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或生态污染效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环境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就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环境雌激素”等的定义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2.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近年来有关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或生态污染效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环境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环境雌激素”等的定义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低剂量对生物作用时,不仅具有类似生物激素的活性,还可能同时对生物体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组织产生作用,且这类活性作用大多是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环境化合物(生物体外源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可包括对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系统的干扰或致畸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免疫功能改变,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神经系统失调等现象。由于这种类似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生物靶分子、靶器官或组织及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差别较大,综合作用的途径、机制较复杂,其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1-3]。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与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or)的描述或定义目前研究者应用或翻译得较杂乱,本文就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生物学上通常所说的荷尔蒙或激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orman”,英语为“hormone”,原意为“刺激”。20世纪初开始应用,基本定义为:由生物体内特定器官(多为腺体或细胞)产生,主要可通过血液输送到生物体其他部位来产生调节生物体的吸收、代谢、传输、转化、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主要激素类生化物质(内源物质)有:氨基酸类、肽或蛋白质类、类固醇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激素或荷尔蒙通常具备的重要特征是:①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或器官有激素受体位点,激素进入收容器官之后,与收容器官的受体位点结合,可产生调节生物活动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②激素在生物体内以微小的量来产生大的调节作用;③激素的调节作用不是单一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多种类的激素、生物酶以及分泌这些激素的器官或细胞形成的体系来完成的。目前提法上较不一致的是环境荷尔蒙或称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一词,文献中常见的有:“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或化合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 or hormone-disruptive environmental agent)”、“内分泌扰乱化学品或物质(endocrine disrupter or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类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 mimic)”、 “环境雌激素( estrogen mimic)”。对于这类物质的定义,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等文献的叙述,目前较一致概念性的描述可为: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生物体外源物质)。依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较为适当[3,4]。有些文献中强调该类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因此使用“环境雌激素”一词,但笔者认为由于这类物质大多同时具有除类雌激素活性以外的其他干扰调节活性作用,因此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较为全面准确。当然,随着研究的发展还可不断完善该词的准确定义。目前文献中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或“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on)”、“环境雌激素效应(environmental estrogen effect)”,主要的概念性的描述可为: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引起的对生态系统内生物体内分泌或与其相关的系统的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包括对生物体的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干扰影响,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正常免疫功能改变影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等现象。就环境生态系统而言,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在于通过对生物个体的细胞、亚器官或器官及组织等水平的研究,来揭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群落或系统水平的影响机制[3,4]。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较为适当。迄今发现,存在并积蓄于环境中的许多合成或天然化学物质,可对生态系统中人和多种动物内分泌及相关系统产生损害或有类似激素的干扰调节作用。目前值得怀疑的这类环境物质可包括农药、除草剂、染料、芳香剂、涂料、除污剂、洗洁剂、表面活性剂、氟氯烃、重金属、多种塑料制品、一些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动植物激素等。代表性的物质如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类化学物质、二英类、三丁基锡及作为女性合成激素来使用的己烯雌酚(DES)类等医药品。人类和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生物如水生生物蚤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使用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相关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生殖率下降、性器官发育异常、器官畸变或出现肿瘤癌变、免疫系统受损或神经活动异常等。目前已发现的人体或动物受损的实验室内或室外调查的主要现象有:精子数目下降,卵巢或胚胎发育异常,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肾、血液或消化、呼吸系统的肿瘤癌症,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出现疾病异常现象,子代器官畸形及出现雌性化或雄性化的现象。总之,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是环境污染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或其相关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其相对复杂的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3.
浅谈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影响及危害的研究是近年来在环境科学领域十分热门的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有关合成雌激素的论文[1,2]。人工合成化合物的历史相当长,但是当时人们只注重其应用价值,很少考虑到所得到的化合物进入环境后可能对人类及野生动物健康所造成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3]中对DDT危害的阐述引起了公众的注意,90年代《我们被偷走的未来》(Our Stolen Future)一书[4]更引起了政府组织、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共同瞩目,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有些学者将之称为“环境激素”,也有学者将之称为“环境荷尔蒙”,日本厚生省则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命名为“导致内分泌障碍化学物质”[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类似于激素,当其进入人体后,会轻而易举地与它们的“受体”相结合,导致机体的生化反应改变,使机体和生殖系统发生异常变化。英国、美国和日本均发现在海洋贝类的雌体中有雄性生殖器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船底防污涂料中的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三丁基锡毒性极强,在低于致死剂量的水平时表现出类似激素的作用,可对雌体诱发不可逆的雄性特征。农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相当严重,人们非常熟悉的鸟类卵壳变薄现象就是其造成的后果之一,滴滴涕(DDT)及有机氯农药使用量降低后,鸟类卵壳变薄现象有所好转。佛罗里达州阿波普卡湖的鳄鱼孵化个体出现生殖腺和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发育异常现象,孵化个体死亡率极高。近来也发现,在发育中的龟卵上涂抹某种多氯联苯(PCBs),将温度调节至孵化雄体的温度,但仍发生了由雄体到雌体的转变。现存佛罗里达美洲狮中有许多同时表现出发育和生殖异常,雄狮不但精子数量少,而且异常精子较多,甚至还有不少是隐性精囊。这些事例的产生经证实是由不同地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污染造成的[6],这类异常现象不胜枚举。国际社会已经高度重视了这个问题,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影响将同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等一样,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协同化学品安全国际规划署(IPCS)、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会(IUPAC)、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欧美各国、日本等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相关的研究工作每年在国际性的杂志如《自然》、《科学》,《ES&T》等著名杂志上都有许多研究结果发表[7—13]。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还没有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甚至在国际组织或杂志上的使用名称也多种多样,如synthetic hormones(合成荷尔蒙)、environmental hormones(环境荷尔蒙)[14]、內分泌攪亂物質[15]、environmental estrogens(环境雌激素)、endocrine-modulators(内分泌调节剂)、xeno-estrogens(外源性雌激素)、endocrine-active compounds(内分泌活性物质)[16]、 exogenous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17]、hormone disrupting chemicals(荷尔蒙干扰化学物质)[18]、 hormone disruptors(荷尔蒙干扰物)[19]、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20]等。日本是世界上最先重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国家之一,1977年,日本NHK在探讨环境问题时就提出了“环境荷尔蒙”概念。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在1995~1996年的报告中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表述为从某种程度上干扰荷尔蒙的物质[21],这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1996年欧洲议会(European Commission)、欧洲环境署、世界卫生组织、经合组织和瑞典、英国、德国等官方在英国的韦布里奇(Weybridge)召开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类及野生动物健康影响的工作会议,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下了一个定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由于引起荷尔蒙功能的变化而导致的有机体或其后代的各种非健康效应的外部化学物质,并提出了潜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概念[22]。这个定义涵盖太宽,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化学物质。而英国环境署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天然的或是合成的,干扰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产生了非正常效应的化学物质[23]。日本环境厅强调是指吸收到生物体内的、干扰其荷尔蒙功能的环境化学物质[24]。这些定义的阐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997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发表的一份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报告[25],其中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表述在实际上对其含义进行了修正: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干扰生殖、成长、行为及体内平衡维持的荷尔蒙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作用及消除的外源性物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美国国家环保局等共同资助的课题组也认同这个定义[26]。1998年,联合国协同化学品安全国际规划署及经合组织在华盛顿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定义加以补充,加上了“混合物”的内容[27]。英国皇家学会2000年出版了《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28],他们认为EDCs是干扰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的物质。这些定义体现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各国家的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及研究情况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表述有很大差异,但从不同时期及不同的组织或国家机构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个国家或组织的研究者在这方面也正逐步走向共识。根据目前的研究概况,我们认为这样表述更简洁准确: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译名就如其在国际研究中的名称一样,多种多样,很不统一。国内研究者往往依据所研究的侧重点并依据国际上使用的各种名称来命名。环境荷尔蒙、环境雌激素、内分泌紊乱剂、内分泌破坏剂等从其表观意义上看限制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范围,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基本上体现了其含义,但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相比较而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既含有天然存在于环境中的类激素物质,也包括了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译名,也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然而,同时寻求一个能被所有同行普遍接受的译名,还需要同行专家们的共同商榷。目前,国际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国外建立了许多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网站[29],我国清华大学也构建了环境荷尔蒙网站[30],收集了近年来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大多数研究成果,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了参考资料,也为同行专家们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场所。我们国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也比较重视,2000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项目中就确立了环境激素效应的研究课题[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在2001年的资助项目中重点资助“低剂量典型环境污染物(包括内分泌干扰物)长时期暴露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危险性在研究方法学上的创新研究”[32]。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各个国家在此领域的专家们将会逐步达成一致的共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将获得一个统一的更加准确的定义和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9-49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005AA641030)”课题,参照美国EPA有关规范,建立了适合于各种水体和生物检测需要的样品采集规范;样品预富集方法和分级净化方法是依据德国生态研究所(GSF)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且为国内领先技术。探讨毒性因果关系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利用有毒有机污染物相似相溶原理建立的分级净化技术,结合各自级分的毒性分析,对于探讨产生毒性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各种针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离体与活体测试方法均在不断发展中,但在生物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方面始终缺乏有力证据,目前国内外对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化学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3-5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2005AA641030)建立的适合于各种水体和生物检测需要的样品采集规范,是参照美国EPA有关规范制定的,样品预富集方法和分级净化方法是依据德国生态研究所(GSF)提供的方法进行改进,因此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且为国内领先技术。探讨毒性因果关系是当前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利用有毒有机污染物相似相溶原理建立的分级净化技术,结合各自级分的毒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日冕物质抛射与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空间天气学已成为空间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评述了作为行星际和地球空间扰动源的日晚物质抛射研究的新进展,并由典型事件探讨了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以及地球空间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今后日冕物质抛射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术语命名须应对汉语环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不考虑一个术语会与亿万人接触,光凭外语和专业命名出来的术语,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三千多年的文字文化,具有非常成熟的语言环境,有充沛的词素可供选配。一 应与大语言环境适配当某个专业选定的词与大语言环境既有的词碰撞,应极力躲让才是。否则非但不易被汉语环境接纳,长此下去,还会变成弱智术语,或者成为被遗弃的孤词。举例说,防火墙来自英语的firewall,这个词在建筑工程术语中早已有过,意指为了保护贵重库房不因火灾损害而设的坚固墙壁,已被大语言环境吸纳,所以当人们一见到它,很容易理解。现在计算机通信专业采用了它,非但与汉语环境中既有的防火墙之含义相碰撞,而且自身的词解也无法切意。要知道西方人与东方人的思维迥然不同。西方人喜欢简单形象化地借用生活中的术语,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环境不成熟所致。因此,在命名术语时千万不要把西方人的意识随便移植到汉语环境中来才是。firewall的实意乃是电子计算机里为阻挡不安全的信息而设的屏障,故定名为网络安检阀岂不更好。二 词素的搭配要准确此外,选定术语时还必须考虑词素的搭配,绝不要采用毫无含义的字来搭配。字是表述语言的符号,当字能独立表述意思时就成为词。词是能单独构成文句的成分,自身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把不相干的字当成词素搭配时,就会构成为汉语环境排斥的不合格的词。举例说,以太网就是两个本来有特定含义的字捆在一起变成毫无意义的音符与网组成了复合词。懂英文的人知道“以太网”来源于音译。多少年来,老一代出版家都知道不能乱引用音译,音译大多限用于国名、机构名、商名,以及特定的商品品牌名。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汉学者曾惊呼,纯粹的日本语已不存在,因为被外来语侵犯得体无完肤,所以我国文字工作者绝不能掉以轻心,让汉语环境受到损害,希望审定术语的专家和数以百万计的媒体编辑争当中华文明汉语环境的卫道士。三 要弄清汉语词的内涵在注重汉语环境的同时,还应该充分琢磨词素的内涵是否符合现实。举例说,IP协议,IP源自Internet protocol,意指为实现数据传输,发报端和接收端都应遵循的规则或规定。协议这个词素在汉语中的含义是经过双方或多方协商而定的协定。但这个IP的含义却是网络公司在因特网上设定的规则,所以IP选配的词素应为网络规则或规定才对。与此类似的还有fault management。management就是管理的意思,但它还有控制的一层意思。通常进入工厂的车间,很难听到故障管理的说法。在汉语中管理是个顺意词素,它必须与需要保存含义的词组配才合适。再说,故障管理也很难让人理解,通常总是说,故障排除或故障控制。因此可以说,故障和管理这两个词选配很不恰当,实属命名失误。四 科学性是术语的生命力上面谈了不少关于术语命名应注重汉语表述的信息。除了要严格遵守汉语表述和汉语规范之外,还应注重术语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技术语的生命。所谓科学性,必须用现代语言在字面上充分表达出术语的内涵,尽量做到顾名思义,便于准确地摄取它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含义。无须作更多的猜测,即能沟通交流,使同行业者容易理解,使相关行业者容易接受。曾经有过万维网的提法。据查,万维网原来出自WWW的表述。其英文全称是world wide web。之所以命名为万维网,其理由源自点线是一维,平面是二维,立体是三维,万维网是四面八方之意。可是数学中根本无此说法,没有一点科学性可言,成为在大语言环境中不能发生效力的称呼。如果译为环球网,就通畅无阻了。五 照应中外文对应除上述外,在术语命名时还要照顾中外文的对应。中外文对应是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要素,使用术语最多的人要属翻译人员,其次才是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不使翻译人员产生困惑,词与词对得准是最佳条件。中外文的对应不仅要为中国译者着想,也要为外国译者考虑对应准确,不仅要方便于查索,还要便于记忆。因此,术语命名表述时,必须以不简化的术语作为正词。举例说,网管中心作为正词就不合适,平时若是这么说,也很令人费解,在小圈子里,比较熟悉的人群中习惯地使用还可以。但一旦编入词典或名词手册中,一定要与外文(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对应,以网络管理中心的面貌出现才好,这样才正规,这也是汉语环境的需求。尾声总而言之,科技术语命名不是一件小事,数以百计的专业部门都在为本专业使用的术语进行整理规范,但必须注意的是以不损伤延续了几千年文化的汉语环境为准绳。  相似文献   

8.
术语的命名应与汉语环境相适应乃国人之共识,原无可非议。但制定科技术语除应考虑其与汉语环境相适外,还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国际性、简明性、习惯性(约定俗成)等多项原则,此外还应考虑到修辞、音节等各个方面,如果片面强调其中之一而不顾其他,必将局限于一隅而忽视全局,给科技术语工作带来不利。《术语命名须应对汉语环境》(以下简称《汉语环境》)一文中对防火墙、以太网等术语提出的异议恰好表明了该文中的众多论点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广西面积开发牧草基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全氟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用途。过去广泛使用的以C8为募础的全氟辛磺酸(PFOS)因为具有环境持久性,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全球控制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欧美等国家早在公约谈划和签订之前几年,就开始逐渐停止了生产和使用PFOS相关产品;而我国却因为欧美撤出留出的空档,氟化工得到迅猛发展。以至于在2009年PF0s被列入公约时,我国是生产PFOS的国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术语的命名有损于汉语环境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语的命名应与汉语环境相适应乃国人之共识,原无可非议.但制定科技术语除应考虑其与汉语环境相适外,还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国际性、简明性、习惯性(约定俗成)等多项原则,此外还应考虑到修辞、音节等各个方面,如果片面强调其中之一而不顾其他,必将局限于一隅而忽视全局,给科技术语工作带来不利.<术语命名须应对汉语环境>[1](以下简称<汉语环境>)一文中对防火墙、以太网等术语提出的异议恰好表明了该文中的众多论点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