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恒星之间存在一种光,它与宇宙本身一样历史久远,而且带有宇宙大爆炸的秘密。揭开这种光之谜就可以为以前只有问哲学家才能解答的问题找到答案,例如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它由什么构成?它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加快步伐寻找另外一个地球 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试图在太阳系外寻找一个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小组开始加快步伐,为下一阶段的努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火星的首批“移民” 人类征服火星的开路前锋是什么样子的呢?美国航空航天局给出的答案的确让人感到吃惊。如图所示,这些类似铲土机的小机器人就有可能成为火星的首批“移民”。它们可以探索我们未知的火星空间,还可以在人类到达之前建立栖息地——难能可 相似文献
4.
美制成“第六态”物质可产生下一代超导体 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研制成费米子凝聚态的物质,它属于“第六态”物质。这种新物质可能导致产生下一代超导体,并用于发电和制造磁悬浮列车等。人们过去已知的物质五种形态分别是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据介绍,这种第六态物质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有关。松下推出超级电池两节驱动汽车行驶1.2公里 据报道,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近日展示了一款新型干电池。为了显示这款电池的不凡威力,松下公司制造了一辆用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据说只用两节电池,这辆汽车就可以行驶…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将推行电子身份证 据报道,西班牙将在2004年年底推行首批10万份电子身份证。这种电子身份证里面安有一个芯片,储存了身份证持有者的电子签名和个人的基本信息。整个推行计划将耗资1.5亿欧元穴约合1.9亿美元雪。政府认为,电子身份证的推行将使西班牙的身份确认系统发挥更 相似文献
6.
墨、法专家发现查格斯病的致病蛋白近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化医药研究所同法国发展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发现,在拉美流行很广且死亡率极高的查格斯病,是由病原体枯氏锥虫释放的一种叫TC52的蛋白直接引发的。查格斯病又称南美锥虫病,目前在拉美地区有1600万感染者。该疾病死亡率极高,急性感染者通常伴有高烧、身体不适、长期咳嗽、颈部淋巴结发炎,以及眼睑变形等脸部损伤,急性感染期通常为40天,进入慢性感染期后会侵袭心脏和消化系统,对儿童甚至会引发脑膜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药物。“卡西尼”照片显示土星环色彩斑斓据报道,“卡西尼… 相似文献
7.
<正> 以色列在DNA 上造出纳米晶体管 以色列科学家利用生物自组装技术和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首次在DNA上制造出纳米晶体管。纳米专家称,这是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 科学家称,这一突破显示,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无机物器件是可能的。今后,这种器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其组件更好地与DNA中的生物反应和金属化过程相协调。科学家同时表示,要利用这种纳米晶体管制造像分子计算机这样较大型的自组装器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南非科学家揭开疲劳之谜南非科学家的近日研究显示,疲劳的感觉源自一种名为白细胞介素-6(IL-6)的化学物质对大脑的刺激。这一发现有望帮助寻找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方法。据报道,人们通常认为,疲劳是过度劳累的肌肉无法发挥正常功能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肌肉尚未过度劳累前,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人感觉疲劳,以防止肌肉过度运动而受损。南非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长时间锻炼之后,人体血液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会上升到平时的60到100倍。给健康人注射白… 相似文献
9.
长期使用电脑易患血栓症最近,新西兰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已经证明,除了电脑屏幕的辐射对人体有害外,“电脑血栓症”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人类首次发现长期使用电脑和患血栓症有直接联系。据负责这项研究的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理查德·比斯利博士介绍,他们是在对一个突然猝死的32岁男子的死因进行研究时得出这一结论的。比斯利博士建议,把这种由长期使用电脑而引发的血栓称为“电脑血栓症”或“e-血栓症”。比斯利博士在解释病因时说,人长时间坐着不动会诱发深度血栓症。“电脑血栓症”就是由于长时间不运动,血管壁增厚,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地球磁圈的小型卫星近日,美国宇航局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签订价值为1.73亿美元的合同,计划研制5颗专门研究地球磁圈以及太阳风影响地球磁场的小型卫星。该计划命名为THEMIS,是美国宇航局研制中等级别太空探测器计划的一部分。除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之外,还有其他美国大学参加研究,另外还有德国、奥地利、法国、加拿大、荷兰、日本和俄罗斯科学家参与。每颗卫星质量为100千克,5颗卫星将全部利用“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在2006年夏天发射升空。科学家发现肺结核易感基因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发现,动物体内的一个基因对于动物是否容易感染肺…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伦敦、纽约、多伦多的大停电事件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电网的负荷之重,这也给一些新能源项目带来了机遇。最近,在工业开发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伦斯勒工学院开发出一种“太阳能窗系统”,它采用更小更高效的新材料,供暖、制冷和照明全都能解决,实用性比传统太阳能设备大大提高。如果今后人们都住在这样的太阳能房屋里,对传统电力的依赖就能明显减少。日本鸟取大学农学系研究小组和用濑电机公司29日联合宣布,他们利用天然矿物白云石开发出对流感等病毒具有明显预防效果的新材料。据报道,研究人员把这种新材料同禽流感等病毒放到一起… 相似文献
12.
瑞典科学家对太阳黑子有新发现据报道,瑞典天文学家最近用天文望远镜拍摄到了迄今最为细微的太阳黑子照片,并对太阳黑子半影区的研究获得了新的发现,这有可能为人类探索太阳黑子的形成开辟一条新路。天文学家是用2002年5月架设在靠近赤道的加那利群岛中拉帕尔马岛上的新式天文望远镜拍摄到这组有关太阳黑子照片的。照片把拍摄范围缩小将近一半,显示太阳黑子周围半影或外层区域的亮丝内存在细长的暗核精细结构。这是人类对太阳黑子研究所获得的最新发现。在此之前,天文学家根据所获得的比较模糊的观测结果,只以为半影区的一些丝状… 相似文献
13.
<正>极超音速X—43B飞行器,NASA的“超级X系列 飞行器”的第三代实验模型,也是目前体积最大的一种 超音速飞行器。 安装了空气吸入式引擎的X—43C极超音速飞行 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从美国的机场起飞,在不到两 小时内就能降落在世界任何一个机场;或是从地面机 场起飞,到国际空间站上游览一番再迅速返回地面。 这些通常要花上几天或数周时间的旅行,将由于科技 的发展而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4.
<正> 动物角膜培养片 可作人眼角膜片 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医生和生物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打算用动物角膜细胞生长培植物作为人眼角膜移植材料。 取角膜上层的三层单个细胞作为原料。按原顺序放置在事先布好了一层动物角膜的垫板上。然后把垫板放入陪特利氏培养皿中,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发现宫颈癌相关基因有助于开发出新疗法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黑田雅彦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通过老鼠实验发现了与宫颈癌相关的基因,控制这一基因的活动有助于开发出新的宫颈癌治疗方法。宫颈癌患者目前在日本越来低龄化,20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越来越多,新的成果不仅可用以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无人深海探测器成功续航220公里日本发现促进干扰素分泌的酶有助治疗肝炎近日,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以燃料电池为驱动力的无人深海探测器“浦岛”号成功自动续航220公里。在此之前,“浦岛”号实验的最大续航距离为30公里,航行距离大幅延长以后,对实际观测海底地形大有帮助。日本开发“浦岛”号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海底地形和北极的冰等,通过搭载的计算机控制可自动航行,设计最大续航距离为300公里,可以潜到3500米的海底,今年11月,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计划进行续航300公里的实验。日本东京都临床医学综合研究所最近发现一种名为“RIG-I”… 相似文献
17.
新西兰发明防止司机打瞌睡的报警器新西兰研究人员新发明一种防止司机开车时打瞌睡的报警器。它有助于减少因司机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这种仪器叫监控报警器,用于监控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脑电波以及眼睛的活动情况,可以测定司机是否处于疲劳状态以及司机的脑意识是否出现停顿,必要时会自动向司机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对长途卡车司机特别有用,可防止他们因打瞌睡而发生严重车祸。该仪器还适用于飞机驾驶员和机场的空中管理人员。美国:长跑对人类进化有特殊作用美国科学家近日提出,长跑对于塑造现代人直立的体形至关重要。人类祖先就是长跑好… 相似文献
18.
<正>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 当分子和分子碰撞时,也会像光波一样发生干涉现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这种现象。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用一种新的非常灵敏的激光光谱方法来测量一氧化碳分子碰撞传能的截面。最终证明了量子干涉效应对分子碰撞传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人都把漆黑的茫茫苍天比作汹涌澎湃的海洋。古代的人类探险家早已勇敢地越过海洋,而今,“宇宙1号(Cosmos)”将以古代探险家那种勇敢精神为榜样,试图成为第一个在宇宙中远航的试验者,为奔向恒星的远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学博士柳德米拉·奥布霍娃说,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科技将有望使人类寿命至少延长2至3倍。柳德米拉近日表示,可能不久将问世的这项新技术即使目前尚不能使人长生不老,至少也将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至3倍。柳德米拉解释说,俄研究人员通过给结蒂组织细胞培养物植入一种特殊的基因,已从中成功地分解出了长命细胞。柳德米拉同时还透露,俄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通过减少氧化过程达到抗衰老目的的药物。她说,俄科学家们经长期研究发现,氧化过程是导致人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他们已经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