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前景广阔的二茂铁及其衍生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 ,使其在物理、化学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在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此 ,对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在催化、电化学、功能材料、医药、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衍生物是近年来有机金属化学、结构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七种最具有代表性的二茂铁衍生物为例介绍近年来二茂铁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相似文献   

3.
单桥二茂铁番化合物([n]ferrocenophane)是一类分子内架桥的二茂铁衍生物,张力结构的二茂铁番类化合物是开环聚合潜在的单体,能生成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电、光、磁等特性的金属有机聚合物.综述了单桥二茂铁番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结构特征,并对其主要的应用开环聚合(ROP)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探讨了将其作为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当不施加外电场时,该新型分子和设计的衍生物分子均为中心对称结构,其非线性光学响应性质中的第一超极化率为零,对应于分子开关中的"关"状态;而在恰当的外电场强度下,转变为非中心对称结构,并具有很大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与物理性质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在光子学、光电子学、电子学等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近,大数据、光网络、微型光开关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二维材料(包括单层、少层和悬浮液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二维材料(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黑磷等)和非线性光学的基本理论,然后主要介绍了二维材料在不同非线性效应(参量过程包括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和四波混频等,非参量过程包括饱和吸收、双/多光子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等)中的发展现状,并在相应部分对这些微纳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由于芳基和杂芳基取代的二茂铁化合物在电化学、材料科学 (非线性光学材料 )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因此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1 ] .在合成芳基和杂芳基二茂铁的众多方法中 ,钯催化的碳—碳键交叉偶联反应是最方便的方法 ,其中有二茂铁与芳基硼酸的偶联[2 ,3] 、二茂铁与有机锡化合物的偶联 ,二茂铁锡衍生物 [4] 或二茂铁硼酸与芳基卤化物的偶联等 .这些反应存在的问题是必须预先合成碘基二茂铁、二茂铁硼或二茂铁锡的衍生物 ,并且偶联的产率也不理想 .另外 ,通过二茂铁与丁基锂的锂化反应 ,然后再与氯化锌反应制得的二茂铁基…  相似文献   

7.
手性钙钛矿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望应用于各类光电子器件中.同时,这类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还很少.本综述总结了手性钙钛矿材料在光学活性和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讨论了手性钙钛矿材料的基本结构及其构筑方法.其次,回顾了各类手性钙钛矿材料的光学活性,并总结了手性钙钛矿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最后,对手性钙钛矿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方酸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设计了给电子和吸电子基团取代的 1,3位取代方酸小分子 ,用FF AM1方法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与典型D -π -A结构的分子对硝基苯胺 (PNA)相比 ,多数方酸衍生物具有更强的光学非线性 .  相似文献   

9.
甲酰基丙基桥联双二茂铁和乙酰基丙基桥联双二茂铁分别与不同的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在氢氧化钠催化下进行Aldol缩合,可简便地得到含丙基桥联双二茂铁的α,β-不饱和羰基衍生物,产率均在86%以上.产物结构经1HNMR,IR及质谱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对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数据表明该类化合物均呈现出双核甚至多核电化学不等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该文简要介绍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特性 ,着重阐述了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尤其对金属酞菁及其衍生物的三阶非线性的结构因 χ3测量和如何提高其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等问题均进行了分析、评估等 .  相似文献   

11.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二阶NLO性质对晶体结构的依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7种香豆素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在理论和实验上分析了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对晶体结构的依赖性,表明这是一类热稳定性高、透光性好的化合物,分子在晶体中的趋向对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有重要影响,改良其晶体结构是提高这类材料综合性能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3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有机及无机物质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最后就3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配位聚合物以高新技术为背景的光、电、磁性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根据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状况并结合本研究组的近期工作,分析讨论了配位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组装,及其组成-结构-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 -凝胶 (Sol_Gel)法制备了含对硝基偶氮苯酚 (NHA)和分散橙 3(DO3)生色团的两种掺杂型有机 /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 (NLO)材料 ,并通过FTIR、1H_NMR、UV_VIS、DSC和二次谐波信号 (SHG)测量等方法对它们的制备过程和NLO性能进行了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掺杂型聚合物膜的最高掺杂量分别为w =7.2 %和w =11.3% ;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d33)值分别为 2 .91× 10 - 8esu和 6.14× 10 - 8esu ;两种聚合物膜的常温稳定性都较好 ,90d后d33 值都能保持其初值的 85%以上 ,373K下 10h后d33值也能保持其初值的 50 %左右 .  相似文献   

15.
The exploration of molecule-based nonlinear optical (NLO) material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s one of the novel areas developed recent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emistry. This review summarizes some of our recent researches on new NLO materials based on coordination compounds, which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devices.  相似文献   

16.
17.
设计、合成了新型的以均三嗪为核的八极分子2,4,6-三(对烯丙氧基苯乙烯基)均三嗪;用IR、EA、1H NMR、13CMNR、UV-vi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TG和UV-vis等性能,对其热稳定性和透明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粉末倍频法对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在DMF中该八极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1 nm,热分解温度为406℃,倍频效应强度为KDP晶体的1.2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透明性,可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新型、高效、优质倍频材料,我们合成了一类新型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红外、紫外、光声光谱及倍频性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倍频效率和较短的截止吸收波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a series of new chromophores with high second-or der nonlinear optical(NLO)activities have been designed for achieving a trade-off of the nonlinearity-transparency-ther mal stability. The NLO properties of these chromopho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by employing the AMI/Fi nite Field approach. It i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ed μβ0 values of some designed chromophores can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45 esu, and the highest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Td can be as high as 377℃, the highest glass transition tem perature Ts of their donor-embedded addition-type polyimides can be as high as 3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