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首届初等数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8月15~17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侯国荣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知名数学家吴大任教授、梅向明教授出席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个性化学习的通行证。我们的教育系统正处于危机状态。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初等数学与科学教育排名第55位,在高等教育排名中位于第20位,获得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的大学生人数排名第27位。  相似文献   

3.
无穷远点的巧妙应用贯穿于整个高等几何的学习,文章通过证明两个例子,说明无穷远点在初等几何中的点共线、线共点以及调和分割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做适当的变换,它就可以巧妙地解决许多初等数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π、e、φ是数学上三个著名的无理数,在初等数学看来,无理数与有理数是不相容的.但用高等数学的极限、级数思想方法,π,e,φ三个无理数却能用有理数表达,这说明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相似文献   

5.
规范场纲领     
朱宏伟 《自然杂志》2023,(4):303-307
规范场论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理论基础。文章简述了规范场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并运用初等数学和微积分知识,从函数变换的角度初步解释了规范场的思想。最后评述了规范场论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祚庥  罗劲柏 《科学通报》1957,2(6):183-183
最近我们引用了若干初等数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首先是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若干问题。我们的工作结果表明: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运用数学工具来处理若干问题。我们首先探讨的是扩大再生产理论中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我们知通,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首先是列宁在论市场问题(列宁全集第一卷)一  相似文献   

7.
正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末,欧洲数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改变了整个数学的面貌,而且对精密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艺复兴促成东两方数学的融合,为近代数学的兴起及以后的惊人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有必要理性地看待科学的数学化~([1]),但不得不承认,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末,欧洲数学所取得的成果,远远超过了初等数学在10多个世纪内的全部成果。对数的发明使过去繁琐计算得到极大简化,计算技术取得了重要进步,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大大扩  相似文献   

8.
微积分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创建的微积分,是第一代微积分。第一代微积分,是说不清楚的微积分。以严格的极限理论为基础的微积分为第二代微积分。第二代微积分由于概念和推理繁琐迂回,成为了当今高等数学教学的难点。通过对导数和积分定义的研究,提出了甲函数和乙函数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初等化微积分系统通俗易懂而又具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我们称之为第三代微积分。由于第三代微积分是以初等数学为基础,从而可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可利用目前在数学机械化取得的成果,实现微积分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9.
数学一从古典集合论和近代公理集合论到中介公理 集合论··”···卜·”·”···“·“·“··“…朱梧授肖奚安1·3关于字方程·””·”·”·”···“·“····““·”··一李廉等2·91苯类碳氢化合物拓扑性质的某些研究 张福基陈荣斯3.飞63模糊数学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综述”·”····”一张跃4·271四元相图的数字拟合及其应用……,...张垂昌张少伟5·329摘、分维、李雅普诺夫指数与混沌“·“··一姚勇5·359从高等观点看初等数学·“··”·”·“·“·”一F.克莱因5·383生物数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她,今年40岁,颧骨高高的,眼窝深陷着,虽然身高1.73米,体重却只有27千克,一身暗黄的皮肤,包裹着嶙峋的瘦骨,整个四肢,就像加长版的火柴棍,因此,人们给她起了一个不雅的绰号:活骷髅.她的名字叫瓦莱丽娅·莱维汀,一个被称为"全世界最瘦的女人". 年少时,瓦莱丽娅长得匀称漂亮,个子高高的,脸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胳膊和腿都是肉肉的,而且性格开朗,天真可爱,一个活脱脱的"洋娃娃"形象.  相似文献   

11.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山呼海啸,松姿鹤影,人与自然,生命奥秘,绘出美丽的自然画卷,谱就永恒的动感乐章!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山呼海啸,松姿鹤影,人与自然,生命奥秘,绘出美丽的自然画卷,谱就永恒的动感乐章!为更好地服务于《大自然探索》杂志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不安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物理的,一方面是化学的,还有一方面是生物的。物理的因素有两方面,杂质和放射性,放射性就是环境里面有一些放射性的污染物从环境里面转移到食品中来了。化学因素有很多,一个方面是农药,我们平时食用的粮食里面,农作物里面使用的有农药,我们的一些动物的一些环境里面,为了消毒,为了杀菌,还有动物本身身上的打虫子,杀苍蝇,等等也用农药,使用很多,还有兽药,有治病的,有防病的,如果得病了,肯定要给它吃药,吃了药就有兽药在动物体内存在,如果怕这个动物长不大,或者养殖这个动物经济效益不够,提前就把药喂进去…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美国任何一家食品店里,越来越多的"微型"食品摆上了柜台,美国的微型食品浪潮已说明了人们"越大越好"的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微型食品时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它容易携带,食用方便,一口就可以吃掉,不掉渣,想吃多少吃多少,不会造成浪费,而且每次一个,干净卫生。其次,食品的微型化,在形式上给人新鲜感,倍受青少年和孩子们的喜爱。另外,人们不想吃时,可以随时不吃,而个大的食品,吃不完,又怕浪费,只好吃完,因此,人们认为微型食品又有一种减肥的功能。微型食品的浪潮兴于1987年美国国民饼干公司的"微型化"饼干设计,当时,该公司为此赚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固体缺陷的研究已超越物理学的范畴,向其他学科渗透,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体缺陷研究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研究材料缺陷的形成、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减少缺陷的产生,以获得高质量的材料。近年来,根据应用对材料的要求,人为地控制或利用缺陷,以获得高质量的材料,这  相似文献   

15.
放飞爱情鸟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只鸟飞到了我家的阳台上,丈夫将它捉住,关进了鸟笼里。于是,这只鸟只好孤独地在笼子中歌唱着,终于有一天,它的歌声引来了另一只鸟,从此,阳台上鸟语花香。 我能看出笼子里的鸟想飞出去,它在笼子里不停地扑腾着,尽力响应着它的伙伴在笼子外的呼唤;笼外的鸟悄悄地飞近,最先是停在我家的茉莉花花枝上,后来,飞到我晾衣服的杆子上,终于,它飞到鸟笼上,和笼子里的鸟面对面地叫了起来,旁若无人,无拘无束,那份亲密确实令人羡慕。当笼外的鸟飞走,去找食的时候,笼子里的鸟并没有平息下来,它叫得更欢,好像…  相似文献   

16.
在平原的深处行走,你看到最多的庄稼肯定是麦子,它从中国的北方大地漫向南方,凡是有土地的地方,有人烟的地方,总能见到麦子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没有娇颜,不露媚俗,很多走过路过的人都说那是农民的杰作。可是,近年来,在山西,乃至全国,小麦这个词似乎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如影随形,跟一群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研究人员跬步不离,跟孙美荣出入相伴……  相似文献   

17.
在冬天,由于外界气温很低,人体为了抵御严寒,皮肤长时间处于“收敛含蓄”状态,血管收缩,减少了体热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因体表血管的收缩,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加,供给大脑的血液也相对增加,使大脑细胞供氧量充足,所以人们往往在冬天感到精神焕发,头脑清醒。但到了春天,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暖,气压往往较低,人体生理机能也随之变化,皮肤血管和毛孔逐渐扩张,皮肤里的血液循环旺盛起来,而供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相对减少,导致了脑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降低,人的注意力就不易集中,因而显得反应迟钝,易感疲劳。再有,春天太阳直射点逐步北移,白昼变长…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许多划时代的革命,如火的发明,金属工具的使用,蒸汽机的应用,电磁学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等等。这些无疑都为人类文明带来极大飞跃。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今天,知识已成为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国家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潜在的巨大生产力。为了获取知识,无数人一生呕心沥血,苦苦攻读,如爱迪生花去了“百分之九十八的血汗”。许多国家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费米实验室,尤里卡计划,曼哈顿计划,生物圈二号工程,地球外生命探索等等,以期获得新的科研成果,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文  相似文献   

19.
环保面面观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据说,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的污染异常严重,河水流着臭不可闻的黑水,使鱼类绝迹,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使路过的小学生相继跌倒,一起起公害诉讼,震动日本全国。为此,日本制订了一个又一个法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持续不断地治理,到80年代初,蓝天复现于天空,碧水再现于河川。日本人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主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日本公众的习惯。在日本,无论是繁华的都市或宁静的乡村,绿化生态、美化环境成了人们的共识,即便是在繁华闹市,山茶、龙柏、五针松等常绿树随处可见,在万绿从…  相似文献   

20.
永生(续)     
(续上期)(四)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又回到了飞船上。透过舷窗,是漆黑茫茫的太空和那些遥远的缀在黑色幕布上的宝石,舷窗的右角飘过一颗蓝色的行星,一瞬间,胸中涌起了无比的亲切感。我隐约地感到,那颗行星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如同母爱般的温暖,我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她,听她倾诉,倾诉寰宇间的凄凉,岁月无情的交替,生命繁衍的多采。突然,一道绿光在星球中间一闪,又是一闪,当一道又一道绿光闪起的时候,我感到莫名的恐惧,脚下的船体在颤抖,终于,道道绿光融合在一起。刹那间,绿光变成红光,整个星球在那最后红光的闪烁中撕裂开了!没有声音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