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姜雪艳 《科技信息》2009,(22):241-241
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把这些训练分为理解语言的训练、积累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词句的理解,词句的积累,词句的运用,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段篇动l练同词句训练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段片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进行词句的训练。没有词句训练的段篇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架空的语言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各个年级都应突出读的训练,包括朗读、默读、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通过阅读及其他训练手段指导学生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教育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进行。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并通过练习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少语文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老师向学生满堂灌的是所选范文的内容,把语文课上成了不是语文课,或把语文文本肢解破碎,使得教学枯燥乏味,严重偏离了语文本位。本文从语言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四个方面论述“语言品味教学论”,呼唤回归语文本位。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提高中专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本文针对中专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口语训练应注重广泛、灵活、适时的见缝插针;书面能力训练应注重“教学一体”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知识本质的主动性、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陈全席 《海峡科学》2013,(10):87-89
该文以小学语文课文的三节研究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简述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发教师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由读转入写,由信息吸收转为信息输出,对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进行全面验收,从而完成语文学习的某一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从何入手呢?叶圣陶先生指出:“无论应用文,记叙文……都决定于蕴蓄或内容,光靠写作技能是不济事的。”(1963年6月《语文学习讲座》第八辑)这就启示我们:写作过程,应是将丰富的思想内容、饱满的感情等交织在一起,再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借助已学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某种意愿的复杂心理过程。因而,作文教学不可忽视从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这样两种性质,“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课文和语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而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含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教育界经历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证明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这两项任务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而,中专语文教学由于较多地沿袭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因实际应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足,学生缺乏应有的运用语文的能力,以至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需要。吕淑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地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中专语文教学要瞄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个目标。应借鉴专业课的教学,把实践的过程安排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学的实习课。把课堂作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地模仿和反复训练的场所,学以致用,养成习惯、掌握语文运用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作作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以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它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实践证明:思维清晰,语言就顺畅;思维细致,语言就深沉;思维独到,语言就新颖。叔本华说过:“谁思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这告诉我们,思维是写作的重心,掌握思维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实践性。而这些,都决定着语文课必须上成有效的语言训练课;因为,工具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熟练。教学过程决不是简单的教师发送信息,而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整理、提取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范文不断内化的过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15.
李雪 《科技知识动漫》2010,(16):106-106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与其语感有直接关系,语文素质高的人,其语感能力必定很强,表现在对语言文字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上,反之,语文素质差的人,其语感能力就弱些,表现在对语言文字表面上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可见,培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赵娟 《世界博览》2015,(1):27-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运用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表达运用。课堂上的表达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文章是表达的基础,儿童是表达的主体。因此,有效表达首先要让儿童真正在场。一、让儿童的情感在场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学生就无法准  相似文献   

17.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训练“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弄懂阮恒表情、动作的变化与无私奉献的品格的关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本课时,我按以下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思考,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现就一堂语文课的结构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作些浅谈,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中学语文学科特点是以培养训练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基本技能课。有关的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向冶,都要围绕和渗透在四项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中。语文科目只是为中小学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和培养言语能力因务的教学科目。阅读、写作、听话、说话都是技能,只有在亲身反复练习、反复实践中才能获得。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学习语言,这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然而语文学科的这一非常重要的性质特点常常被忽视,重讲轻练.用繁琐的内容分析代替扎实的语言训练.这是造成…  相似文献   

20.
吉莉 《科技信息》2009,(25):236-236
语言训练,是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实践。而低年级训练的重点是词句,是学习语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训练。这方面的训练不扎实,就影响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低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词语和句子这两个重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对如何搞好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