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和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及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定位进行了观察,非胚性细胞内液泡大,大量的自体吞噬泡出现,在液泡膜上有ATP酶的活性反应.胚性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移中,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淀粉、脂滴积累,有较活跃的自体吞噬现象.细胞壁开始增厚,在细胞核,液泡膜,线粒体,内质网等部位有较高的ATP酶活性,在部分细胞壁中也存在有ATP酶活性反应沉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方法,以家兔红血细胞为材料,清晰地显示了质膜中有大量的ATP酶,并对其在质膜上的机能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盐豆木固氮根瘤内ATP酶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豆木根瘤进行了ATP酶 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ATP水解酶的磷酸铅沉淀分布于缩主细胞质、胞间隙,拟菌体周膜和液泡膜上。/  相似文献   

4.
5.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某些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当植物的体细胞一旦转化为胚性细胞后,各种细胞器相继增加,不仅丰富,而且活跃,早期的胚性细胞中ATP酶反应产物主要沉积于质膜和液泡膜上,后期ATP酶活性转入细胞内,液泡和细胞核中,而且在胚性细胞壁加厚处有活跃的ATP酶活性反应.在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胚性细胞分化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同时SOD活性与胚性细胞分化密切相关,表明胚性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低浓度的H2O2对胚性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存在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活性氧在诱发植物PCD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石刁柏(Asparagus of ficinalis)的花药愈伤组织及由该愈伤组织产生的根、茎和胚状体。愈伤组织可分为三种,其表面形态及将来的发育方向都有差异。胚状体有内、外两种起源方式,胚状体的发生是不同步的,其发育顺序及结构与合子胚大体相似,有少数胚状体形成了植株。茎端最早是在愈伤组织表层产生,茎端具典型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细胞仅一层。培养产生的根、茎与自然生长的根、茎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根端分生组织细胞内染色体上的ATPase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结果显示:染色体上有大量ATPase的分布;同时还看到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核仁上ATPase的活性也很高.综合染色体/质的结构特点和ATPase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为染色体/质骨架的组成成分,ATPase除了与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外,可能还执行着一定的其它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根端分生组织细胞内染色体上的ATPase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定位,结果显示:染色体上有大量ATPase的分布;同时还看到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核仁上ATPase的活性也很高.综合染色体/质的结构特点和ATPase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作为染色体/质骨架的组成成分,ATPase除了与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外,可能还执行着一定的其它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贡蕉花序外植体起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以及东莞大蕉薄片外植体起始的非胚性细胞悬浮系中,悬浮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的含量.结果显示,香蕉细胞悬浮系在培养过程中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GPs浓度与细胞系的发育状态相关,胚性细胞分泌的AGPs的含量高于非胚性细胞.该结果为今后研究AGPs与香蕉悬浮细胞胚性潜能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杂交粳稻3优18是天津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强优粳型杂交新组合,品质好,产量高,但分蘖力不高,不能再留种栽培.杂交粳稻3优18成熟胚在MS1培养基上诱导形成的初始愈伤组织呈深黄色、瘤状,为非松脆型、初始愈伤组织MS2培养基上经3~4个月继代培养,转变为浅黄色、小颗粒状、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将胚性愈伤组织置于悬浮培养基中培养,经4个多月可得分散性好、生长快的悬浮细胞培养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特征,方法: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人肺癌组织中分泌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降钙素(Calcitonin,CT)及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神经内分 细胞的表达,结果:肺神经内分泌癌,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45%和50%,GRP阳性细胞在小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及鳞癌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组织(P<0.01),CgA阳性细胞在类癌,高分化腺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癌组织(P<0.01),结论:肺癌分化程度与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的 类有显著相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肺癌组织发生过程表现出胚性重演的特点,胎肺发育与肺癌发生在一定程度可能存在相同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甘薯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其细胞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薯18叶片接种在附加2mg/L,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了质地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1mg/L,2,4-D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建立了增殖迅速、分散度良好的具有较高体胚分化能力的细胞悬浮系。小型细胞团(直径小于350μm)以2%-4%的接种量转移到无激素MS液体培养基中,可分化出大量体胚。在继代初期,悬浮系pH值呈下降趋势,细胞处于旺盛分裂时期,导致悬浮系鲜质量、干质量、细胞紧实体积(PVC)的显著升值;4d以后,pH值逐渐回升,细胞分裂缓慢而体积增长迅速,导致鲜质量、PVC增加而干质量少有变化;6d以后pH值继续回升而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4.
以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Trifoliumrepense)裁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在MB-9固体培养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MB+3mg/L2,4-D+07mg/LBA+02mg/LNAA+2mg/L甘氨酸+500mg/L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2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即每隔3~4d换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物学研究,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以量化形式揭示了小麦胚性细胞发生中淀粉的代谢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淀粉的代谢呈现动态变化,在胚性细胞形成时,单个胚性细胞内淀粉的积累达到第一个峰值5.0098%,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含量逐渐下降,球形胚期淀粉再次积累,形成第二个峰值2.3656%,还结合量化结果讨论了淀粉代谢动态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玉兰油细胞发育和挥发油产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t.)油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油细胞的结构特征是具有3层细胞壁--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和内纤维素壁层,杯形构造,特化的胞间连丝和油囊,油细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初生纤维素壁层、木栓质化壁层形成和内纤维素壁层形成3个阶段,其挥发油在细胞质和质体内合成。在油细胞发育早期,挥发油就以小滴形式开始在细胞质中产生,然后逐渐与油囊融合直接贮入油囊,与此同时,质体中也合成嗜锇物质,以后随质体解体进入细胞质中,再通过杯形构造积累入油囊。油囊中积累的油经OsO4染色后呈灰色,可分为两层,外层较内层,可能与油的两种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以各种温度处理人的血影细胞悬液60分钟后测定可滴定巯基含量和膜结合ATP 酶活力的变化,探讨高温损伤人红细胞膜机制的有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人的血影细胞悬液在48℃以上高温处理条件下,可滴定巯基含量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膜结合ATP 酶活力则随温度升高逐渐下降,酶活力变化与可滴定巯基含量变化两者呈负相关。本文初步讨论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钠钾ATP酶(Na , K -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氧化损伤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影响。 方法: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10例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测定晶状体内GSH含量和Na , K -ATP酶活性的改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相比GSH含量(P<0.05)、Na , K -ATP酶活性(P<0.01)均显著下降。 结论:氧化损伤参与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MB+3mg/1.2,4-D+0.7mg/LBA+0.2mg/LNAA+2mg/L甘氨酸十500mg/L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即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用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成苗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2,4-D和KT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对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外部形态和组织细胞学结构进行了 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叶柄组织发化的起始部位在维管束的维管束鞘细胞,启动时间是培养后2d;叶柄外植体培养至20d左右,愈伤组织呈松散透明状态,胚性细胞出现,标志着进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胚性细胞多发生在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细胞,细胞大而壁薄,与非胚性细胞联系疏松,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浓厚,分别观察有单细胞、二分体和四分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