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无损检测机械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由平面、弧面、球面等组成的零部件的超声无损检测问题,提高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机械手的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借助于超声检测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研制了一种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的机械手。该机械手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等组成,通过PC机控制,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并实时获取坐标信息,有利于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分析,其结构简单,性能价格比高,不仅能够用于超声无损检测,而且也可以用于其他场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讨论了超声波检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超声检测用机械手,介绍了该机械手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姿态调整速度快、检测范围大、适应性广等优点.结合超声测距原理,利用反求技术,该机械手可以重建被测工件的曲面模型.  相似文献   

3.
多通道虚拟超声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通道虚拟超声检测系统由计算机、3块PC插卡(多通道超声发射/接收卡、超声图像卡与步进电机驱动卡)、聚焦探头和机械系统组成,能够实现,A、B、C扫描成像,数据处理,缺陷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信号和图像处理技术引入超声无损检测领域,拓宽了传统超声检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一套超声无损检测计算机集成系统。该系统集测试、控制、数据采集与模式识别于一体,系统扫查精度高、数字信号采集与处理功能强、有多种图形图像输出模式,能够用于多种材料结构的无损探伤和缺陷评价,满足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新材料研发及无损检测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工业无损检测中人们利用超声点云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需求,提出一种UML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用于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的建模方法.分析系统需求,并利用UML和组件技术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构建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系统模型,包括系统的架构、需求、用例、静态类、活动、时序和组件部署模型,开发出超声三维可视化无损检测软件系统原型,并经过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系统开发实践证明:基于UML和组件技术的超声三维可视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复用性、维护性和可拓展性强,为研究超声点云的三维重建算法和将其用于工业无损检测的目标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石油炼化厂区防爆环境下管道厚度的在线无损检测,通过磁场聚焦和线圈优化等设计,研制了高提离距离的横波电磁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实验中分别对厚度22 mm的标准试块和12.16 mm的管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提离距离6 mm以内,该研究能够满足炼化厂区的管道厚度检测需求,为电磁超声检测技术通过防爆设计和认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孟凡林 《科技资讯》2013,(36):115-116
近几年来,随着电磁技术与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出现的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而无损检测新技术能够确保电站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超声相控阵、超声导波以及内置旋转式超声波定量检测等新兴起的无损检测技术在电站锅炉中检测中的优点、缺点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成果简介、适用范围及用途 该成果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原理,对发电机转子中心孔实现自动超声波成像检测和评价;该仪器在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机械自控、超声检测、无损评价和全信息存储等功能。该成果可直接用于电力系统发电机转子中心孔的检测,同时还可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空心轴质量检测及其他管状工件的超声/涡流成像检测。  相似文献   

9.
袁书生 《科技信息》2012,(36):141-142
本文介绍了目前无损检测领域中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等常用技术,以及迅速发展并受人们普遍关注的超声相控阵、激光、红外、微波、磁记忆等检测新技术,并对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构的无损检测是土木工程研究的新课题,它可以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突然破坏。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负荷响应技术、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一套能够即时得到食品,农产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糖酸度等精确指标的检测系统——“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项目,由江苏大学赵杰文、黄星奕、邹小波等教授学者开发研制完成,并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人体信号是随机性和背景噪声都很强的复杂信号。文章首先研究了利用超声Doppler技术定量检测血流速度的方法,然后将一些现代信息处理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医学超声的信息处理,为医学超声信息的特征提取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理论包括:分形、数学形态学、数量化、小波变换、极点轨迹和血管传输线模型等。文章最后阐述了利用上述新方法作为技术核心而研制的三套应用系统;肺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无损估测系统、彩色编码的声谱系统和超声血流定量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Hilbert-Huang变换在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对缺陷位置和相对大小的表征能力,该文将H ilbert-Huang变换方法用于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信号的处理。粗晶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信号具有非线性、非稳态和低信噪比的特性,H ilbert-Huang变换对此类信号的特征提取具有独特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H ilbert-Huang变换的瞬时频率能够确定缺陷位置,瞬时幅度可表征缺陷的相对大小;该方法达到了对0.6mm晶粒平均直径的粗晶奥氏体不锈钢中65 mm深、0.8 mm平底孔的小缺陷检出能力,说明H ilbert-Huang变换有效提高了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的缺陷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论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新刚 《科技资讯》2010,(14):113-113
由于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结构安全、使用可靠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无损检测技术具备不破坏试件与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因而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磁记忆检测、漏磁检测、红外检测等七种常见的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并对如何选择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检测原理无损地显示人体内部形态结构的三维体积成像技术,具有操作安全、使用灵活、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以及应用前景广阔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本文从三维数据的采集技术、三维成像的图象处理技术、三维图象显示技术、专用三维成像处理系统以及其它创新方面分析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超声混频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能够灵活地进行波型转换、选择入射频率、调整混频的传播方向和调整混合区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检测方法灵活度高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主要针对体波混合和Lamb波混合的情形,梳理了该技术的理论成果和应用现状;然后,阐述了三阶非线性下混频技术的新成果;最后,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虚拟仪器的近红外整粒小麦成分的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搭建了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整粒小麦成分含量的系统。详细介绍了 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扫描了40个已知粗蛋白化学值的整粒小麦样品的光谱图,建立了光谱数据与整粒小麦 粗蛋白含量间的关系模型来检验此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用于现场对整粒小麦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8.
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明  苗长云 《天津科技》2011,38(1):75-7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安全、工业生产和医疗诊断等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了射线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3种无损检测方法,并阐述了这些检测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了超声导波的性质、导波传播模式和分析方法以及在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提出设计一款小型基于嵌入式的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系统,对钢轨中可能出现的裂缝进行探伤。在铁路钢轨的室外恶劣环境下,实现超声导波检测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TOFD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作为一种日臻成熟的超声检测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机械、船舶、特种设备的无损探伤工作中。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超声波检测中TOFD方法的物理原理和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列出了TOFD技术在检测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TOFD检测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