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能量色散谱(EDS)分析技术对同属常绿乔木抗旱抗寒性不同的祁连圆柏和圆柏在不同月份叶片元素质量分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两种圆柏属植物叶片元素的季节变化和抗旱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元素质量分数高低的顺序为Ca>K>Cl>Si>S>Mg>P>Na,而圆柏的为Ca>K>Cl>Si>S>P>Mg>Na.常温生长和低温休眠阶段Ca,Cl,Mg和Na在祁连圆柏和圆柏中的相对高低发生变化.在冬季,圆柏P和S积累较多,祁连圆柏Na,Mg,Si积累较多.圆柏属植物叶片元素季节的规律性变化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理论预言超重核270Hs是“双幻数”形变核. 利用二参量Smoluchowski方程计算了248Cm (26Mg, 4n) 270Hs, 244Pu (30Si, 4n) 270Hs, 238U (36S, 4n) 270Hs, 和226Ra (48Ca, 4n) 270Hs反应的蒸发残余截面σ ER (E). 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大的负Q值, 226Ra (48Ca, 4n) 270Hs和238U (36S, 4n) 270Hs是合成超重核270Hs的两个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中的质子幻数核及巨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计算了O, Ca, Ni, Zr, Sn, Pb等质子幻数同位素链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核素的基态性质. 理论结果可以很好地符合实验结合能Eb和双中子分离能S2n. 预言的中子滴线核分别是: 28O, 72Ca, 98Ni, 136Zr, 176Sn, 及266Pb. 特别地, 由于中子滴线附近的奇特Ca核, 有可能形成中子巨晕核, 我们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从双中子分离能、均方根半径、密度分布、单粒子能级、包括连续谱在内的能级占据几率等方面详细分析了A>60的Ca同位素晕核和巨晕核的性质. 还分析了Ca同位素链中自旋轨道劈裂和核势的弥散. 更进一步, 研究了Ca附近轻核的中子滴线核区, 指出了在更轻的Ne-Na-Mg滴线核区存在巨晕现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河流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特征,分别于2007年春季和夏季对流域低水期、高水期的西、北江及思贤滘河道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测调查。结合实测河道水体理化参数,采用碳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参数相关分析法,对西、北江流域及其滘口的河流DIC组成、性质及其碳源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的河流DIC的组成、性质都有明显的差异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42 μmol/L、1 637 μmol/L和-11.75‰、-12.44 ‰;而夏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86 μmol/L、1 383 μmol/L和-13.03‰、-12.77‰。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这种差异反映出西、北江流域结构特性对DIC侵蚀、输移的显著影响。夏季汛期,流域的高温多雨环境致使大量有机质汇入河道、强烈分解、释放大量轻碳,使得西、北江河道δ13CDIC都低于春季;由于汛期高温和径流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江DIC远远小于春季,而西江DIC却略高于春季。思贤滘水道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受西、北江来水的控制发生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探究了鸡中铅同位素与相关元素在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中的差异性,以探讨有机鸡样品溯源的可能性。相同品种的鸡分别采用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别对有机鸡和普通鸡样品中的铅同位素比值和相关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和P、Zn、Fe、Mn、Mg、Ca、Cu、Na、K元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初步表明,Zn、Mn、Mg、Ca、Cu、Na、K为有机鸡和普通鸡样品中的特征无机元素;聚类分析可将鸡样品分为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两大类,通过判别分析所得模型的初始分组正确率为100.0%,交叉验证正确率为90.0%。利用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相关元素(P、Zn、Fe、Mn、Mg、Ca、Cu、Na、K)含量分析能够对有机鸡进行有效溯源识别,研究结果可为有机鸡的鉴别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个系列的过渡元素硅钼钨多元取代多金属含氧簇合物:K4H2[M(OH2)SiMo2W9O39].nH2O (M=Mn2+,Co2+,Ni2+,Cu2+, Zn2+, Cd2+; n=21-26)。通过IR,UV,XPS,TG-DTA,XRD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提铝渣对土壤养分及芹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高铝粉煤灰提铝副产物硅钙渣对土壤养分及芹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加量(0,0.5,1,2,3 g·kg~(-1))的硅钙渣对华南红壤的pH值和有效Ca,Mg,Si等养分含量及其对芹菜株高、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0.5~3 g·kg~(-1)的硅钙渣能显著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4.98~7.15),使土壤趋于中性,增加土壤矿质元素(Ca,Mg,Si)的有效态含量,其中施加量与土壤pH值、有效Ca,Mg,Si含量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施加硅钙渣能促进芹菜生长发育,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7.10%~15.00%,株高增加-11.98%~10.63%,产量增加4.52%~45.92%.同时,促进芹菜营养吸收,提高芹菜营养品质,芹菜中Ca,Mg含量分别增加了2.74%~17.10%和22.80%~57.31%;Ca,Mg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4.79%~80.47%和44.82%~114.51%;叶片及茎秆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1.04~1.81倍和1.41~2.67倍.说明高铝粉煤灰提铝副产物硅钙渣是一种很好的硅钙肥原料,有利于抑制土壤酸化,补充土壤有效矿质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并提高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陈军军  赵靖舟  李军  曹青  王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598-10604
通过对志丹-甘泉地区天然气样品的组分、稳定碳氢同位素的测定,综合分析、对比、认为:①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志丹地区天然气主要组分甲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2‰≤δ13C1≤-25‰范围内,乙烷的稳定碳同位素主要分布在-38‰≤δ13C2≤-24‰范围内,天然气甲烷氢同位素主要分布在-170‰≤δ2D1≤-160‰内;②研究区碳氢同位素相比北部苏里格气田偏重,天然气类型主要为煤系烃源岩Ⅲ型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同时混有少量液态烃的二次裂解气。该区天然气已发生明显的次生变化,但是扩散运移和外部气源的混入都可以使测试样品发生碳同位素的斜率的倒转;③运移分馏是造成该区天然气产生碳同位素倒转和次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成果认识对本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类似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冀东地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分配规律,以春小麦品种冀张春3号为材料,研究了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中Ni,Cu,Zn,Fe,Mn,Ca,Mg,K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器官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变化各异,在发育前期或发育后期呈"单峰"或"双峰"变化。生育期各器官中矿质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值大小比较,除叶片中Ca和茎秆中K的质量分数高于其它器官外,其它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以根系中最高。生育前期(三叶期~孕穗期)Ni,Fe,Mn主要积累于根系;Cu和Ca主要积累于叶片;Zn,Mg,K主要积累于茎秆。进入成熟期,Cu,Zn,Mn,Mg主要向籽粒中转移(分配率分别为65.02%,46.73%,53.90%,44.73%),Ni和K主要积累于茎秆(分配率分别为32.04%和35.22%)和籽粒(分配率分别为22.28%和32.36%)中,Fe主要以叶片中积累为主(分配率为32.87%),Ca主要积累于小麦茎秆中(分配率为46.04%)。拔节期至孕穗期是矿质元素吸收速率最高的时期;乳熟期至成熟期Ni,Mn,Fe,Ca元素出现二次吸收高峰。  相似文献   

10.
毛樱桃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野生毛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9个生长时期的周年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Zn,Fe,Cu元素周年动态变化各异;Ca与Mg,Mn与K之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Zn,Fe二元素分别与Ca,Mg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Ca与Mg之间、Mn与K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野生毛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按含量高低排序为:Ca>K>Mg>Fe>Mn>Zn>Cu,用于叶分析营养诊断标准的适宜时期为5月16~5月23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Na+、K+、Ca2+、Mg2+、Fe2+、Fe3+六种离子对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的影响和溶解氧、阳离子、粘土矿物以及细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采出污水配注聚合物的参考控制指标和限度。研究结果表明,高价金属阳离子是影响聚合物水溶液初始黏度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Fe3+>Mg2+>Ca2+>Na+>K+。配制用水的基本要求是不含铁离子,Ca2+离子含量控制在2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mg/L以下;Mg2+离子含量控制在1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30mg/L以下;Na+、K+离子含量应该控制在20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0mg/L以下。高价金属离子和溶解氧是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Mg2+(Ca2+)>Fe3+>Na+(K+),一价阳离子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细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水稻对硅、钾、钙、镁的不同吸收效应,同时探索含钾硅酸盐矿物的肥料价值,本文采用了动力学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水稻对硅、钾、钙、镁的吸收速率因肥料配比差异而不同;而施用多元复合物,水稻生长过程中对硅、钾、钙、镁的吸收速率明显增加;四个动力学方程对水稻吸收养分规律的拟合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性或显著性水平;单从相关系数及其变异系数来看,四种养分的拟合情况均以Freybdkucg方程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桂西南不同地层土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先琨  苏宗明 《广西科学》2001,8(4):301-307
以隆安县为桂西南代表 ,根据地层、地形、土类等确定调查路线和采样点 ,挖掘土壤剖面 ,采集 B层土壤 ,同一地层采集多个样品充分混合 ,以风干土混合样进行分析。测定 2 1个地层土壤的 Fe、 Al、 Si、 N、 P、 K、Na、 Ca、 Mg、 Mn、 Zn、 Cu、 S、 B、 Mo、 Co、 Ni、 Cr、 Sr、 Ba、 V、 As、 Ge、 Ga、 Se、 Cl、 I、 W、 F、 Br、 Sn元素含量。其中 Fe、 Al、 Zn、 Ni、 V、As、Se含量和 Si、P、 K、Na、Ca、 Mg、 S、Ga含量分别高于和低于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 ,Mn、Cu、B、Mo、Co、Cr含量处于背景值范围。As的含量高于我国土壤临界含量。Ca、Mn、S的变异系数 >10 0 % ,N、 P、K、 Na、Mg、Zn、Mo、 Ni、Cr、Sr、 Ba、As、Ge、 Se、 Cl、I、W元素的变异系数为 5 0 %~ 10 0 % ,Fe、Al、Si、Cu、B、Co、V元素的变异较小。该区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等基性岩发育的土壤比由粉砂岩、页岩、泥岩和第四纪红土等基岩发育的土壤富铝化程度深 ,Fe、Al富集明显。各地层 Si、Ca、Mg、Na、K的迁移量大 ,以 Si迁移和 Fe富集为主要特征。378对元素组合中 ,10 9对元素组合之间相关关系 P<0 .0 5 ,134对元素组合之间相关关系 P <0 .0 1,且以正相关为主 ;Si与其他元素间的关系多为负相关 ;过渡元素间大多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Wheat straw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s black liquor is blamed for contributing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 technical breakthrough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recovery for wheat straw pulping afte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es. Wheat straw pulp chemical recovery projects with the pulping capacity of 75-100t/d have been put into 132--production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Evaporation of wheat straw pulp…  相似文献   

15.
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及发育和土壤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测定了莲果皮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含有Na,Mg,AI,si,P,S,Cl,K,Ca等9种元素,偶见Mn与Fe。在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递增,而K,Cl,S,P 4种的元素含量递减。在不同组织中,上述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如外表皮中Ca含量最高,而内表皮中K的含量最高。土壤对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影响很大,莲的同一品种磨山红栽种于武汉及北京两地,其Si,Al,Mg和ca含量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Combustion experiments for three coals of different ranks were conducted in an electrically-heated drop tube furnace. The size distributions of major elements in the residual ash particles (>0.4μm) such as Al, Si, S, P, Na, Mg, K, Ca and Fe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 and Si in the residual ash particles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article size, 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 and P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particle size. No consistent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for Na, Mg, K, Ca and Fe. The established deposition model accounting for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s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ble to some major elements as well. The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refractory elements, Al and Si,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deposition of vaporized elements on particle surfaces. A dominant fraction of S and P vaporized during coal combustion. Their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surface condensation, reaction or adsorption. The partitioning mechanisms of Na, Mg, K, Ca and Fe were more complex.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50706013, 50721005 & 50720145604)  相似文献   

17.
大宝山尾矿库向下游排放的尾矿水为酸性水,其pH值低至2.5~3.5,Cd2+、Pb2+、Zn2+和SO42-等离子含量高,对下游生态会继续造成严重污染。利用9K培养基从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中分离出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并对其生长性能作了初步研究。在分离培养过程中生成了黄钾铁矾沉淀。黄钾铁矾的生成是溶液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验还表明,在pH为2.0~2.5的9K培养基培养10 d后,酸性矿山废水的Cd2+、Cu2+、Pb2+、Zn2+等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pH为3.0时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不同产地钩藤不同部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剑河、都匀钩藤样品进行钩、茎微量元素(Na、Mg、K、Ca、Mn、Fe、Co、Zn、Cu、Mo)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剑河钩藤钩、茎中Na、Mg、K、Ca、Fe、Zn、Cu、Mo含量均高于都匀钩藤钩、茎中含量。Zn/Cu比大小顺序均为茎钩和茎钩,都匀钩藤钩、茎、钩和茎中Zn/Cu比均高于剑河钩藤对应部位的Zn/Cu比。不同产区钩藤间Mn和Mg,Mn和Ca、Fe和K、Zn和Mg、Zn和Ca、Cu和Na、Cu和Na、Mo和Fe(p0.05)显著正相关,K和Na、Ca和Mg、Cu和K、Cu和Fe(p0.01)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完全营养液条件下(K+40mg/L),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比不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双白-211-竹印”分蘖期全株、根、茎秆的K,Na,Ca,Mg,Fe含量减少,根中的Mg含量稍多;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K,Mg含量增加.Fe含量在茎秆也多.在低钾(K+3mg/L)营养液条件,“湘早糯1号”分蘖期植株苗高、苗干重、根干重、根体积及植株的K,Mg,Fe;茎秆的K,Mg;根的K,Na,Ca,Mg,Fe含量均比“双白-211-竹印”增加;孕穗期全株、根、茎秆的上述5种营养元素含量都增多,茎秆的Fe含量相近.耐低钾基因型水稻品种“湘早糯1号”在低钾(K+3mg/L)条件下抽穗率达96%,结实率达31.1%,不耐低钾品种“双白-211-竹印”抽穗率少于10%,且不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