蚪毒杀作用的探讨为改进施药方法,掌握适当用药量提供依据。我们在室内做了一些试验,现将初步结果列表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这样春夏交接的时节,不仅少年儿童变得更活泼,不少动物也出来玩啦!蛙是相当害羞的动物,擅长伪装和隐身。平时,它们安静地躲在石缝里、树上、水边等地方。我们想找到它们,即便睁大眼睛进行地毯式搜索,也是极难的。但到了春末夏初,蛙会尽情鸣唱.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江西瑞金核电厂厂址周边300 km×300 km的范围内1970-2013年的龙卷风资料,采用富士达-皮尔森强度分类法对龙卷风进行了等级评定,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和灾害特征进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44年间共记录龙卷风126次,平均每年出现2.9次;记录的龙卷风以F0级和F1级为主,F2级出现的几率较小。龙卷风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8月),其中春季最为频发,约占全年总数的69%;一天当中,龙卷风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的14:00-18:00,占龙卷风发生总次数的60%。武夷山脉东南、东北两侧和吉泰盆地为龙卷风的高发区,而赣南山区发生的次数则较少;吉安市的新干县、峡江县和永丰县及抚州市东南大部有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这些区域较少出现龙卷风与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在兰州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上发表“甘肃文县地区两栖类调查”一文。最近在整理标本过程中发现遗漏花姬蛙一种,特作如下补遗。 据文献报导,花姬蛙分布于我国的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岛等地。甘肃未见有分布的报导。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傍晚,宁静的田野里凉风习习,不时从塘边苇丛中传出阵阵蛙鸣。漫步而行的人们乐于伫立在池畔沟旁,侧耳倾听这“咯咯”的合鸣。有诗兴者或许还会悠然自得地背诵起诗人曹豳和赵师秀的佳作:“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可见,欣赏蛙鸣而即兴作诗,历来就是古今文人的雅举。  相似文献   

20.
<正>征稿范围:◇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精密空间定位◇海岛(礁)测绘◇地球空间信息系统◇3S集成与空间信息服务◇精密工程测量与工业测量◇多媒体通讯技术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来稿请注明"测绘遥感信息"研究专栏。稿件通过专家评审后优先发表,优稿优酬。投稿平台:http://xuebao.sdust.edu.cn/index_z.asp电子邮箱:zkglhxx@163.com,glhxx@163.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