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池 《科技咨询导报》2007,(20):183-18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使城市的无主土地、低效率及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违法使用的土地、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等统一集中到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中,政府再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制度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要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按计划合理进行开发和出让,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使城市的无主土地、低效率及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违法使用的土地、国有破产企业的土地等统一集中到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中,政府再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制度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要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按计划合理进行开发和出让,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城市国有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有偿使用范围小、形式单一、以协议出让为主以及土地多方供应等弊端,削弱了城市土地供应的垄断性,影响了国有土地资产在经济上的实现。分析了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及其驱动力,即适时收购、收回、置换、征用和开发、储备、供应土地,实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笼头放水的土地垄断供应局面。这将有利于城市土地市场的规范和培育、城市化的有序发展和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作为土地管理的一项制度创新,在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建立过程中,应加强相关法律支撑体系、土地收购价格评估、土地垄断供应与市场供需关系、资金筹措、风险防范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何进行土地收购性质的科学界定及土地收购价格内涵界定,提出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学斌  姚东  邵宇飞 《科技资讯》2011,(17):235-236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作为土地经济学的一个学科范畴,实施几年来,在规范调控土地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许多地方在其运作机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即是经过多方调研并结合在土地管理部门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就我市土地收购储备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概述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是顺应“经营城市,经营土地”需要而产生的重要成果。它在增加政府土地收益,改善城市面貌,规范土地市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目前我国土地收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焱 《黑河科技》2003,(1):F002-F002
本文从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该项制度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土地储备已经成为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开展土地资本运营,必须加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石油储备制度,但是我国的石油储备立法及相关法律存在诸多缺失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储备的形势和目前立法的现状,提出从国家石油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主体与机构、资金来源、种类与规模、储备方式等方面考虑建立石油储备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润涛  孙健  孟繁伟 《科技信息》2011,(25):I0384-I0384,I0116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从长远看对城市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对合理、高效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都是有利的,不能过分加以指责,应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改善与完善它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概述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的的重大意义及作用,指出这是经营和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规定不够完善,法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我们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制度缺陷以及土地补偿款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国内其他地区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关于如何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以期望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利用最大化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4.
马泽  韩晓宇  胡海燕  丽娟 《科技信息》2009,(36):I0057-I0057
虽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但是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非持续性态势表明我国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与该战略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现行制度主要源于香港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法律环境造成这种制度在面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完善、过分注重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具有过浓的行政管理色彩等弊端。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进行分析和完善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土地权利的研究起步较晚,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制度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总结和探索。我国土地法目前实行的是二元结构,立法方面的不完善,致使国家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存在漏洞,这对国有土地的保护是不利的。笔者在本文论述了什么事土地法律制度,对国有土地法律制度也有了相应的论述,并且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有土地法律制度的弊端,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为完善立法,使之全面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专属性人力资本被剥夺是导致管理层收购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兴起是由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引发而来。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管理层收购还存在一定操作上的问题,如法律障碍、融资渠道和还款障碍、收购价格的公正性障碍等。管理层收购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反叛,它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准提出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土地出让是土地市场运行的基础和核心,土地出让领域腐败严重。法律如何调控出让领域的腐败风险,是我国国土部门廉政的重要保障和制度依赖。我国土地出让领域腐败的特点表现为发案数量逐年增多、涉案金额增大、窝案串案多、领导腐败严重。结合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内在腐败风险思想道德风险方面和外在风险如法律制度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双重风险识别,找出各个方面的风险识别点和风险区,在廉政思想建设制度上、土地出让方式、储备、执法和岗位职责方面提出法律应对土地出让领域腐败风险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整合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仍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从法律角度对农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流和流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分析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现状和法律困难的基础上,从明确土地经营权权利性质、健全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优化农地经营权融资制度、强化经营权流转法律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健全和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海  傅新 《当代地方科技》2011,(6):105-105,112
国家战略储备制度是指,依照一定法律规定和授权,由国家政府(联邦或中央政府)统一实施的战略储备及其管理制度。与一般物资储备不同的是,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强调的是其战略性。战略物资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为了维护国家和经济安全及保障战争的需要,应改善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储备制度,准确预测物资需求并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调控和规划储备品种和数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的土地登记制度正由单纯管理型向财产型转变。土地作为不动产物权,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是为土地权利变动提供法律基础,土地权利登记是具有国家公信力的法律基础,是国家建立的关于土地权利的统一的法律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