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 2007年9月28日,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与会专家包括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院士,中科院大气所黄荣辉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谭本馗院长,气象出版社俞卫平编审,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李玉英副编审等。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主持。会上首先由李玉英副编审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以及两岸大气科学本次对照工作任务。俞卫平编审介绍了会前的准备工作。按照会议代表的共同商定,2008年9月在台湾召开“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会”,为开好这次会议,近期需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增补“大气变暖”方面的新词;2.对已出版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中未收录的不一致名词进行讨论,并对新疆两岸名词工作会议审定的新词进行复审。3.对第一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提出修订意见。下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讨第二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 (李玉英)  相似文献   

2.
动态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会议召开本刊讯2007年9月28日,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与会专家包括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院士,中科院大气所黄荣辉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谭本馗院长,气象出版社俞卫平编审,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李玉英副编审等。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主持。会上首先由李玉英副编审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以及两岸大气科学本次对照工作任务。俞卫平编审介绍了会前的准备工作。按照会议代表的共同商定,2008年9月在台湾召开“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研讨会”,为开好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0~15日在新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科技名词委代表、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家共15人。会议讨论了经过两岸专家精心选定的大气科学常用且比较新的名词共342条,经统计,讨论前342条名词中两岸用名的一致率仅为38%,经过深入、热烈的讨论,会议提出一大批两岸共同推荐用名,并以科学、准确、简洁等为原则,修订了部分用名,使两岸用名的一致率提高到80%以上。会议对今后的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做出四项决定:一是两岸专家及时整理本次会议讨论的新名词,各自上网站发布;二是继续开展新名词的交流工作,继续收集可供两岸讨论的新名词,先期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研讨;三是由全国科技名词委从2002年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中遴选出一批可达成两岸一致的推荐用名,组织两岸专家研讨;四是决定2008年底之前,将在台湾召开第五届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增加新名词、讨论共同推荐名的基础上,修订《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第二版《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中,两岸名词一致率将比第一版有较大提高。会后,台湾专家还参观访问了新疆自治区气象局,两岸专家就两岸大气科学界的发展情况和一些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 (刘青)  相似文献   

4.
简讯     
计算机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94年公布出版的计算机名词的基础上正在进行增补修订,1999年将审定公布新版名词。目前该委员会正按30个专业工作组分别提出初稿,进行初审。--------------------“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协调工作会”于1998年8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大陆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名词委潘书祥副主任,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梁晓天院士、王夔院士、丘坤元教授、焦书科教授、王宝瑄编审,全国名词委办公室领导刘青、邬江等。台湾方面出席会议的有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其超教授、台湾大学刘广定教授和台湾科技大学廖德章教授等。会议充分肯定了1998年上半年在协调101—109号元素中文名称工作中,经过双方共同探讨,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对两岸的科技交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会议讨论了下阶段两岸化学名词协调工作计划:(1)两岸共同编订《海峡两岸高分子名词》(英汉对照),争取年内将第一批词上因特网征求意见。(2)根据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提出的过渡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for the Transition Elements)资料,作为下阶段两岸协调的内容。会上,还对Fullerene类的命名和IUPAC提出的高分子名词的定名进行了探讨,交流了意见。--------------------全国名词委于1998年3月30日在北京召开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会。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在会上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前一段的准备工作情况,并代表卢嘉锡主任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徐冠华就审定的原则和方法(草案),及委员会工作方针发表讲话。会议拟定了下一步审定工作计划和分工。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8日,能源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2位能源专家,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审定室主任邬江、审定编辑高素婷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发改委胡秀莲研究员主持。潘书祥简要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情况,对能源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科技术语研究》2000,2(2):13-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 2 0 0 0年4月 19日召开了 2 0 0 0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于永湛、孙枢、潘书祥、邵力勤、许平、李春武、谢焕忠、吴瑰琦、郭志明、李慧政、于欣丽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孙枢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名词委 1999年工作总结与 2 0 0 0年工作要点”的汇报。1999年全国名词委完成了土壤学 (定义版 )等 6种规范名词的审定和出版任务 ;机械工程等 7种学科名词达到上报条件 ;此外还有10多个学科在…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28日,能源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2位能源专家,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审定室主任邬江、审定编辑高素婷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发改委胡秀莲研究员主持。潘书祥简要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情况,对能源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简讯     
第三届地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于 2 0 0 2年 4月 3~ 4日在京召开第二次审定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潘书祥副主任到会并讲话 ,地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郑度主任总结了本届委员会近期工作。与会代表们对地理学名词审定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采用分组形式对所收录的 4 0 0 0条地理学名词进行逐条、逐字研讨。会议决定在整体框架上取消“区域地理”部分 ,增加“社会与文化地理”章节 ,并将原来“人文地理”中部分词条单独排列。会议还根据审定进展情况调整了今后工作的计划。(李玉英 )20 0 2年 4月 1 9日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两岸信…  相似文献   

9.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 2 0 0 2年 3月 1 9日召开了 2 0 0 2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江蓝生、郭传杰、章综、马阳、张尧学、李宇明、解源、吴瑰琦、潘书祥、郭增艳、李琛、郭志明、焦刚、陈红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上 ,潘书祥副主任首先向会议宣布 ,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提名聘任并报国务院 (备案 )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新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委员。前主任卢嘉锡院士生前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术语研究》2001,3(2):10-1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于 2 0 0 1年 3月 2 3日召开了 2 0 0 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王景川、朱作言、章综、马阳、宣湘、汪继祥、潘书祥、董琨、李琛、马宏建、郭志明、王奇、朱小萍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 2 0 0 0年工作总结与 2 0 0 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2 0 0 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为 :2 0 0 0年全国科技…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在台湾召开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为便于两岸名词的交流,会议以全国名词委审定出版的《大气科学名词·1996》(以下简称《大气本》)和台湾编译馆1998年出版的《气象学名词·第四版》(以下简称《气象本》,此本主要用于英汉名词对照,同一中文名词往往会有几种英文写法)为蓝本,共同编订出版《两岸气象学名词对照本》。研讨会就对照本的收词范围与准则、名词翻译通则、未来活动等方面确定了具体内容。本文通过对《大气本》和《气象本》的对照分析,将大陆与台湾的大气科学名词粗略分成七大类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10年9月8日,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对照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工作原则,以及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统一的情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高松院士介绍了北京大学近年来与台湾在化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他认为此次两岸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将对促进两岸科技交流、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 2 0 0 3年 4月 7日召开了 2 0 0 3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江蓝生、于永湛、王景川、张先恩、章综、马阳、宣湘、李宇明、潘书祥、祖广安、李茂国、戈晨、郭志明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 2 0 0 2年工作总结与 2 0 0 3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2 0 0 2年 ,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保名词审定质量的前提下 ,加强管理 ,改进方法 ,缩短周期 ,提高效率 ,加快审定公布和出版进度 ,加强学术研究、交流和…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名词委科技新词发布会会场,主席台左起: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宋直元、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张效祥、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孙俊人、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右一)主持会议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伟发布新词汉语定名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吴鸿适介绍新词定名情况全国名词委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会场  相似文献   

15.
简讯     
20 0 3年 7月 2 1日 ,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中科院地理所召开了《地理学名词》总编小组会议。会上 ,专家们对已选出的 4 0 0 0条地理学名词进行认真审定 ,对稿中重复交叉的词进行了调整删减 ,对稿中与 1 988年公布的《地理学名词》不一致的内容讨论了处理原则 ,对定义的原则进一步深入讨论 ,并拟定出下阶段工作日程。 (李玉英 )全国科技名词委通信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于 2 0 0 3年 8月 2 9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先生、通信科技名词委主任宋直元先生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颁发了聘书 ,通信科技名词委副主任雷震洲…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第二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会于 2 0 0 1年 9月 13日在上海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名词委办公室主任刘青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祁国荣、副主任周筠梅和王克夷及委员王琳芳、周海梦、陈苏民、沈士弼、明镇寰、裴钢、李伯良、龚祖埙、查锡良、陈诗书、郑仲良、吴家睿、李茂深、张惟杰、袁士龙等。会议由祁国荣主任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首先致词 ,介绍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 ,并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向委员们发了聘书 ;名词委办公室主任刘青介绍了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006年10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召开了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原副主任潘书祥、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委顾问赵凯华、主任阎守胜、副主任刘寄星等近2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研究室主任邬江主持。刘青、杨国桢和赵凯华先后作了会议发言,简要回顾了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并对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中国物理学界历来重视名词审定工作,早在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后就设立了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国家和民族遭受沉重灾难的年代,物理学前辈科学家们仍坚持不懈,以严谨高尚的科学风范,为统一中国物理学名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优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第一届物理学名词委先后审定了两版《物理学名词》(第一版为基础部分),自公布之日起已有10年,在物理学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届物理学名词委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并将积极开展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对照工作。随后,潘书祥原副主任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宣读了第二届物理学名词委组成名单和颁发了聘书。阎守胜主任在发言中对第一届物理学名词委各位专家的杰出工作表示感谢,并对本届委员会的前期工作做了安排。本届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以两个月为周期的审定工作程序,可以保证审定工作稳步、高效地向前推进。本次会议对如何做好本届物理学名词委工作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根据预定计划和会前提出的修订意见,对1996年版物理学名词部分内容进行了逐条讨论、修正和补充。 (赵伟)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2007年6月15—17日,第八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20多名海峡两岸天文学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一是认真研讨了《海峡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本》,对两岸不一致的天文学名词进行了对照和协调定名;二是讨论了新一届天文学名词委近几年的审定工作任务;三是两岸天文学家共同为矮行星 Eris确定了中文译名:将Eris定名为“阋神星”,同时将其卫星“ Dysnomia ”定名为“阋卫一”。会议取得多项成果和圆满成功。 (赵伟)  相似文献   

19.
大气科学名词两岸交流取长补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 ,自1 999年 3月在台北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2 0 0 0年 1 1月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如今 2 0 0 2年 5月在台北市已是第三次会议了。根据第二次研讨会的会议纪要 ,在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4月 )终于出版面世了。该书收集了约 6 0 0 0条大气科学名词 ,分别列出两岸定名的对照 ,以便于学术交流 ,这只是名词工作的第一步。根据会议纪要的第二项工作 ,大家分别提出对方定名 50条较优、50条较差及 50条新名词 ,希望在对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荐用名 ;对新…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本刊讯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