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与证券的收益率无关和相关情况下,研究了通货膨胀率影响下的最优资产组合模型,得出了最优解,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政府经济部门更有效地调控经济及个人投资者进行合理投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带有初始风险证券的投资者如何进行投资以及当风险证券的收益率或者风险发生变化时如何调整投资策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最大最小化平均绝对离差作为风险测度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得到最优投资策略,着重讨论了当风险证券的收益率或风险发生变化时,最优投资策略的稳定性以及最优投资策略的调整,得到了当某个风险证券的收益率或其风险发生变化时,最优投资策略的稳定条件以及策略的调整方案,还刻画了有效边界的结构,并证明了有效边界是一条折线段,最后对含无风险证券的情形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Merton(1971)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策略模型,利用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复制卖权的方法,建立连续时间条件下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模型.在连续时间条件下,把投资者的个人跨期动态投资组合保险决策问题转换为一个静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解出组合保险者最优财富水平对应的最优策略,比较其与Merton的最优投资消费模型投资策略的异同,结果显示参与保险的投资者最优策略与其所拥有的财富无关,与市场风险相关,即市场风险越高,对投资组合保险的需求越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保险资金投资的特殊性建立了投资决策的动态模型,并利用近似Markov链计算了数值解. 与经典的Merton模型不同,保险资金投于风险证券的量仅在增资区域中随财富而递增,在控制区域内不会显著增加, 甚至反而可能递减.最后就降息、保险资金现金流与风险证券的相关性、保险公司业绩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尾部相关性对投资组合VaR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模拟,研究两种不同的风险度量(VaR和方差)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当用方差度量风险时,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越小,资产组合的风险就越小.当用VaR度量风险时,收益率间的尾部相关性对VaR也有显著影响.如果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小,而尾部相关性较大,则风险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6.
含有无风险资产的情绪最优投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投资者情绪构建了含有无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及有效边界方程。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投资组合各资产权重及组合有效边界斜率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情绪高涨(低落),将导致最优投资组合中无风险资产的份额下降(上升)及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的斜率增大(减小)。最后,通过人民币储蓄存款与投资者情绪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本文模型的结论,投资者情绪与无风险资产投资负相关,进而从投资者情绪角度有效解释了资金搬家这一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7.
信托投资者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学  何文 《系统工程》2006,24(8):58-62
研究我国信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理性,都受那些因素的影响,是一项有利于信托市场的稳定及维护信托投资者利益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托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Logit模型对特定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特定信托产品时投资者所填写的问卷调查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与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风险控制力度、信托期限、资金规模和合同起点金额显著相关,而与受托人报酬率、受托人资信状况无关,投资决策行为未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盲目性较大;最后就如何减少信托投资者的决策行为盲目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相关资产组合投资优化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研究了不相关资产组合投资的优化问题。根据无风险资产的存在情况,分别建立了各种投资约束条件下不相关资产组合投资优化模型,给出了有效组合集及相应的投资比例计算公式,讨论了有效组合投资期望收益率的变化对资产投资比例的影响。最后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行业的部分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投资决策方法易于操作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资产期望收益率与条件方差间的相关性,本文使用上证综合指数日度收益率数据及混频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MIDAS)对投资者风险偏好进行了估计.理论模型表明,当投资者持有的风险资产权重不变时,时间维度上两者的同期相关性取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当假设风险偏好固定不变时,GARCH-MIDAS的估计结果显示投资者表现为风险中性.随后通过Markov机制转移模型识别出了熊市和牛市两种市场状态,并分别研究了两种状态下的投资者风险偏好.其结果显示:熊市下投资者有显著的风险厌恶,而牛市下投资者则表现为显著的风险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证券组合投资分析的进化博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证券组合选择的一个进化博弈方法。将证券市场看成投资者群体博弈,其中财富流入更成功的投资策略,证券的价格由市场出清条件决定。在投资者为风险中性的假设下,我们指出惟一的纯策略Nash均衡是所有投资者按证券的(归一化后)期望收益成比例地分配财富,即根据证券的基本价值投资。进一步我们证明了该Nash均衡策略是Schaffer意义下的进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券市场反向策略研究及其短周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证券市场中的反向策略是指购买价格被低估的"价值股票"和抛售价格被高估的"热门股票".国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采取反向策略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而我国目前的实证结果争议较大.采用不同于以往大部分国内学者的实证方法,根据股票的价格比例对资产组合进行分类,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反向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反应过度,反向策略行之有效,从而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另外,作为新兴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和西方证券市场的反向策略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股市的反向周期短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可能与中国股市的高换手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nalyzes R & D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an asymmetrical case. The investment decisions share thre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investment is completely irreversible. Secon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uncertainties over the future returns from the investment and over technology in R & D process, respectively. Third, there is strategic competition in the asymmetrical cas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optimal investment threshold values a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rule of high-efficient firm (leader), and shows that the investment threshold values are reduced by competition of two firms. Finally, the mixe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two firms, the probability that each firm separately exercises the option to invest, and the probability that two firms simultaneously exercise the option are give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资本互惠互换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资在二者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低成本战略作为调节变量弱化了研发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要仅仅关注GDP增长而给企业施加太大的压力,而应该给企业提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企业在与政府建立关联之后,应利用好从政府手中获取的稀缺资源和便利条件,投入到创新项目之中,为企业带来新的转变,这才是资源的良好利用.低成本战略是不利于产出创新成果的,企业不要一味地追求低成本高利润的经营模式,在长期计划部署上做出更多关于创新产品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在协整理论和分形市场理论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融合和策略转换的商品期货量化投资策略,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健性.部分大宗商品间存在价格联动关系(同涨同跌或A涨B跌).以往研究基于价格联动,设计并验证了商品期货的跨品种统计套利策略,而本文则利用价格联动设计并验证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趋势跟踪策略.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政府在多目标碳配额分配条件下,行业内减排效率差异企业的最优减排技术投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分析碳配额政策对企业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政府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目标配额分配条件下,低减排效率企业更有可能投资进行技术升级,以获得政府分配的更多配额,而高效率企业的投资动力不足.另外,技术投资成本下降或减排技术代际差异扩大时,行业内两企业投资升级技术的可能性增加.所得结论对于政府制定合适的碳配额分配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促进全行业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中存在着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海量信息,为实现自动化的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提供了空间.因此,本文利用了以文本为主的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财经信息,建立了金融市场的社会网络模型;然后利用其中的最大全连通补网进行基于多元化策略的投资组合优选,并与技术分析方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较低风险的投资策略.本文根据真实数据对基于该方法生成的投资策略进行了交易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宏观经济的变化影响企业战略实施效果,本文构建以状态转换强度为影响因素的企业战略调整优化决策模型.运用随机动态最优控制方法,得到两状态下企业价值解析解,企业当前价值、增长期权和托宾Q分析解,以及相应的最优投资策略.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表明:战略状态不影响企业最优战略调整时机,但影响最优投资支出,高战略水平时,企业生产率更高,为达到并维持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企业的投资支出增多;状态转换强度影响企业最优战略调整时机、战略调整瞬时的投资支出、托宾Q值和增长期权-企业价值比值;特别地,相对战略水平阈值是转换概率的单调递增函数,转换概率越大,相对战略水平阈值越大,企业保持当前战略的时间越长.总之,考虑状态转换能够改善未考虑状态转换时制定的战略调整决策和相应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发(RD)活动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本文将企业研发投资项目所承受的风险分为两种:研发前期不可对冲的技术风险,以及研发产品投入市场时因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所承受的价格风险,而后者是可以部分对冲的.本文考虑一个以创新研发投资为主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投资消费问题.通过建立效用最大化模型,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得到关于指数效用函数的最优策略,同时阐述了研发投资价值及其投资/中止阈值.数值结果表明:较大的技术风险,会产生更大的信息生成价值,使得研发的总价值不减反增;风险厌恶态度对企业的研发价值以及研发/中止阈值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因研发信息生成价值的存在,使得研发/中止阈值不同于传统净现值(NPV)降为零的阈值.  相似文献   

19.
以新兴技术项目投资为背景, 修改了实物期权理论中投资机会永生和资产价格随机游走的假设, 建立了新兴技术项目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给出了新兴技术项目最佳投资时机和投资规模的表达式,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风险和投资时限对投资时机和投资规模的影响规律, 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并指出了影响程度的变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对投资有时限的新兴技术项目来说, 风险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时机呈现出先提前再延迟的趋势、投资规模呈现出先递减再递增的趋势; 投资时限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时机提前, 但对投资规模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