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公路就是能够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公路,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公路,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整体服务满意的公路。和谐公路应该包括公路与环境的和谐、公路与未来的和谐(适宜于未来的发展)、公路与社会的和谐(安全、以人为本)、公路与资源的和谐(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少的资源维持公路的需求)。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和谐公路,应在提高7方面“能力”上有突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崔金环  朱金凤 《科技信息》2009,(20):I0301-I0301
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情况下,全面推进公路养护工作建设节约型公路养护也是公路养护工作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攻克养护发展难题,做好公路全面养护工作,增强公路的服务功能,延长公路使用周期,降低养护成本,缓解养护投入压力,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方面,建设节约型公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养护工程质量,把实施高质量、耐久性的养护工程作为最大的节约措施,做到科学设计、精心施工。采取节能的养护措施和手段,推进公路养护节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工程质量,节约养护资金。强化精细管理,推进养护过程节约。科学做好资金预算管理。注重日常节约。同时,采取相关措施严格保障节约型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肖辉 《汉中科技》2011,(4):52-53
当前乡村公路迅速发展,公路建设产生的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乡村公路应采用灵活布线,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土貌使路线与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要重视乡村公路是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发挥公路对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莉霞 《科技资讯》2009,(25):49-49
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本文以S公路为例,通过对S公路常见病害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期望对养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从而,促使养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6.
赵昆 《科技资讯》2006,(4):28-29
随着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路施工越来越离不开工程机械设备。拥有工程机械数量的多少、性能的优劣,成为衡量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的公路设备静态管理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当前公路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的动态管理,有助于实现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对公路施工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永生 《广东科技》2011,20(20):186-187
目前在公路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不相符的现象,少数公路管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违法乱纪,甚至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公路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因此,要使公路职工成为一支在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都过硬的队伍,就必须加强公路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潘永波 《科技资讯》2006,(28):75-75
随着我国加入WTO,公路施工企业由原来的国内竞争变为国际竞争,由于公路施工企业经营的是建筑产品,而建筑产品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公路建筑产品成本涉及到原材料、人工费用、机械台班等诸多内容,增加了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难度,笔才试图通过对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分分析,并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一些对策,以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划分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现有一、二级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划分和类型划分的方法,提出了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划分应遵循的科学性、继承性、地方性、相似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以及区域划分方法;给出了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思路。根据公路三级区划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结合新疆自然条件与公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各种病害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确定了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20个描述指标。研究结果为全面系统地建立新疆公路自然分区提供了依据,可直接用于新疆公路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
汪英武 《科技信息》2011,(31):I0235-I0236
用先进的公路文化建设来推动公路事业的改革发展,增强公路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树立公路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促进公路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内容,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促进公路事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铸 《科技信息》2009,(23):I0304-I0304,I030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公路畅通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然而,每到雨季来临,这些地区的公路和桥梁水毁以及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就一直都是公路交通的最大自然灾害。据近年来普查统计,因水毁造成的县乡公路经济损失达亿元左右。因此,分析县乡村公路水毁造成的原因与类型,因地制宜地提出整治措施,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淑芹 《科技信息》2009,(27):259-259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此,公路部门应把创建学习型公路行业摆在重要位置,以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科技日新月异、公路建养市场激烈竞争、公路管理日益现代化及公路部门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新花 《科技信息》2008,(3):312-3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主要是提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名公路建设者,我认为公路建设、管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和谐公路的创建,使公路的建设、管理与自然、人、社会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4.
郭洪彦 《科技资讯》2006,(15):52-53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货流量成倍增长,乡村公路实难承重荷。全市乡镇平均每年投入公路改建保养资金高达1250万元。而乡、村公路的建设主要靠市乡两级政府。目前乡村公路现状,不但成为束缚我市农业生产的瓶颈,也是全市家民的一大负担。因此,提高乡村公路等级,不但是目前农民的企盼,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需。下面,仅就五常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公路建设发展的关系,以及中长期公路发展规模与趋势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董春平 《工程与建设》2009,23(6):870-87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低等级公路将要被逐步改建成等级较高的公路。因此,必须研究改建公路的各种技术措施,包括线形设计、结构设计、路拱调整、桥头处理等,以便使改建后的公路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玉瑛 《广东科技》2014,(24):155-156
公路养护编外人员是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持力量,在公路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形势下,单位要正视编外人员的现状,解决编外人员的待遇问题,制定编外人员的管理制度,实现公路养护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分析了目前公路养护编外人员在待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期为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国铭 《科技信息》2012,(29):370-370,391
国省道公路日常保养的管理是基层公路部门的工作重点,在公路养护机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本文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对公路日常保养管理的模式、路面保洁、合同计量、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公路施工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公路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则是保证公路作用充分发挥的关键环节。但是在现实的公路施工质量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提高我国公路施工质量、保证公路质量检测活动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路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中国公路建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市场化观点以及公路市场化的三大措施:公路经营化,投资主体化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建立了公路市场的七种模式,对中国公路市场化的主实践操作上的难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设施工质量对公路行车安全、公路使用寿命、公路养护工作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影响公路工程的竣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加强公路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已经成为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文中就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