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研究甘肃北山地区北山幅晚古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利用Agilent7500 a ICP-MS的方法对研究区的花岗闪长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岩石中Na_2O/K_2O1,里特曼指数介于2.45~2.86,铝饱和指数A/CNK为1.48,总体显示过铝质、高钾钙碱质花岗岩类;(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和Sr,损失高场强元素如Ta,Ti和Hf;(3)δEu值为0.55~0.61,平均值为0.58,呈现负Eu异常,有一定的亏损,整体属于轻稀土富集类型。通过LA-ICP-MS方法对研究区的花岗闪长岩进行锆石~(206)Pb/~(238)U年龄测试,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00.1±2.3)Ma(MSWD=0.96),代表了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即该期花岗闪长岩形成的地质时期为早泥盆世。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乌里雅斯太活动边缘带的阿巴嘎旗北部发现长约12 km、宽约3 km的花岗岩。对该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岩石年代学特征分析,表明岩石为二长花岗岩,具有富硅、偏铝到过铝质和高钾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二长花岗岩显示高的K2O/Na2O (1.24~1.40)、FeOT/MgO(0.82~0.93)、Zr+Sr+Y、Rb/Nb和Y/Nb值,表现出A2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大离子亲石元素总体富集,高场强元素中Ti和Nb亏损,但Zr、Ta和Hf富集。稀土元素总量偏低,LREE/HREE(1.66~6.99)变化较大,δEu为0.04~0.39,表明该岩石是在相对低压、高温条件下由原有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两个样品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其年龄分别为444.8±1.5 Ma和445.2±1.1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是兴蒙造山带由碰撞挤压的构造环境向碰撞后伸展体制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南祁连内古生代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LA-ICP-MS方法测得石英闪长岩锆石同位素年龄为(435.9±4.0)Ma,侵位时代为早志留世。岩石中SiO_2含量为54.17%~73.85%,Al_2O_3变化较少为14.01%~17.66%,MgO为0.39%~6.01%,A/CNK=0.78,Na_2O/K_2O1,总体显示为铝质钙碱性岩。稀土元素方面表现为较为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Sr的含量为149~346 ppm,主体属于低Sr的花岗岩。Sr,Nb,Y,Yb在"蛛网"图上表示明显的负异常表明岩浆混染了大陆壳物质。由Nb-Y和Rb-(Yb+Nb)图解可得知研究区花岗岩与祁连造山带板块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沟地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华北克拉通北部。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元古代条痕状花岗岩广泛出露,从岩相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对中沟地区条痕状花岗岩进行系统分析,目的是探讨该地区构造背景及岩石成因意义。条痕状花岗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可见钙质和镁铁质角闪石,副矿物为榍石、锆石和磁铁矿,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岩浆系列,A/CNK介于1.09~1.67,A/NK变化于1.11~2.18,为弱过铝质-过铝质岩石。SiO_2含量介于61.91~77.48、富碱(Na_2O+K_2O=1.78~8.58)、高铝(Al_2O_3=11.57%~19.30%)、低镁钙(MgO=0.07%~2.79%、CaO=0.19%~2.70%)的特征。稀土总量相对较高(ΣREE=109.72×10~(-6)~320.27×10~(-6))、轻稀土分馏系数(La/Sm)_N=2.86~10.91,重稀土分馏系数(Gd/Yb)_N=0.59~7.97,Eu为中等负异常(δEu=0.18~0.75),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区域内,具有明显的俯冲带岩浆特征。结合区域演化历史认为,在古元古代期间,胶辽吉造山带存在向北俯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紧邻华北板块北缘的查干哈达花岗岩体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主量元素研究显示查干哈达花岗岩具有SiO_2含量变化较大、准铝质-弱过铝质、碱性-碱钙性、偏铁质等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其具有K,Rb,Th,U,Pb和Nd等相对富集,Sr,Ba,Ti,Nb和Ta等相对亏损,稀土总量较高且变化大(96. 7×10~(-6)~373×10~(-6),平均276×10~(-6)),具有高的La_N/Yb_N值(4. 42~33. 0),轻稀土富集,具有较强的Eu亏损(δEu=0. 28~0. 67)等特征。绝大多数样品的ACNK均1. 1、P_2O_5含量均随着SiO_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表明了查干哈达岩体花岗岩应属于Ⅰ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祁连东段白花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LA-ICP-MS方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922±16)Ma(MSWD=2.0),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岩石中SiO_2含量为64.4%~75%,Al_2O_3含量为12.98%~15.75%,MgO含量为0.34%~2.25%,Na_2O/K_2O1,总体显示为过铝质花岗岩类;微量元素方面,Sr含量较低,属于低Sr花岗岩,Ba,Sr,Nb,Eu表示出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表现出强烈富集的特征,δEu1(0.36~0.82),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白花沟岩体形成于晋宁运动前期的一次碰撞造山运动,为古老陆壳的重融,其源岩为贫粘土、富斜长石的砂屑岩。  相似文献   

7.
在德尔布干深断裂中段西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识别出一套正长岩-花岗岩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SiO2质量分数为60.86%~66.14%,高Al2O3,高K2O Na2O、富钾,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岩石,铕负异常不明显(0.81);花岗岩高硅、富碱,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铕负异常明显(0.08~0.46).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要形成于晚造山-后造山环境,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来源于古老陆壳的部分熔融.正长岩-花岗岩组合为探索区域前寒武纪地块晚期演化历史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温泉县青科克一带,花岗岩十分发育,主要岩石类型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划分为6个侵入次,侵位于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地层。本次在该区获得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值为(302±2) Ma、(300±2) Ma、(299±2.3) Ma、(295±2) Ma,属于晚石炭世晚期。花岗岩SiO2含量69.51%~78.34%,铝饱和度指数A/CNK为1.011~1.215,属过铝质岩石;里特曼指数为1.11~2.63;碱度率为2.31~3.37,K2O/Na2O比为0.22~1.59,属于钙碱性钾质岩石。(Rb/Yb)N为1.40~263.82,大于1,属于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分配形式;Sr、Ba、P、Ti元素亏损,Th、Zr元素从富集到亏损。稀土总量为 (14.14~479.56)×10-6,轻重稀土比值为2.66~6.50;(Ce/Yb)N为0.92~3.89,(La/Yb)N为0.77~5.41,δEu为0.04~0.41,属于轻稀土富集型,且铕亏损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区内花岗岩可能为深熔岩浆成因的S型花岗岩,属造山晚期(后造山)-板内阶段形成的壳源型岩浆,反映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尔滨东部地区海西期钾长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兴蒙造山带的演化.研究区钾长花岗岩呈肉红色细粒,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岩石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74.70%~75.70%,为酸性岩.Al2 O3的质量分数为12.07%~13.18%;Na2O+K2O的质量分数为7.78%~8.09%,K2O/Na2O为0.93%~1.60%.里特曼指数为1.85~2.06.∑REE的质量分数为96.32×10-6~172.83×10-6,δEu为0.21~0.77,为铕负异常;铝饱和指数为0.88~1.12,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与造山带垮塌导致的大规模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该花岗岩LA-ICP-MS锫石U-Pb年龄为(298.54士0.86) Ma(MSWD=0.94),属于晚石炭世,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拼合后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赣西北石门楼地区早白垩世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3.7 Ma±2.4 Ma(MSWD=0.21),属早白垩世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Si(SiO_2分别为70.16%~72.78%和72.76%~73.80%)、Al、ALK、CIPW刚玉分子和Rb含量高,Ca、Sr、Ba、Ce、Zr、Y及Nb含量较低,A/CNK值、(Na_2O+K_2O)/CaO和Rb/Sr比值高,REE显示四分组效应,Eu/Eu*值(分别介于0.36~0.60和0.071~0.073)中等或小,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岩浆起源于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源岩重熔再造作用形成,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后陆内造山挤压至伸展过渡初期,具有形成钨(钼铜)或钨(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时代及空间专属性和成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阿卡孜岩体发育在西昆仑地区叶城县境内的阿卡孜大阪北侧。阿卡孜岩体不仅是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的产物,也是大规模陆内造山作用开始的标志。通过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其SiO2含量(63.68%~74.83%)较高,富钾(碱总量8.25%~9.02%)。里特曼指数2.14~3.25,属钙碱性岩系。铝指数在0.97~1.05之间,为铝饱和型花岗岩。其Rb、Th、Ce、Sm富集,Ba、Nb、Hf、Zr及Yb亏损。稀土元素丰度总体偏高(∑REE=(166.14~992.1)×10-6),斜率(La/Yb)N=10.85~30.45,为轻稀土富集型具微弱-强烈Eu负异常(δEu=0.16~0.77)。该岩体的化学成分在S型花岗岩区,微量元素比值K/Rb=206.5~278.1,Rb/Sr=0.72~3.83,Rb/Li=10.98~38.98,均属同熔型花岗岩。综合判定其形成环境为板内同碰撞期—造山晚期,岩体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2.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一带碱性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72.40%-74.17%)、富碱(w(Na_2O+K_2O)=8.41%-10.40%)、低钛(w(TiO_2)=0.20%-0.40%)、贫钙(w(CaO)=0.38%-0.70%)的特征,岩石显著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Y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为5.1-10.5),明显亏损Eu(δEu=0.19-0.2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Sr、Ba、Ti等元素的强烈亏损,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蕴都卡拉一带A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先存的俯冲洋壳或富Nb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的拉张构造环境,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肃北县查干布尔嘎斯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值为307.6±4.9 Ma,属晚石炭世。地球化学特征中,ω(SiO2)为66.32%-71.56%,岩石里特曼指数σ=2.59-4.96,碱度率AR=2.10-4.81,拉森指数LI=10.33-24.02,CIPW标准矿物组合中Al_2O_3Na_2O+K_2O+CaO,岩石属于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系。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REE=120.47~1132.16ppm。LREE/HREE=7.01~22.64, LaN/YbN=6.91-39.481,负铕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图配分曲线右倾,轻重稀土分馏显著。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呈右倾强不相容元素富集特征,相对富集Th、Nd、Zr、Sm,亏损Sr、P、Ti。根据岩石参数,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认为查干布尔嘎斯南石英二长闪长岩岩浆成份发生了地幔物质和地壳成份的同化混染作用,形成于汇聚型板块边缘,具晚碰撞期造山带花岗岩和碰撞后非造山带板内花岗岩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祁连东段上莫吉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意义,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得上莫吉二长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922.3±5.3) Ma(MSWD=0.037);岩石中SiO_2含量为70.92%~75.00%,Na_2O+K_2O含量为5.18%~7.66%,山德指数(A/CNK)为1.049~1.346,平均为1.25,碱度率AR为1.79~3.23;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为富集型模式,曲线向右倾斜,(La/Yb)_n为2.71~22.84,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具Rb、Th的强烈正异常,Nb、Zr不同程度的负异常,类似于同碰撞花岗岩。因此,中祁连东段上莫吉侵入体的为CPG(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型花岗岩,该岩体的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具有富钠、富钾的特征,其岩体由古老的硅铝质大陆壳经重熔再结晶而成。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上莫吉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克巴斯陶岩体的成因,从地球化学方向对区域构造环境与构造特征进行约束。野外勘查以及年代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该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莫斯科期。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为硅质含量高的弱过铝质碱性花岗岩,高场强元素Zr、Th、Hf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Nb、Ti等亏损,构造背景判别结果为典型的铝质造山期后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Ce、Ba、Sr等元素较花岗斑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及部分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前进场岩体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进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部位。岩体北西边缘与林西组地层的接触带发育道伦达坝中型铜–钨–锡多金属岩浆热液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Na2O+K2O含量为6.12%~9.31%,Al2O3含量为14.42%~15.59%,A/CNK值为1.09~1.22,δ均值为2.41,在花岗岩ACF图解中落入S型花岗岩区。全岩总稀土含量为102.65~237.92μg/g,低Sr(89.91~192.80μg/g)高Yb(2.17~3.46μg/g),δEu值为0.46~0.81,亏损Ba,Sr,Eu,富集La,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在Rb–(Y+Nb)图解中显示后碰撞岩浆地球化学性质。利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确定岩体形成年代为(273±7.7)~(278±4.3)Ma,在早二叠世形成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后拉张伸展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
大苏吉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古中部东西向白云鄂博-赤峰花岗岩带上,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富硅,铝碱质量分数偏高,相对富钠贫钾,贫钙、镁,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属过铝质钙碱系列岩石.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Eu)=1.28~6.58,呈w(Eu)正异常.w(Sr)高,w(Y)、w(Yb)低,w(Sr)/w(Y)高,大离子亲石元素K、Th、Rb、Ba、Sr等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Y、Yb等相对亏损,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表明,大苏吉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可能是由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确定为探讨板块俯冲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深化该区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海省昆仑河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岩石年代学意义,对昆仑河两侧的晚三叠世花岗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该岩石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K_2O(5.36%~5.92%),低P_2O_5(0.07%~0.08%),FeO(0.27%~1.6%),TiO_2(0.18%~0.24%)的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相对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Hf,Zr则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含量高,ΣREE为(433.67~590.00)×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右倾斜型,(La/Yb)N值为9.74~16.86,岩石具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15~0.19),说明岩浆物质来源于地壳上部,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入。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该地区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00.9±1.1)Ma(MSWD=3.2),为晚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地球化学图解、区域地质背景及年代学证据,认为该花岗岩应为后碰撞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华南早古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和后碰撞伸展环境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选择华南早古生代黎川花岗岩开展锆石U-Pb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并分析后碰撞伸展环境的起始时间及形成机制。黎川岩体形成于443 Ma,属于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样品属于高硅、富钾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其A/CNK值为1.04 ~ 1.39,显示过铝质花岗岩特征。样品微量元素显示亏损Ba、Nb、Sr、P、Ti,富集Rb、Th、U、K、Pb等元素;轻稀土相对富集,强Eu负异常(δEu=0.27~0.74)。其具有低εNd(t)值(-8.4 ~ -9.8)、高(87Sr/86Sr)i值(0.478 83 ~ 0.723 64)、高104×Ga/Al(3.24 ~ 4.19)比值的特征。上述特征表明,黎川花岗岩属于A型岩浆岩范畴。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黎川过铝质A型花岗岩可能是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华南早古生代武夷-云开造山运动的高级变质岩和花岗岩的年代学特征,笔者认为华南早古生代武夷地块自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开始就从同碰撞环境转变为后碰撞伸展环境;该伸展环境可能是受到地壳迅速减薄,热地幔岩浆底侵导致造山带深部和壳幔相互熔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岩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硅酸盐全分析、稀土微量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法测定年龄,探讨吉林南部荒沟山地区侏罗纪花岗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荒沟山地区的老秃顶子岩体和草山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8~181 Ma;主要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质量分数为72.04%~73.68%),为准铝质到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质量分数为94.24×10-6~170.14×10-6),具有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51~0.69);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富集K、Rb、Th等不相容元素,亏损Ba、Nb、Ta、P、Ti等,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