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赣傩,又名江西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傩文化因其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并自成文化体系而饮誉海内外,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文章对赣傩文化资源的分布现状展开田野调查,分析了当前赣傩文化研究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人类学的视角对民族民间体育传承研究的维度进行探索,指出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传承研究应该存在二个维度:第一,发展研究,在"现代成长与传统发明"的动力驱动下研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问题,多视角地研究其保护与开发.第二,民俗研究,在"多点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中,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就作者多年参加田野调查的体会,联系中国语言的实际和语言研究的任务,谈谈田野调查中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全文分三部分:田野调查是获得语料的一个主要途径;田野调查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田野调查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理论关怀在于人类学知识的生产与田野的关系.首先从时间与空间上来看,人类学田野存在着政治的不平等性以及学科本身对田野的判断与建构出现的诸多问题,"原型"的权威与标准及其背后的政治语境束缚了人类学的研究和民族志写作,在反思与对话中,笔者认为田野是无处不在的,学科所具有的品质是对理论与现实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是全国范围内的薄弱点.现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临夏县漠泥沟学区小学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田野调查法等对该地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专业体育教师较少,体育经费不足,体育运动项目单一等;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度不够,学校实施的活动内容较为落后.其影响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为学校和地方政府因素,外在因素为家庭、社会等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三点发展对策:①加快体育场地建设,充实体育师资队伍.②更新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活跃"阳光体育运动"氛围.③呼吁社会群体关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6.
以《江村经济》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费先生在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所做的贡献。第一,《江村经济》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范本。第二,《江村经济》为中国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漩涡中,"江村"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费先生通过对"江村"的研究,为当时的知识界提供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第三,与以往人类学界主要以无文字的社会为调查对象来撰写民族志不同,费先生通过对中国农村为背景的"江村"的田野调查,开创了人类学对有文字记录的社区研究的先河。认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当中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江村经济》是费先生早期的代表作品,他以"江村"为田野调查点,为人类学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田野调查无疑是人类学者的看家本领,而民族志写作更是将理论融入实践的作品呈现。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的特聘教授余光弘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田野调查的本领。每次开设"人类学田野工作"课程后的假期,余光弘先生会选定一个田野点,让学生拟定研究主题后亲自带领学生前往实习调研,随时为学生田野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悉心提高学生的田野技能。田野结束后的下学期,余光弘开设民族志写作课,趁热打铁,数次一对一地指导学生整理田野资料后完成的报告写作,学生在讨论后几易其稿的过程中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个大学生“田野调查基金会”最近在中山大学成立。该基金由信孚教育集团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共同运作 ,是中国第一个用于资助有学术潜力的高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田野调查之用。这对推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附 :“中国田野调查基金”简介一、基金简介 :“中国田野调查基金”由信孚教育集团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共同倡导成立。本基金由信孚教育集团出资 ,由信孚教育集团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共同管理运作 ,资助具有学术潜力的高校学生开展田野调查研究。二、宗旨与目标 :此基金为优秀的本科生 (全…  相似文献   

9.
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几点思考顾希佳毫无疑问,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的坚实基础。以往的文献史料较少对民众生活的切实记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要发展我国的民俗学事业,必得加强田野作业,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但是,在重视田野作业调查报告的同时,也不应轻视文献史料...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语类文献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而被系统地加以研究,是近年才发生的现象。《古"语"有之》较早而又系统地对语类文献加以整体地研究:一是对先秦语类文献做了系统的辑录与整理,二是较早从总体上对先秦语类文献的属性进行规定,将它们视为一种文类,三是着[于先秦语类文献]变的实际,将其划分为重在记言和重在叙事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