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文化遗产,除作家文学外,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多彩。自1204年,成吉思汗今塔塔统阿创制畏兀儿文字后,蒙古民间文艺便被记录下来,十三世纪流传下来的珍贵典籍,世称蒙古三大史书和三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蒙古秘史》,全书十二卷,十万余字,其中史诗般的韵文多达一千九百余行。记述了蒙古族古老的风土人情,习俗信仰;记述了许多蒙古族原始神话和成吉思汗先祖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东北蒙古族中流传已久,深受牧民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梦想,是以先天八卦方位为结构方位,并且由《山经》、《海经》两个同心圆模型组合成一部《山海经》,表征的却东部华部落与西部巴蜀部落的文化交流与融汇。依据《列子》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已经暗示了《山海经》作者为禹、益。直到西汉刘歆才最终提出《山海经》作者为禹、益。清毕沅重申《山海经》作于禹益,述于周秦。  相似文献   

3.
奥音 《科技信息》2012,(7):654-654,656
《江格尔》是众多蒙古族优秀史诗中的一部,亦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其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的卫拉特蒙古人居住区域,是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蒙古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江格尔》的文化内涵、结构体系、艺术形象、诗性语言及艺术表演等层面多角度地进行了审美探求。  相似文献   

4.
《西藏大学学报》2013,(1):207-208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一)本章译文主要记载了第七世噶玛巴却扎嘉措于1469-1476年在藏族地区的一些活动,以及藏族社会、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较全面地反映了15世纪西藏地方的历史,尤其是一般藏族史籍记载较少的西藏金沙江流域的历史状况,在本章中有较多的记载,是过去少见的史料。例如灵仓(即灵赞善王)所在地,该地有土司、本勤及万户长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和部分藏族均以游牧文化著称于世,他们所创造的天神体系的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蒙古族的天神神话和藏族的天神神话从神话体系和天神信仰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蒙古族的敖包祭祀和藏族的拉资都是天神信仰的表征,由此可以总结游牧民族天神神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四胡作为传统蒙古族弓弦乐器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东三省等蒙古族聚集地区。包雪峰在制作蒙古族四胡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详细考察其从备料、加工到制作琴筒、琴轴、琴杆、琴托,再到组装上弦、试音的整个流程,发现蒙古族四胡制作工艺的核心技艺是琴筒蒙皮,也是决定蒙古族四胡优劣的关键。在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的今天,内蒙古高校开设民族乐器制作课程成为当代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乐器制作工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文天文历算学方面的资料,认为其历史悠久,内容涉及五行、纪日法、八卦、二十八宿、十二生肖以及十二因缘等。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中,有关藏族历法方面保留有比较全面的资料,对此进行研究对进一步认识藏族天文历算文化,尤其是藏族历法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庆英研究员陈庆英男,汉族,1941年10月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祖籍广东省台山县,1964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学院,曾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中学和民族师范学校任教员,1978年至1981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古藏文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有(包含合著):《元朝帝师八思巴》、《中国藏族部落)}、《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人《塔尔寺概况》、《蒙藏关系史略》、《吐着货普赤德松赞传略》、《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等,…  相似文献   

10.
屈原《涉江》中的辰阳、溆浦,根据他的被迁地域、航行里程、乘用船具及所去时间考虑,不可能是今湖南的辰溪、溆浦。从地望实际、史料记载、地理遗存和考古成果等方面研究,辰阳应即今湖南汉寿,溆浦则应在今湖南湘阴。  相似文献   

11.
《蒙古—卫拉特法典》(以下均简称《法典》)是十七世纪蒙古族的一部重要法律典籍,是古代蒙古族三大法律文献之一。本文就《法典》中有关保护草原、牲畜及野生动物,调节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法规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进而探讨了十七世纪蒙古族的生态法规和生态思想,以期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形成了典型的草原法律文化.自蒙古汗国时期,蒙古族就不断与中原地区往来,元朝时,蒙古族的草原法律文化与中原法律文化进行了第一次融通,这次短暂而非全面的融通碰撞出一些火花.清朝时,在儒家民族观的影响下,蒙古族法律文化与中原法律文化全面融通,蒙古族法律文化受到中原法律文化中的刑罚方式、犯罪主观形态、伦理法律等影响,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通,形成了体现蒙汉法律文化的《理藩院则例》这一民族法规.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罗马教皇委派佛罗伦萨教士马黎诺里向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进呈教皇信件和一匹佛郎国(令法国)异马,引起元廷震动,谓之天马。顺帝在朝中举行盛会,令文人学士和画家著诗文、作画来记述这一盛事,《元史》亦有记载。蒙古族作为马背民族,对于马寄有深厚的感情。此时的域外贡马之事,引起朝中蒙古族上层对自己民族往事的回顾与追忆。他们在马身上寄托和传承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元末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接触频繁,其文化交流处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4.
部落是藏族社会的根基,史诗中岭部落从单一的血亲联盟逐渐发展成以联姻、战争为前提的部落联盟,统一了青藏高原。它艺术地再现了古代藏族社会从氏族、部族、部落到部落联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官员服饰不仅记载了藏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藏族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文章通过比对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对西藏博物馆馆藏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进行研究,对俗官服饰的基本类型即礼服、公服和便服等三类从样式、质地、纹样方面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其基本特点、类别、文化交流元素等,较完整地展示了清代西藏地方噶厦政府俗官服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正>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一部展示早期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我们从这本记载成吉思汗和整个蒙古民族成长过程的著作里,不仅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包含其中的深邃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而且还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包含其中的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本文主要分析该书所体现的正义观的内容和本质。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旧土尔扈特蒙古札萨克卓哩克图汗若干史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喀喇沙尔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蒙古南部落的札萨克卓哩克图汗是著名民族英雄土尔扈特可汗渥巴锡的直系后裔,为清代爵位最高的五位蒙古王公之一,在清代和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历来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优待和重视。由于史料的相对匮乏或记载有误,有关札萨克卓哩克图汗的诸多史实迄今仍不为人所知,《光绪朝朱批奏折》等史籍的出版为澄清晚清时期的若干史实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档案。  相似文献   

18.
本从青藏高原上人类发展的实际历史轨迹、氏族社会的概念、特点以及“天赤七王”时,雅隆部落的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反驳了一些学认为“天赤七王”时期,雅隆部落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观点,并得出了藏族先民那时已处在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初期过度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撒拉族的祖先来自土库曼斯坦的一个叫做"撒勒尔(SALYR)的部落,如今这个古代中亚的撒勒尔部落早已作为土库曼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但迁移到中国的一部分撒勒尔部落人又与青海的藏族、甘肃、青海的回族、蒙古族、汉族通过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撒拉族,他们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撒勒尔部落了。撒拉族中的韩姓多为根子姓氏,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都是后来与撒拉族融合为一族后的外族的姓氏。  相似文献   

20.
"杨志卖刀"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一个发生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的真实事件。其理由有三:一,《宣和遗事》明确记载这个故事发生在宣和二年(1120)初春,地点在颍州;二,结合主人公的身份和宋代水路交通、地理方位等各方面情况看,《宣和遗事》的记载是合乎情理的;三,《水浒传》把"杨志卖刀"说成是发生在开封的故事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