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重症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行之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分析对32例重症患者进行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中仅2例留置2d,其余均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PICC是临床护理重症病人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重症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行之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分析对32例重症患者进行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中仅2例留置2d,其余均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PICC是临床护理重症病人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输液的护理操作技巧.方法通过对临床3000多例手术病人输液技术的操作与观察.结果通过对输液技术的观察,得出此方法.在输液护理操作过程中能很好地配合术中用药,使手术在静脉输液的安全保障下顺利进行.结论娴熟的输液护理操作技术为保证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挽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输液的护理操作技巧.方法通过对临床3000多例手术病人输液技术的操作与观察.结果通过对输液技术的观察,得出此方法.在输液护理操作过程中能很好地配合术中用药,使手术在静脉输液的安全保障下顺利进行.结论娴熟的输液护理操作技术为保证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挽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术,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输液治疗满意度。为创伤患者的药物、血液和营养制品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高渗液及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维持衡定状态下的正常补液,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创伤患者经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静脉输液资料。结果:108例患者1次成功进行PICC置管术达105例,置管期间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病人对输液满意度提高至100%。结论:创伤患者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减少患者发生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与输液相关护理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本院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在成立2年来的1245例患儿静脉穿刺输液相关的操作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本组1245例患儿静脉1次穿刺成功1213例(97.43%),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整体穿刺水平和自信心;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和工作效率。结论注意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心、脑、肾疾病中老年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KDC)的抢救方法.方法:消化道与静脉同时补液.经消化道补冷开水占输入液体量的1/3左右,补液速度为100~200ml/h;以静脉补液占日输液量的2/3左右.结果:12例HNKDC病人,抢救成功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亡率22.2%.结论:经消化道与静脉同时补液,是抢救患有心、脑、肾疾病合并HNKDC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1.
96例肿瘤患者PICC留置管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ICC留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留置管在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结果:96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7.9%,留置时间9~273 d(平均56 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相似文献   

12.
龙淑红 《科技信息》2009,(24):329-329
目的:提供静脉输液中科学有效的不同排气方法,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方法:对比、统计学方法。结果:改良排气方法效果更好。结论:椎广应用改良排气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7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次选取的97例需实施静脉输液的患者,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成功率为80.41%,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失败率为19.59%。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保障静脉输液成功的首要因素,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从而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实施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2160例手术病人按随机分组法,分成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和普通静脉钢针静脉输液组(对照组)分析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技术成熟、效果肯定,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2160例手术病人按随机分组法,分成静脉留置针组(观察组)和普通静脉钢针静脉输液组(对照组)分析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技术成熟、效果肯定,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建明 《科技信息》2009,(31):I0376-I0376
目的:了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病人的有效率。方法:32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伴发胸腺肿瘤者18例)行胸腺切除术,浸润型胸腺肿瘤同时切除扩散的病灶及浸润了的邻近组织,手术前后并同辅助治疗。结果:全组手术疗效满意,无手术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按Monden标准:缓解14例,改善12例,无变化6例。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病人的需求,通过门诊输液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病人从医行为,从而使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方法:将109例连续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外,另外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2组进行相关卫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观察比较2组患者输液前后的从医行为的情况;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从医行为大大提高(P<0.01),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提高病人从医行为,密切护患关系,使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病人的需求,通过门诊输液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提高病人从医行为,从而使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方法:将109例连续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外,另外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护理,2组进行相关卫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观察比较2组患者输液前后的从医行为的情况;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从医行为大大提高(P<0.01),输液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提高病人从医行为,密切护患关系,使患者对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并应用适合小儿手臂生理特征的小儿输液手臂固定板约束手臂,预防小儿手臂静脉输液渗漏。方法制作小儿输液手臂固定板并应用于临床,将800例手臂静脉输液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除常规使用胶布固定外不采取其它措施,观察组使用小儿输液手臂固定板约束手臂。结果观察组发生输液渗漏19人次,对照组85人发生输液渗漏1次,9人输液渗漏2次,5人输液渗漏3次,合计输液渗漏118人次,结论使用小儿输液手臂固定板约束手臂能有效预防输液渗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优质病房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运用舒适护理前后的100例患者在输液环境、护士的技术操作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在输液的全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使病人的总体满意度由70.1%上升到95.3%.结论 舒适护理运用于优质病房静脉输液,提高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