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及表面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平均粒径为10 nm左右的CdS纳米粒子,用胃蛋白酶改变CdS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状态并研究了其系列特性.CdS纳米粒子在292 nm附近有强的紫外吸收,有524.8 nm的荧光发射,胃蛋白酶对其表面修饰后,紫外吸收峰位不变,荧光峰位蓝移至462.4 nm,荧光强度降低.温度及pH值对表面修饰产生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胃蛋白酶质量浓度在2~20 mg/L范围内与荧光降低值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 (3σ) 为0.13 mg/L (n=10),方法可用于人体胃液胃蛋白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出 Sn O2 纳米晶材料 .经 X光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 ,该材料具有金红石结构 ,晶粒为球形 ,粒径约 4nm.气敏特性研究表明 ,该材料具有很好的乙醇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3.
4.
有机酸修饰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机酸表面修饰法,通过钛酸四丁酯的可控水解制备了油酸修饰的TiO2纳米微粒,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提拉法制备了锐钛型TiO2X纳米薄膜,利用FR-IR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CdS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本文就CdS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La^3 ,Fe^3 ,Pb^2 掺杂的TiO2纳米晶.并用XRD,DTA,TG进行表征.研究表明:400℃热处理2h的掺杂纳米晶均呈锐钛矿相。 相似文献
7.
纳米粒子制备中的高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钴纳米粒子.研究了高分子(β-环糊精、糊精、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4000等)对溶胶的稳定性、荧光特性和CoO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分子可以使溶胶的稳定性增大,纳米粒子的粒径可以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其中以β-环糊精的效果尤为显著);溶胶的荧光光谱因使用的高分子不同而发生紫移或红移. 相似文献
8.
9.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讨论了加水量、加酸量、加醇量及溶液pH等因素对溶胶-凝胶法的影响,通过反复试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值.对制出的TiO2进行表征,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出的TiO2为锐钛矿型,粒径小于20nm.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CdS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镉和硫化钠为原料,巯基乙酸(CH2SHCOOH)为稳定剂,制备了发射波长在518~600 nm范围内连续可调的水溶性CdS纳米颗粒,分别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粒度分析及扫描探针显微镜对所得样品的光谱性质、表面基团、粒度分布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其紫外-可见吸收边及荧光发射峰红移;颗粒表面有羧基;样品分散性好,形貌呈球状. 相似文献
11.
在无水甲醇介质中,以CdCl2为镉源,Na2S为硫源,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稳定剂,一步合成了CdS/SiO2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以扫描探针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掺杂不同金属离子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胶 凝胶法获得块材CdS纳米颗粒/介孔SiO2组装体系样品,喷雾热解获得CdS薄膜,水热法合成CdS纳米晶,室温下的拉曼谱中观察到CdS的两个特征峰;在氮气中做了退火处理,发现CdS/SiO2介孔组装体系和CdS薄膜的吸收边随退火温度升高而移动,与XRD图谱中衍射峰宽化减弱相对应,其分别归属于量子尺寸效应和缺陷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获得多孔SiO2载体,用氮气等温吸附对其结构进行了评估.经浸泡热合成得到复合量不同的CdS/SiO2块体介孔组装体系,并研究了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随复合量减小,吸收边以及荧光谱中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退火温度升高后,发光强度增大,450℃以后开始减慢,这归因于缺陷和跃迁几率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电聚合一层负电性的刚果红膜(PCR),再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硫堇(TH)和纳米硫化镉(nano—CdS)。最后,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纳米硫化镉/硫堇/聚刚果红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一种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工作电位,pH对电极响应的影响。用计时电流法测得电极线性范围为1.85×10^-6~9.67×10^-3mol/L,检出限为6.5×10^-7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固载量,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Stober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大小约为80~100 nm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Tb3+掺杂的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IR、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600℃退火处理后的材料,其红外光谱显示样品中只存在Si-O-Si的网状结构,其他有机物基本被除净;SEM显示样品为球形颗粒,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达到了纳米级.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三维光谱对样品的发光性质进行分析,样品能够发射出Tb3+的特征发射峰,分别是469 nm(5D3-7F3)、488 nm(5D4-7F6)、544 nm(5D4-7F5)、584 nm(5D4-7F4)跃迁发射.与体相材料相比,虽然纳米发光材料由于表面效应产生的表面缺陷影响了Tb3+的发光效率,但稀土离子掺杂量的猝灭浓度界限得到了提高,且通过该方法合成的样品粒度较均匀,团聚性小,无需研磨,化学性质稳定,透明性好.这些性质有望使该材料成为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掺杂银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银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银的TiO2纳米粉体,并采用XRD、HRTEM、FT-IR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XRD结果表明,掺杂银和未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均为四方相锐钛矿型,平均粒径大约为6-12 nm.适量银的掺杂有效抑制了粒径的增大以及向金红石型的相转化.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掺银的TiO2比纯TiO2对有机染料刚果红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明显提高,且银的最佳掺杂量是3%.此外,样品3%Ag-TiO2对次甲基兰和罗丹明B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不明显,原因可能与染料分子的不同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2SiO3·9H2O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并辅以超声波振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粉体.考察了Na2SiO3浓度、酸试剂、表面活性剂、超声波等因素对SiO2粉体粒径的影响,并用TEM、BET、低温液氮吸附和XRD等分析手段对SiO2粉体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iO2粉体呈无定形,粒径为40~60 nm,比表面积可达400 m2/g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运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单分散SiO2纳米微球,垂直沉积法制备了SiO2三维光子晶体薄膜.通过SEM研究了SiO2光子晶体的微观结构,探讨了薄膜内裂痕形成原因与克服办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光子晶体的带隙位置,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光子晶体带隙随着SiO2微球粒径增加带隙红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