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锐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17-1420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文学创作从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文化中汲取了丰沛的养分。她的长篇小说《爱药》是一个个萨满教文化意象连缀起来的印第安史诗。通过运用萨满巫术、念珠、神圣烟斗、蒲公英等萨满文化意象,厄德里克构建起印第安萨满文化在印第安社会中的失落、回归与传承的过程,并阐述了传统萨满文化在颠覆白人文化霸权、重构印第安民族身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选择和建构的结果,关乎该民族的生死存亡。厄德里克的著名小说《爱药》探讨了当代北美印第安民族内部成员之间如何共处,呈现了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四种文化形态:纵欲轻生的原始文化、苟且偷生的保守文化、爱生护生的女性文化和兼收并蓄的创新文化。小说揭示了爱在凝聚民族力量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序曲用不断对比的手法,高度集中了戏剧的中心思想,充分反映了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艰苦奋斗,使人们坚定了以牺牲换取幸福的信念,并且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英雄及人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诗经·国风》中透过委婉、细腻、缠绵、含蓄、温柔敦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压抑和苦闷,与《圣经·雅歌》中的淋漓尽致、热情奔放、自然流畅、优美田园牧歌似的不同欲爱表现形式,进行翔实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古代东西方民族对欲爱的不同态度及其民族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印第安人作为北美最早的居民,创造了辉煌的印第安文学传统。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这也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作品的主题。《爱之药》分析了深受主流社会影响的当代印第安人困顿混乱的生活状态,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印第安种族指出生存的必由之路,即维护族裔文化,回归部落传统,正视社会现实,融入多元文化。从印第安文学的复兴及其发展现状来看,美国印第安文学必将成为多元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所展示的几乎全是千疮百孔的爱情。但是她的散文《爱》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纯的、美的、让人心痛落泪的爱情故事。通过这篇文章,张爱玲为她所理解的“爱”作了一个诠释: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无法把握却又不能够忘怀的,哪怕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逢所留下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而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圣经文化的独特视角,对旧约圣经《路得记》记载的女主人公摩押女子路得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和解读,指出它内中所表达的婆媳之爱、恋人之爱及邻里之爱,决不是狭隘自私的个人之爱,而是博大利他的无私之爱,是一种跨越民族、宗教、血统或外貌的真正的人类大爱,这一不朽佳作所蕴含的一曲曲爱的赞歌,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露易丝·厄德里奇是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弗勒》是她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本文将从印第安神话传说与象征两个方面分析这个故事。通过对小说中印第安神话传说与象征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印第安文化,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雷祖威的短篇小说集《爱的痛苦》,通过细微的心理描述展现了生活在中美两个世界之间的华裔美国人的种种心态。本文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解读该作品中二代华裔男性的生存状态,指出他们在"第三空间"生存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亦可充分利用"第三空间"的优势,综合利用两种文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跨越种族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在《圣殿》故事的创作中,对男性人物进行了阉割,让他们或软弱,或势利,或冷酷无情,对女性人物则或赋予坚强、忍耐、忠贞的美德,或给予她们男权社会中男人所特有的控制力量,这与故事中描写的男性形成了强烈对比。虽然他对女主角谭波儿的“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从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争取变客体为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发现谭波儿的“恶”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生活在父系符号系统中受到压制的结果。同时福克纳对谭波儿的描写也无不透漏着同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无归属的印第安人埃贝尔如何依托印第安传统文化重新确立印第安信仰、找回自己本来具有的身份的过程,探讨部落土地和传统仪式在寻求身份认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是直接回应当下语境的小说。在后殖民图景下,迷失的阿三之流的第三世界女性,舍生忘我地进军欧美,结局却是那样的令人无奈和沮丧。阿三的生存境遇显然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暗合,王安忆把一个复杂而沉重的社会学问题渗透到个人化的故事里,古老的中华在后殖民图景下边缘化了,怎样进入国际关系的主流,理应成为整个民族普遍性的焦虑与困惑。这也正是《我爱比尔》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成书于满汉文化大融会的乾隆时代。曹雪芹深受满族文化的影响,巨著《红楼梦》带有浓郁的萨满色彩。萨满“三界”、“三魂”说,“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等观念在《红楼梦》文本中得到了艺术渗透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爱如温暖阳光,普照大地;有一种教育如春夜潜雨,润物无声。当爱与教育触碰时,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下一本传世之作——《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温凤霞 《科技信息》2010,(15):139-139,181
张悦然的小说集《十爱》表达了对爱、对生命、对人性的理解。她用梦幻的叙事,超凡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虚幻迷离又让人深感切肤之痛的爱的故事。张悦然在小说中从叙述方式、语言运用,到情感表达,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这是一篇逾越死亡让爱飞翔的梦幻之作。  相似文献   

17.
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以博弈论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为原型,讲述了纳什创立"博弈论"——陷入、抗争与克服"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获得诺贝奖的人生历程。在纳什克服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妻子艾丽西娅以及朋友用深沉的爱帮助他最终克服了精神分裂;分析纳什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除对数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外,政治的诉求是更重要的原因,从这点来看,"爱"的拯救并不能完全克服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8.
歌剧选段《我心永爱》是一首高难度的唱段,是近年来声乐比赛、音乐会以及声乐教学实践中受到广泛演唱的一首作品。本文从歌曲的创作内涵音、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歌曲的演唱难点、重点。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名篇《百合花》通过护送女创作员、借被子、以生命保护群众等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年轻、高大、英俊、高尚的通讯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美好、光辉的典型形象。作品充分展示了创作员、新媳妇与青年战士之间深切感人的同志友谊,军民深情,人间挚爱。那美丽、崇高的人物形象,那美好、真挚的人间情爱,恰如新媳妇献出的新婚棉被上那洁白、美丽的百合花一般,交汇成感人至深的美与爱的颂歌。  相似文献   

20.
张之薇 《科技信息》2007,(18):205-205
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在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创作技巧,赋予作品强烈的现代主义意味。本文通过分析《印度之行》标题的含义以及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意象,探讨了象征手法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